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陕西汉中地区,有2 所中师学校:汉中师范、城固师范

一场大雨,让我和儿子的骑行停了下来,留在陕西省勉县的一个公路边的小旅馆内。旅馆处于汉江与沮水交汇处,国道108旁边。看天气预报,这一两天雨还不会停下来。

既然如此,就让自己静下来,写写我所在地方周围的中师学校的过往吧。

90年代,陕西汉中地区,有2 所中师学校:汉中师范、城固师范

勉县,陕西省汉中市辖县,位于陕西省南部,汉中盆地西端,北依秦岭,南垣巴山,居川、陕、甘要冲。

那么,汉中市的情况又如何呢?它是陕西省地级市,简称“汉”,位于陕西省南部,北依秦岭,南屏巴山,中部为汉中平原。辖汉台区、南郑区、城固县、留坝县、勉县、佛坪县、略阳县、宁强县、西乡县、镇巴县、洋县2区9县。汉中是长江第一大支流汉江的源头,陕南地区最大城市,是成都到西安的必经之地,也是两汉三国文化的主要发祥地,素有“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 的美誉。这里也是当年刘皇叔实现梦想的地方?

90年代,陕西汉中地区,有2 所中师学校:汉中师范、城固师范

汉中自古就被赞誉为“鱼米之乡”,也是有名的“天府之国”。汉中有四宝:朱鹮、大熊猫、金丝猴和羚牛。汉中被称为熊猫故里;生存有世界濒危鸟类、“世界珍禽”——朱鹮,故又被称为“朱鹮之乡”。

在今年4月,《中师生》公众号在《1977-2000年全国中师学校名单大全》中统计出陕西汉中地区的师范学校有两所: 1、 汉中师范学校; 2、 城固师范学校。今天,在这个特殊的氛围下,我们来看一下这两所学校的情况:

90年代,陕西汉中地区,有2 所中师学校:汉中师范、城固师范

1、 汉中师范学校;

汉中职业技术学院词条下,我们看到:2004年9月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汉中市人民政府在原汉中教育学院和汉中师范学校、汉中市卫生学校、汉中农业学校、汉中财经学校基础上合并组建了汉中职业技术学院。也说是,汉中师范学校和当地的几所中专学校一起升格为专科的职业技术学校。不知道这算不算一个好的归宿?

至于汉中师范学校的情况,我们从网络上查询到资料非常有限,有一个汉中师范吧,但是成员并不活跃,里面也没有太多的内容。更找不到这个学校毕业生的纪念文章。这多少让人感觉有些惋惜?

值得一说的是,如今,汉中师范学校附小还是一所优秀的学校,而汉中师范学校不在了,想找一些这个学校的资料都非常不容易。

《中师生》公众号将建立“汉中师范校友群”,欢迎大家一起来交流。

90年代,陕西汉中地区,有2 所中师学校:汉中师范、城固师范


2、 城固师范学校。

在网络上,我们查询到有关 城固师范学校的资料:1922,汉中道尹王丙坤于南郑县城(今汉中市)创建汉中道立单级师范学校,招收高小毕业生,学制两年。

1950年9月更名为陕西省城固师范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3年,培养小学教师。1951年开办中师速成班两班,初师速成班8班,在校学生达千余人。

1969年12月,学校并入汉中师范。1978年,城固师范学校在原址恢复,直属汉中地区行政公署管理,招收高中毕业生和民办教师,学制两年。

至1990年,城固师范学校已办学69年,共培养中、小学教师9189人(1949年前1709人,1950~1990年7480人),为陕南的教育事业作出重要贡献。

90年代,陕西汉中地区,有2 所中师学校:汉中师范、城固师范


非常幸运的是,在网络上,我还找到了两篇有关 城固师范学校的纪念文章:

网友“红枫”老师在文章《我的<芳华>我的师范》一文中说:20多年前,我和我的初中同学,考取了陕西省城固师范学校,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时刻,我不知有多高兴,不知道和谁分享,跑到大队公用电话亭把消息告诉了远在他乡的爸妈(按现在的说法我和弟弟就是留守儿童),不到下午饭的时候,叔伯婶婶们就都到家里来看我了,纷纷表示祝贺,可见爸爸不知打了多少电话逢人就说:“我女子考走了!”。那时觉得自己脸上老有光了!

文章 说,“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这是当时的校训,培养一专多能的教育人才是学校的目标。“汉水之滨,人杰地灵,秦巴儿女好学奋进。城固师范,可爱的校园,你是我们成长的摇篮……”这是我们的校歌,我还会唱。记忆里每日三餐前后琴房门口,同学们端着凳子排着队,抢占位置练琴;晚自习前图书室阅览室全挤的满满的;校篮球场上师生混打的比赛场地总是围满了观众,女生们总也挤不进去……选修课时间,校园简直就沸腾了:钢琴、二胡、小提琴、风琴最为抢耳,合唱、演说课次之,篮球训练、舞蹈排练最为迎人,书画、三字一话别一番宁静。弹、唱、跳、说应有尽有,专业、技能融会贯通。中师生既是生又是师,除了文化课,更多的是我们自导自演的自助学习、冥思后的顿悟及嘻笑怒骂间的成长、历练。

90年代,陕西汉中地区,有2 所中师学校:汉中师范、城固师范

网友“槛外芝人”老师在其文章《琐忆城师》中说,三年里,我最喜欢的是教语基的刘永侠老师,当然也喜欢听她的课。她那时大约三十多岁,美丽、优雅、娴静。有很高的专业素养,抑扬顿挫的发音跟她的人一样美。工作严谨务实,一丝不苟,对学生宽严有度。也是她,为我们打下了坚实的语文基础。

文章 说, 我们遇到的三位音乐老师(张戈、朱丽和程开旭老师)和三位体育老师(杨金成老师、谭秀武老师和吴虎林老师)都是很负责任的。犹记得我们上第一节音乐课时,年轻的张戈老师是嚼着泡泡糖走上讲台的,但一讲到音乐知识,我们又一问三不知时,他很生气,他可能没想到我们小学和初中时根本没把音乐课当课吧,等他平复了一下情绪后,才又开始授课。就这样,他为我们开启了一扇学习音乐的小轩窗。

中二的音乐课是由美貌才女朱丽老师带的。乐理、视唱、练耳、琴法几个板块齐头并进。晚会上,她那一曲《绿叶对根的情意》仿佛犹绕耳际……每到考试前,面对那些尾巴上下不定的“小蝌蚪”,自称“音盲”的同学着实要“因此而忙”了:或请同学教视唱曲目,或乖乖到琴房练习哆,来,咪。我还不怎么怕。有一次乐理检测,闺蜜芬和我分列班上的第一、二名。估计老师怀疑我们的成绩有假,就单独来了一个现场检测:老师在钢琴上随便弹了一小段旋律,让我们两位上前分别在黑板的两边写出她弹的节奏。我们同时写出了正确答案,连旋律都写出来了!班上同学惊叹:这是神一样的耳朵啊!其实,我们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就一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印象较深的还有学校的活动,那叫一个丰富多彩:大大小小的文艺晚会、演讲朗诵比赛、节假日游艺活动以及各种体育比赛,应有尽有。

文章最后深情的说,光阴荏苒,时移“事”易。那些曾被我们憎恶为不通融 的“老古板”,也早已沉淀为记忆中敬慕的恩师。我们中三的班主任——兢兢业业的刘允祄老师;还有杨金成老师、吴永昭老师……一个个平凡而又熠熠生辉的名字,早已烙印在一代城师人的心中,因为你们是见证了新中国成长的一代人,所以,你们是用爱党爱国爱教育事业的信念在坚守啊——曾一度被称为“臭老九”的可敬的老教师们!

90年代,陕西汉中地区,有2 所中师学校:汉中师范、城固师范


《中师生》公众号将建立“城固师范校友群”,欢迎大家一起来交流。

今天,流落在荒郊野外,听着淅沥的雨声,还有过往车辆不时的轰鸣,我整理着汉中地区在90年代曾经非常有名望的两所中师学校的历史,心中有着不一样的感觉。

汉中师范学校和城固师范学校,为当地中小学教育培养了成千上万的人才,不是美人迟暮的冷却,而是选择性地被遗忘了。从这里走出来的学子,相信都仍会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深情,只有我们,也只有我们,会不时的想起母校,那是自己人生一段最美的时光。

90年代,陕西汉中地区,有2 所中师学校:汉中师范、城固师范

《中师生》公众号,愿意和更多的中师生一起,寻找记忆,发掘历史,发扬中师教育的优秀传统,为教育贡献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城固   汉中   中师   陕南   南郑   汉中市   秦岭   师范   陕西省   勉县   学校   师范学校   陕西   师生   年代   老师   地区   旅游   文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