昌平古怪的村名折射出来的大历史

在昌平区,有三个村名很奇怪的村庄,分别是马池口镇的奤夿屯,乃干屯,小汤山镇的阿苏卫村。这两个村的名字与我们常见的村名很不一般。特别是奤夿屯,相信许多人都读不准“奤夿”二字的发音。追其本源,其实这三个奇怪的村名是在元朝时蒙古人留下来的。大家都知道,农村的聚落大部分是以“村、庄”来作为名称的,名字中有屯或卫的字,都是与屯兵或屯粮有关系。元朝在北京建都以后,为了保卫元大都,在这三个地方驻扎蒙军,由于靠近元大都,这些部队不用调防,为了长期解决驻军吃粮问题,驻军在此地开荒种地。在明代,这两个地方又成为了昌平明军种粮的二十六所军屯之一,名字分别为奤夿军屯、阿速卫(瓦子卫)军屯、乃甘军屯。进入到清朝,逐渐成为村落,被人称为奤夿屯村、阿速卫村(阿苏卫)、乃干屯村。

昌平古怪的村名折射出来的大历史

奤夿屯,位于马池口镇北。奤夿(hǎ bā ) 是蒙古语译音,意思是河边的意思,因奤夿屯村中有南北方向的一条河流,把村庄分为了东西两部分。奤夿屯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位于南口关沟的南侧,村北与曾经是昌平县城的旧县村相距1公里,西南距元代昌平县城辛店村1.5公里,是北京去往居庸关的京北大道沿线的重要村落。奤夿屯村民基本上都是汉族,村民姓氏王、邢、司为大姓,基本上都是清初的河北,山东移民的后裔。奤夿屯村虽然成村于元代,但村域范围内留下的人文古迹不是很多,早些年还有明代的砖窑址72座,但早已在农田水利建设中破坏掉了。村中有高约50米直径约两米的参天大杨树和近200年树龄的古槐。

昌平古怪的村名折射出来的大历史

昌平古怪的村名折射出来的大历史

2012年春,奤夿屯村北又发掘出金元时期修建的石砌水利工程遗址一座,遗址在奤夿屯村北,距离历史上昌平县城所在地旧县村很近。现场可以清晰地看到人工垒砌的引水河道,被柏油路分为两部分,南北走向,通长约100米。河道底部用大块山石铺砌,在村路南侧这里可见总高将近3米的两级落差。下游为去水道,河底、河帮用传统的花岗岩条石、大块山石及木桩构筑,用工、用材十分讲究。在遗址清理过程中,村民们还陆续发现一件石磨盘的磨扇以及沟纹砖、插入孔洞的木构件、木制食器构件、多个窑口的瓷片等。瓷片年代经相关专家认证,属辽金时期北方窑口,有几块还带有唐代瓷器的特征。与瓷片混杂的还有大量的砖瓦碎块。

昌平古怪的村名折射出来的大历史


昌平古怪的村名折射出来的大历史


昌平古怪的村名折射出来的大历史

奤夿屯村北辽金水利遗址

奤夿屯村处于军都山南,发源于军都山的众多河流泉水,流经奤夿屯村。在奤夿屯村的河流有三条,一条在村西,一条在村东,一条位于村中。村西的河流是发源于关沟的辛店河,村东的河流是发源于虎峪沟的河水,流经旧县村西,这些水量充沛的河流,被古人利用,进行粮食加工。

昌平古怪的村名折射出来的大历史

乃干屯村,位于马池口镇,是一个小村,有一条东西向的主街,长350米,宽60米。元代设军屯,称乃延屯,是武职官员驻地。“乃延”来自蒙古语,意为大人。明初仍为军屯,称乃甘屯,后形成村落。清代称乃干屯,后改为今称。

阿苏卫村,历史上曾称阿速卫、瓦子卫。位于小汤山镇西。阿速,在蒙古语里是“守卫”的意思。阿速卫,来源于元朝阿速卫亲军都指挥使司在这里屯田驻军。

昌平古怪的村名折射出来的大历史


昌平古怪的村名折射出来的大历史


昌平古怪的村名折射出来的大历史

阿速人的老家在高加索以北、里海和黑海之间的草原上,信奉基督教。蒙古第二次西征时,招揽了大量阿速人编入蒙古军队。1279年,忽必烈把阿速人编成了前后两卫,1309年,元武宗又抽调阿速人建立了侍卫亲军,是色目人卫军的重要组成部分。阿速人由于是白种人卷发碧眼,历史上称他们为“碧眼回回”或“绿睛回回”。阿速人以前是草原民族,骁勇善战。到了中原之地,远离了战争,在和平时期,作为元朝皇帝的亲军卫队,锦衣玉食,养尊处优,便迅速地腐化变质,丧失了作战能力。在元末刘福通起义军的猛烈攻势面前,惊慌失措,不堪一击。元帝国灭亡,阿速人随蒙古人,退回漠北,与蒙古人融合,阿速人变成了阿苏台部,朱棣的老对手阿鲁台太师就是他们的族人。

昌平古怪的村名折射出来的大历史


昌平古怪的村名折射出来的大历史


昌平古怪的村名折射出来的大历史


昌平古怪的村名折射出来的大历史


昌平古怪的村名折射出来的大历史

阿苏卫村关帝庙(图片来源新浪博客“我是寺庙客”老师)

阿苏卫村有三条东西向的主街,即中街、南街、北街。各街的中段都有水井。特别是中街,算是阿苏卫村的核心区域。中街的东西两侧过去有两座庙宇,村民称为东庙、西庙。东庙是关帝庙,亦称武庙。坐落于中街的东段土台上,建筑形式为清代,坐北朝南,四合布局。现在只存正殿及耳房。正殿为硬山顶式三间房,五架梁前出廊,正殿左右耳房各二间。1958年,昌平文物普查时,还有山门一间,东西配殿各两间,现在已被拆除。正殿檐柱下过去还有“忠烈千秋、亘古一人”的对联。庙内由道士看守,解放后进行了土改,道士被遣散回家。

西庙,即三教寺,在阿苏卫中街西段,亦称文庙。坐北朝南,四合布局,院内有四颗直径60公分的参天柏树。建筑规制有硬山筒瓦调大脊式山门一间,硬山式前殿三间,东西配殿各三间。硬山式正殿三间,前出廊,两山墙山花有水墨画,正殿东次间梁上挂有光绪三十一年制作的铁钟一个。前殿供奉关公、韦陀、马王爷、涝王爷。后殿供奉老子、孔子、释迦牟尼,三教合一,这也是该寺名称的来源。据三教寺的后殿脊檩上的题记,三教寺建于明代,清代光绪年间重修。解放后西庙成为了阿苏卫小学校,原建筑已经无存。

在阿苏卫村,曾经流传着“村中有城,不见城”的说法,从村中的“西门口、东门口、南小道”等地名和地表残存的石料,夯土地基来看,阿苏卫村在古代似乎有城堡建筑。张、王、陈、刘四个姓氏,是阿苏卫村的大姓,村民基本上分属于这四大姓。

昌平古怪的村名折射出来的大历史


昌平古怪的村名折射出来的大历史


昌平古怪的村名折射出来的大历史


昌平古怪的村名折射出来的大历史


昌平古怪的村名折射出来的大历史

说来也很无奈,让北京人知道昌平有一个阿苏卫村,并不是它的蒙古名字,而是阿苏卫西南的垃圾填埋场。填埋场从1986年开始修建,1994年投入运营,初建占地26公顷。这个填埋场原来只负责处理北京市东城区和西城区的垃圾,每天处理1200吨。但后来每天处理垃圾量达到3500吨,这些垃圾包括来自朝阳区、顺义区和昌平区的商业垃圾。垃圾填埋场紧邻二德庄、阿苏卫、百善、牛房圈四村。20多年来,每到夏季恶臭无比,顶风臭十里,附近村民深受影响。垃圾填埋引起的矛盾,可以说是年年不休。2018年,阿苏卫村紧邻的清洁四场转型为阿苏卫产业经济循环圈,村里的1700余名村民离开祖祖辈辈的老宅,乔迁了新居,才彻底摆脱了环境问题。古老的阿苏卫村已经不存在了,回忆起来,只有余韵悠悠。

从这几个地名上,可以窥见北京经历了多次的民族杂居相处,进而融合。不同民族在经济文化上长期交流,逐渐融为一体。小小地名,折射出中华民族强悍的生命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关帝庙   东西向   蒙古语   昌平区   蒙古   大姓   正殿   瓷片   蒙古人   驻军   元朝   遗址   河流   古怪   村民   垃圾   旅游   历史   昌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