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师题材作品连载:《上下求索》

【按:《中师生》公众号得天下中师生的关注和支持,致力创建一代中师生的精神家园。从10月19日起,我们分享张红妹老师的中师题材中篇小说《上下求索》(共24节) 】

中师题材作品连载:《上下求索》

原题:上下求索

作品:上海市松江区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中心 张红妹

(1)

师范四年,毕业至今已有三十五年了,可每次想起那段青涩、腼腆的岁月,似乎就在昨天!我的母校,第六师范学校,那200米用煤渣铺就的跑道、南北通透的四层教学楼、狭小高雅的琴房、大理石砌成的图书馆大楼、神秘高端的语音室、宽敞空旷的体操房、小桥流水而过的假山、阶梯式的食堂兼礼堂、跺脚能晃动楼板的宿舍,都烙印在我的心里、脑海里!即使是接开水的简陋水池、一个硬板座的理发室、校园内名不经传的花草,都能在我的脑海里一遍又一遍的放映!

浦东大道1600号,那个面积不大又偏僻的校园,给我留下了太多窘迫的、美好的、灿烂的回忆!

因为其珍贵,要想打开这一页,记录过往的点点滴滴,感觉键盘的分量太重,怀疑自己没有这个能耐将其一一描述,所以,不敢冒然提笔、冒然掀开回忆,不敢前往,只能却步在外,将这一纱幔小心呵护,等待时机。祈盼自己哪天不再胆怯、不再犹豫,便可以大胆、不必掩饰当时的羞怯、无助和无能,尽情记录四年师范生活!今天,拾起那段岁月,就想让她鲜活起来,一直陪伴我的生活,以慰藉渐行渐远的岁月和记忆!

1982年8月30日,父亲挑着我的行囊把我送到学校,给我在签到处报好名,找到我的宿舍,帮我铺好床,已是下午三点了。我送父亲回家,我陪父亲沿着食堂、操场、教学楼走一圈,再浏览了校门口的风景区,踏过假山小桥,聆听潺潺水声,父亲简单叮嘱:“校园很美,好好读书!”我送父亲到81路站点,与他挥手告别,所有情景就像《背影.》所描述的,但我还有一种害怕、无助、不舍的心情!当汽车载着父亲远去,我的心似乎跟着父亲走了!这里的一切好美、好陌生,一个还不到15岁的乡下孩子,忽然间离开父母、家乡,将要独自生活,我的内心充满了不安和忧虑!

9月1日,开学了,拿到课程表,有语文、语音、口语、书法、数学、物理、化学、英语、政治、生物、历史、地理、体育、体锻、美术、音乐等,这么多课程,且语文、语音、口语有啥区别?体育、体锻又有啥区别?把我看懵了!师范一年级第一学期,真切的体会是我几乎啥都不会,不会画画,不会唱歌,不会跳舞,紧张时,几乎不会说话了!所有的课程中,数音乐课,那叫人无所适从的滋味至今难忘。明明数字“1234567”非要唱成“哆来咪发嗦啦西都”,且不是简谱是五线谱!第二周,由于我们基础实在太差,音乐老师迫不得已把五线谱改成简谱!可对于我来说,五线谱是迷,简谱也是迷!每次老师抽到我唱谱子,速度肯定最慢,那声音也是最不自信的,因为我要挨次序数,如3,便心中默念嘟唻咪,才知道是咪!每节音乐课,首先要吸气、挺胸、呼气,练声、听和旋,听不出和旋,我的耳朵便是聋子的耳朵!过了这一环节,老师教我们再唱歌谱,我唱着唱着就走调,老师会巡查,走到我身旁,听我的音准,这时我的心脏最起码在100跳以上,我是极不情愿、极不欢迎老师来到我身边的。每节音乐课,我都得祈祷自己不走调、老师不亲临城下!还有更恼人的,唱歌谱总没有定数,这次是C大调,下次是D调或F调,老师一时兴起还要改调。所以,每一节音乐课,我都诚惶诚恐、胆战心惊!最可怕的是弹钢琴,老师的要求是眼睛不看手指、看五线谱,挺胸、坐直,手指要轻柔,有灵动感!还记得第一次坐上钢琴小板凳,战战兢兢,手指按下琴键,把自己吓了一跳!等练到左右手差八度同时弹“1234567654321”,应该是奋战了好几日!我紧张地看着五线谱,用僵硬的手指弹着钢琴,老师总说:“你的感情呢?手哪能这么机械啊!”并轻轻拍打我的手,我眨巴着眼,心想能弹出来已很不错了,我是在用我割草、钩花的手弹奏啊,有声音、节奏不乱、音没错,我算是了不起了,我自我安慰着,便不再气馁和自卑!钢琴课的特点,一周学,下一周还琴。我总是临时抱佛脚,还琴的那天,五点起床,第一时间奔向琴房,拼命练、反复练,所以第一学期的钢琴课,算是蒙混过关。后来,难度越来越大,右手主旋律、左手伴奏、眼睛看谱、左手翻谱,我也不知道怎么就居然会了,糊涂的学会,所以不牢靠!即使后来能顺畅地弹奏,可总感觉自己弹奏的旋律、曲谱,没有同学弹的好听、悠扬!

音乐课,简直就是魔鬼训练营,每节课都把我的心吊在嗓子眼,害怕老师抽我唱,听我的音准、要我回答什么音、什么和旋!但正是老师的严格把关,把我这个五音不全、小蝌蚪不识的农村孩子调教到能唱、能弹,老师功不可没!第一年参加工作,我除了教五年级语文外,还教一、二、三年级自然常识,四、五年级音乐课,五、六年级美术课。如今有学生说起我的音乐课,说还记得我曾经教他们的歌,特别是那首粤语歌曲《万水千山总是情》,一学生在微信群里动情地唱起,并说这是她去KTV的必唱之歌,让我很是感动!

总算,我勉强熬过了第一学期,第二学期的音乐课就轻松多了,记得乐理考试,我居然还考了个99分!相对音乐课,美术课就轻松多了。

师范四年,在如今看来的确很短暂,可经典的、有趣的、无奈的、紧张的、慌张的、自豪的、得意的故事实在太多,我始终把它们留在记忆,不曾忘却!今天重拾记忆,并想一一呈现,但愿不要遗漏。

张红妹简介:正高级教师,1967 年 11 月出生,教龄35年,上师大劳动技术教育专业,高级维修电工。曾获上海市中青年教师教学评比一等奖、全国优 质课评比二等奖、全国电视公开课评比二等奖、全国录像课评比一等奖、“一师一优课”市优课,上海市劳技录像课评比三等奖,开设了25节校、区、市级 公开课;区内外开设讲座12 次,主持和参与区级以上课题7个,发表和获奖论 文共 60 余篇,出版劳技专著2本《劳技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磁性课堂——劳动技术课就这样上》,参与《上海市中小学劳动技术课程标准解读》、《上海市初中劳技教学要求》、高中通用技术《现代家政技术》教材的编写工作,编写了《电工》、《家用电器》、《手工纸艺》三本校本教材。曾获上海市优秀劳技教师、松江区园丁、松江区学科名师首席教师、区优秀指导 教师、区优秀骨干教师等奖励。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专家库成员、《中国 教师报.课改专栏》特约编辑、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劳技学科导师、海南省“国培计划(2019)”授课专家、河北省“国培计划(2020)”客座专家。 疫情期间,到社区做志愿者、参加市教研室组织录播课教学、参加市教材修订 组审定初中上教版、科教版六、七、八三个年级教材和教参的修改工作。在教学中,张老师结合学生的基础和生活经验,以生定教,倡导教学与学法同步,发挥教师主导和 学生主体作用,将学生引入深度学习,逐步形成了“分层、合作、探究、建构”教学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松江区   线谱   中师   音准   琴房   美术课   简谱   音乐课   上海市   题材   师范   手指   父亲   教材   老师   教师   作品   旅游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