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她中考全县第5名,读中师后回到乡村学校,坚守成一株荷花

原题:夏日荷花别样红

作者:冯娜莉

那年,她中考全县第5名,读中师后回到乡村学校,坚守成一株荷花

春红早已谢,夏季悄来临,学校东南角的池塘里,又开满了粉红色的荷花。硕大的荷叶托着美丽的荷花,每一朵荷花都傲然挺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那满池的红艳,美的让人挪不开眼。

“呀!这荷花真漂亮!”“是呀,要不夏老师怎么会领咱们到这儿照相呢?”“你们看,你们看,那儿还有一只蜻蜓呢!”“……”。一群少年,叽叽喳喳的向荷塘走来,边走边赞叹着荷花的美丽。

“夏老师,您快看呀,咱们在哪儿照相呀?”一个扎着牛角辫的小姑娘扯开嗓子喊着夏老师。“来了,来了……”。夏老师一边答应着,一边掏出手机,准备给孩子们照相。

又是六月,又是一个毕业季。夏老师带的这届学生要毕业了,他们即将离开母校。夏老师爱这些孩子们,她要留住每一个孩子可爱的笑脸,她也要让孩子们永远记住这个他们学习和生活过的美丽的校园。

照完相,孩子们高兴的回教室了。夏老师看着手机里一张张灿烂的笑脸,再看看眼前开的正艳的荷花,听着校园里不时传来的琅琅读书声,幸福的笑容溢满了她的脸庞。她知道,自己二十多年前的决定和坚持,是对的……

夏老师名叫夏荷,出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里,她所在的村子离城镇很远, 是一个较为偏僻的村落。他们村有一个小学,可是条件极差,公办的老师都不愿到这儿来。小学时,夏荷就是在这个村小学读的书。

小学五年,夏荷换了一个又一个老师,有的老师只在这儿呆两三个月,就想法离开了。有时候,甚至好多天没有老师来上课。村长硬着头皮、陪着笑脸、求爷爷告奶奶去给孩子们请老师,可是也难得有哪个老师在这儿呆很长时间。有时候,实在请不来老师,村长就让村里那些上过初中的人来给孩子们上课,当临时老师。

那时,夏荷从父亲的口中,也懵懵懂懂知道了请不来老师的原因:这里又穷,离县城又远,学校条件那么差,谁愿意到这儿来当老师呢?

“长大了我要当老师,我要来这个学校教课。”年少的心灵里,萌生了一颗理想的种子。夏荷才13岁,但这颗种子却在她的心里坚定的扎根了。

那年夏天,夏荷考上了镇里的初中。初中三年,她每时每刻都在努力学习,她用自己的勤奋换来了优异的成绩,三年里,她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班主任对她很是器重,他说夏荷一定能考上县一中,将来一定能上名牌大学。

在中考前报志愿时,夏荷执意要报市里的中师。班主任多次找她谈话,希望她能报县一中,她的父母也劝说她考高中,将来考大学。要知道,在那个年代,如果能考上大学,那前途将是一片灿烂啊!可如果上了中师,将来就只能当一个穷教书匠了。“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这是多么痛彻心扉的感悟呀。做父母的当然希望自己的女儿将来能够出人头地,生活幸福啊。

可是,夏荷却铁了心要报中师,任何人的劝说都无济于事。最后,父母也只得依了女儿,让她报了师范。

中考成绩出来了,夏荷竟然考了全县第五名,这太令人兴奋了。夏荷的愿望实现了,她如愿以偿的考上了中师,并且是公费生,不但学费拿的少,而且每个月还有几十块钱的餐费补贴呢!

那年,她中考全县第5名,读中师后回到乡村学校,坚守成一株荷花


夏荷考上师范的消息不胫而走,村里沸腾了,这可是村里出来的第一个师范学生呀。由于村小学经常缺老师,很多孩子小学没毕业就辍学了,夏荷可是村里飞出的金凤凰。乡亲们纷纷来向夏荷和他的父母表示祝贺。夏荷的父母激动地语无伦次,为了表达高兴的心情,他们还请人在村里演了一场电影。那时候,演一场电影,可是高规格的庆祝了!

在师范学校里,夏荷一如既往的努力,她丝毫没有懈怠,她要把所有的知识都装在脑子里。她的成绩依旧在班里名列前茅,并且她多次荣获学校的各种奖励。

转眼间,三年的中师生活便结束了,夏荷也即将毕业。

毕业前夕,市师范附属小学的校长到这所师范学校挑选优秀毕业生,希望他们毕业后留到附属小学任教。理所当然,夏荷的名字也在其中。当听到能够留在附属小学时,其他同学都兴奋的一蹦三尺高。可是,唯有夏荷,却提出了要回家乡任教的想法。当夏荷说出这一想法时,她的同学都觉得她不是傻了,就是呆了。要知道,这所附属小学的条件那么优越,想留到这儿的学生可是挤扁了头呀。能够留到这儿,那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可她却主动要放弃,这不是疯了吗?就连老师们都对她的决定感到不可思议。

可是,夏荷知道,毕业后回村里教书,是她的一个梦想,现在,该是实现自己梦想的时候了!

毕业后,夏荷急切的回到了自己的故乡,顺利的成为了一名正式的小学教师,踏上了她梦寐以求的讲台。在这里,她将知识的种子,种在了每一个孩子的心里,她用自己的热情带着孩子们在书的海洋里遨游。

那年,她中考全县第5名,读中师后回到乡村学校,坚守成一株荷花


夏荷在这里扎下了根,一呆就是二十多年。二十多年来,她的家乡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那个贫穷落后的村庄,在县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已经脱去了贫困的帽子,走向了富裕。村小学也进行了重建,明亮的教学楼,宽敞的操场,美丽的绿化带……,走在校园里,真的好似“人在画中游”了。在夏荷的提议下,校长请人在校园的东南角修建了池塘,并种上了美丽的荷花。每年夏季,塘里的荷花都长得蓊蓊郁郁,开的一片红艳。每当这时,夏荷都要领孩子们来欣赏荷花,她告诉孩子们,一定要做一个如荷花般的人!

“家有梧桐树,引来金凤凰。”这几年,村小学陆续分来了好几个特岗老师,他们年富力强,充满青春活力。他们运用现代教学技术,让孩子们的眼界更宽了。夏荷相信,家乡的教育一定会越来越好,这里的孩子们将来一定会大有作为。

那年,她中考全县第5名,读中师后回到乡村学校,坚守成一株荷花

“夏老师,快来呀!同学们都在等你吃蛋糕呢!” 班长的喊声将夏荷的思绪拉了回来,她这才想起,今天,为了祝贺孩子们小学毕业,家长们送来了三个大蛋糕呢!“哎,知道了,我马上就去。”夏荷答应着,一边快速整理着思绪。

眼前的荷花开得正盛,株株挺立,姿态各异,虽然出自淤泥,却如此高洁雅致。微风徐来,一缕清新淡雅的幽香便在空气中弥漫开来。炎炎夏日里,在灿烂的阳光下,这一池荷花别样红艳!夏老师的嘴角不禁上扬,她随手拍了几张优雅的荷花,大踏步向教室走去……

那年,她中考全县第5名,读中师后回到乡村学校,坚守成一株荷花

作者简介:冯娜莉,乡村中学语文教师,已从教20余年,2000年毕业于河南省新乡市第一师范学校,此后自学取得本科文凭,汉语言文学专业。喜欢用文字表达情感,曾有多篇文章在当地公众平台发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中师   学校   红艳   师范学校   学时   全县   村里   附属   中考   乡村   笑脸   师范   将来   父母   成绩   老师   小学   美丽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