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中师生的大悟:感谢当年“冷板凳”

【按:从2015年起,在自媒体之路上,曹永亮老师是给我支持最大的兄长,师友!从《小桔灯》开始,他就常常将文章发给我,有一段时间是一天一篇,并对运营中的问题提出中肯的建议。人生都有不如意时,每每读曹老师的文章,总能让烦躁的心慢慢静下来,更好的体会人生的烟火之味。如今,我正在致力运作《中师生》公众号,希望能收到曹老师和中师生朋友更多的文章。我们不求以文传世,但求天下中师生心心相通。通过互读文章,感知对方人生安好。今天,我们来分享曹永亮老师的文章《“冷板凳”当沙发坐结果如何?》】

一位中师生的大悟:感谢当年“冷板凳”

原题:《“冷板凳”当沙发坐结果如何?》

作者:曹永亮

今天看到一则报道:

记者采访一位成就斐然的科学家,科学家说,自己年轻时时常遭遇领导的冷落,领导经常让他坐冷板凳。而每每如此,科学家就把领导给他的冷板凳当成“热板凳”,并把它当沙发坐。心态放平后,科学家不光不烦恼,还很高兴。他于是就潜心科研,专志学术研究,淡泊名利。结果若干年后,他成了一位大名鼎鼎造福社会的大人物。

一年有春夏秋冬热冷不均的四季,人生也有高低不平顺逆不定的起起伏伏,但“热”有热的阳光灿烂,“冷”也有冷的潇洒俊逸。

人生的不同阶段,遇“冷”是一种暂时存留的状态,如果正确处理好它,往往能转化成人生的另一种更高品质的“热”;相反,即使身处一种习以为常“福”中的“热”,如果把持不好,常常会潜移默化地给自己带来灾难,使自己处于一种“青蛙效应”的“冷”死状态中。

一位中师生的大悟:感谢当年“冷板凳”

上世纪九十年代,在高中教学时,我有一位中师生的同事,此人聪明好学,性格活泼,生活乐观,阳光灿烂。但由于他只有中师学历,在本专科老师普遍存在的高中任教,很被领导看不起。因此,日常教学活动中,同事就遭到了“学历歧视”:带课,只安排他带政史之类的副课;“仕途”,甭说当什么领导了,就连班主任这种学校中级别最低的“芝麻官”,领导也不考虑他。这种情况下,不甘服输的同事进行了绝地反击:我要考研走出去。

决定做出, 一年半后,经过一番发愤图强,同事接到了江南某师范大学研究生入学通知书。之后,同事的人生如鱼得水,翻云覆雨:研究生毕业后,留高校任教,之后,读博,现在是一所“211”大学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

我后来见到这位曾经的同事,我调侃他说:老弟,如果没有当年学校对你的“冷”,让你继续留在我们学校,与我们不会有两样,后来就是领导器重你,对你“热”,恐怕也最多能让你干个年级组长。同事笑答:“人生自古就饱含塞翁失马的道理”。

我有一位熟人,曾经是一位呼风唤雨人人见人人羡慕的某单位一把手,在贪腐为“荣”的年代,他家经常不断有人送烟酒等礼品,送多了,老婆就啥事不干,成了家庭烟酒礼品保管员。

面对这些权力给自己带来美好的“身外之物”,自己不好好享受多可惜呀!于是,这位老兄,每天就“酒肉穿肠过,笑谈烟雾中”,不要钱的烟酒就大吸海喝起来。他给人们经常性公式化的表现就是:嘴里叼着烟,天天脸红璞的晕乎的。

可是,这种脑满肠肥吞云吐雾花天酒地的日子持续的时间不长:为官八年,刚退休第二年,家里的烟酒还堆积如山唻,这位老哥62岁得了肺癌,三个月后一命呜呼,无可奈何地离开了烟酒健在的家,离开了这个他还没活够的世界。当初他每天,不要钱的烟酒肆虐地享受,他自己“身在福中”得意洋洋,从没考虑会有灾难降临自己头上;他的吞云吐雾,却使别人羡慕嫉妒恨呀!如今他“近水楼台”不光没有“先得月”,反而,掉落台下摔死了,不大不小的年龄,福在哪?祸在谁?可惜不?

所以,世上事,好坏从来都不是绝对的:处于“热”态,虽然好,但保持不好,使用管理不好,好事有可能变成坏事;本来是处于“冷”状态的坏事,如果心态好,正确处理好它,往往也会转化成好事。

一位中师生的大悟:感谢当年“冷板凳”

作者简介:曹永亮,1966年11月出生,1986年7月中师毕业参加工作。本科文凭,中学高级教师。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苗安中学教师。工作期间先后担任教师、教务主任、校长等工作 。业余爱好篮球和写作(近年来先后在当地纸刊和各地微刊发表各类文章300多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冷板凳   大悟   宿州市   师生   中师   吞云吐雾   烟酒   科学家   同事   当年   沙发   不好   状态   领导   老师   人生   旅游   文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