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风情,圆眀园赏荷

历史背景:圆眀园是清代大型皇家园林,它坐落在北京西北郊,由圆眀园、长春园和绮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

圆眀园诞生在康熙年间,成长于雍正王朝,风华在乾隆盛世。圆眀圆在清室150余年的创建和经营下,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群、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享誉于世,被誉为“万园之园”。

经过1860年、1900年至1937年的火劫、木劫和石劫,圆明园内的建筑、林木、砖石皆已荡然无存。

圆眀园经历世代沧桑后,其水系山形和万园之园的园林格局仍然存在。近年来,经过逐步考古、修缮、重整,近半数的土地成为绿化地带。大大小小的湖水体通过水生态修复,水生态环境的自我修复能力得以增强,水质得到改善。圆眀园已然恢复成了一座大型的水景园林。

从1995年开始举办的夏日荷花节也在京城闻名遐迩。

认识“眀”字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倏忽之间,就到了端午节,傍晚时分,京城一场大雨降临,淋走酷热难当的燥热,留下舒爽怡人的清凉。想着明日要去圆明园赏那“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的半夏风情,不免心旌荡漾。


半夏风情,圆眀园赏荷

半夏风情,圆眀园赏荷

半夏风情,圆眀园赏荷

由于疫情影响,今年的荷花节取消了。我们进入园中,没有按照往年的导流指示去长春园赏荷,而是选择了多次来游览,却因为行程过紧而未涉足的圆眀园。

刚到园区东入口就见一座似小山的大石,上书乾隆御笔“圆眀园”。咦,这“眀”字怎么会多了一横呢?

半夏风情,圆眀园赏荷

查阅资料才知道,“圆眀”是雍正的法号,圆有“圆通”的含义,提醒做事以通为完美,未必杀伐过重;“眀”字多一笔,是康熙皇帝的文创,寓意做明君、明察秋毫多用眼睛观察,即耳聪目明。同时,佛语讲“无尘即明”来者普照、去者无痕。“圆眀园”由康熙御题。“眀”字在《新华字典》也属正常字,可以用手机拼写出来哟!

真没想到,来了多次的圆眀园,它的名字还有这样的来历典故,今儿又多认识一个汉字——“眀”。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看了看手中的地图,圆眀园既然有武陵春色、九州清晏、万方安和等多达15处的遗址景点,大大小小的湖泊居然有8处之多,实在来不及细想,赶快沿着曲曲折折的游园路去徜徉。

半夏风情,圆眀园赏荷

头顶的树林透着阳光,丝丝点点叉叉,幻化成各式各样美丽的光斑,照耀在我们的衣衫之上。身旁小溪、湖泊中有星罗棋布的荷田,绿油油的莲叶间冒出一朵朵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娇艳荷花。荷花与野生的芦苇、香蒲等植物共同构成了别具特色的山水荷花景观。

半夏风情,圆眀园赏荷

半夏风情,圆眀园赏荷

小憩荷田湖边,时有仲夏的荷风来渡,风中带着丝丝荷藕的清香;断断续续有布谷鸟的喧声传来,或急或缓;池中有鱼戏新荷动,偶尔的水声伴随着盈盈荷叶轻轻摇弋;黑天鹅夫妇在静水中悠然自在的滑翔。翘首远方,凝眸思索,在流水落花里浅笑安然……世间万象皆由心生,心静,则境自宁。半夏风情,香如故。


半夏风情,圆眀园赏荷

半夏风情,圆眀园赏荷

据说圆眀园里有面积达50万㎡和40多个品种的荷花,我们在圆眀园、长春园里彳亍了几个小时,却只看到粉色与白色的寥寥几种,心中实在有些许的遗憾。没有荷花节,精品荷花是观赏不到了。

心有所念,忍不住翻开往年的荷花图片,回顾那些如风的流年。

半夏风情,圆眀园赏荷

半夏风情,圆眀园赏荷

半夏风情,圆眀园赏荷

年华流逝,一去不回,而思想随光阴沉淀,愈积愈深。或许我们需要的是一颗清净心,去发觉,去参悟,去了空。当季节的莲,无法不随时光零落时,也许只有心中的莲,可以不分四季,盛放如初。

最佳游览地:圆明园遗址公园

门票:10元,套票25元(赏荷只买门票即可)

交通:地铁圆明园站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半夏   山形   水光   圆通   雍正   心静   圆明园   乾隆   京城   湖泊   遗址   往年   大大小小   康熙   园林   风情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