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精细化治理推动城市河湖长制久清

本市向基本消除劣Ⅴ类水体迈进。记者昨天从市水务局获悉,从即日起,本市启动19条劣Ⅴ类水体整治工作,按照“一河一策”分类施策,利用三年时间完成整治,动态清零,实现长制久清。(4月28日北京日报)

三年时间完成19条劣Ⅴ类水体整治工作,无疑是北京向城市河湖治理工作中最后的“死角”发起冲击。根据2020年监测数据显示,全市425条河道中尚有19条河道水质类别为劣Ⅴ类,其中,朝阳区2条、海淀区1条、丰台区1条、门头沟区1条、房山区3条、通州区2条、顺义区4条、大兴区2条、昌平区3条。包括观音堂沟、柳林沟、西峰寺沟等。面对这些城市最后的“劣质水体”,用三年时间完成整治,足以看出北京推进城市河湖“长制久清”的决心。

2015年以来,北京在河湖治理中,通过截污治污、清淤疏浚、水系循环、生态修复等综合措施,完成了全市共计142条、669公里黑臭水体的整治。朝阳区萧太后河等一批河道实现水质还清和景观提升,建立了常态化监测预警体系,纳入了河湖长制管理范围,实现长制久清,成为市民休闲健身的理想场所。面对城市河湖由黑臭水体变为“水清岸绿、河畅景美”,这样的转变在让市民切身体会到优美水环境带来的获得感的同时,也为持续做好城市河湖治理凝聚了民意基础。

推动城市河湖治理,不仅饱含着市民的期待, 更是新时代推进城市生态环境治理、打造一流宜居环境的现实需求,而经过多年来的呵护治理实践证明,精细化治理显然是久久为功推进城市河湖环境不断向好的关键所在。

在科学治水方面,要严格落实“一河一策”整治方案,分析具体劣质水体形成原因,坚持问题导向,明确截污治污、清淤疏浚、水系循环和生态修复等各项整治措施,分类施策,开展整治工作。比如朝阳区观音堂沟,河道全长约3.2公里,承担流域内防洪、排水任务。2020年,观音堂明沟观音堂断面年均水质类别为劣Ⅴ类,主要超标污染物氨氮年均浓度为2.93mg/L,超过限值0.46倍。对此,朝阳区科学制定了包括减少污水入河;推进雨污分流;增加中水补给改善水质;加强水环境动态管理和水环境联合执法等在内的治理方案,推动河道精细化治理。

在悉心养水方面, 在河湖治理达标后,用心“养护”才是保证水变“清”后的河湖更好造福于市民的关键所在。因此,在河道治理达标后,要切实加强绿化美化、水质监测、中水净化等工作, 坚持以 “水清岸绿、河畅景美”为目标,不断推动城市河道的生态修复,让城市河湖更好融入市民生活,让更多市民在这些美景中感受到河道环境变化带来的幸福感。

在跟踪问效方面,确保河湖水质达标只是河湖治理的开始,如何常态化保证河湖水质不断变好,同样是城市河湖治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因此,通过持续开展河湖水质动态监测,对出现问题的及时整改问责,确保河湖水质达标“不打折”;通过引导公众参与,及时对河湖治理过程中的问题进行监督整改,让保护城市河道成为更多市民自觉等等方式 ;通过“河长制”等治理手段,将河湖精细化治理纳入城市精细化治理的“大盘子”,才能持续保障河湖水质不断向好。

19条劣Ⅴ类水体三年内基本消除是北京城市河湖治理的“小目标”,保障城市河道“长制久清”是城市河湖治理的“大目标” ,唯有精细化治理,才能为完成这些目标增添更多助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朝阳区   城市   水体   水系   河道   常态   水质   湖水   北京   观音   水环境   生态   市民   目标   环境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