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大新政助力北京高精尖产业初现“虹吸效应”

鼓励跨国公司设立研发中心,开展“反向创新”;允许外籍人员使用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开办和参股内资公司;面向隐形冠军企业和快速成长型企业,加大推进标准化厂房建设力度……针对高精尖产业的一系列政策创新,正让北京加速形成集聚全球高端要素的“引力场”。

在昨天举行的北京高精尖产业招商引资推介会上,市经信局副局长崔旭龙“抛”出本市促进高精尖产业投资9个方面的重磅政策,吸引全球高精尖产业资源落地,支持“两区”建设。据介绍,“十四五”时期,北京将打造一批具有全球核心竞争力的万亿级产业集群,力争到2025年高精尖产业占GDP比重提高到30%以上。(4月1日北京日报)

九大新政吸引全球高精尖产业资源落地北京,这一重磅消息无疑释放了北京吸引全球优质高精尖资源的诚意。当下的北京,发力“两区”建设是城市发展的重点、建设科技创新中心是城市未来发展的定位,而实现高质量发展则是城市发展的终极目标。而要实现这些目标,发展高精尖产业显然是北京的最优选择。

近年来,为了优化城市营商环境,为了吸引更多高精尖产业,北京不断在政策创新方面进行探索,而此次涉及准入、财税、金融、土地、人才、科技、数据、协同、监管9个方面产业支持政策,正是北京不断推进政策创新的“组团”表现,呈现出力度大、吸引力强、优势明显的特点。比如在外资准入政策方面,北京将严格实施国家扩大开放“两个清单、一个目录”,切实保障外商投资准入。以制造业为例,2022年将取消乘用车制造外资股比限制,如此政策力度足以让外资看到北京吸引高精尖产业的诚意。比如在金融政策上,将支持外资金融机构参加人民币国际投贷资金、外汇管理便利化等试点;在土地政策上,将探索通过推进产业链供地,培育发展产业链、供应链,打造产业集群。种种这些“给力”的政策足以对更多企业产生“引力场”,吸引高精尖产业在京华大地落地生根。同时,随着国家对于北京“两区”建设政策支持的不断投入,北京已经呈现出明显的发展优势,比如在监管政策上,全国仅批复海南和北京可支持在特定区域内试行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而种种发展优势,足以让北京“自带磁场”,让高精尖企业对这座城市发展充满信心。

近年来,在一系列优惠政策的支持下,北京高精尖产业已经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数据显示,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同比增长9.5%,拉动工业增长2.5个百分点,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2%,增速居各行业首位。今天的北京已经培育形成了新一代信息技术、科技服务业两个万亿级以及人工智能、医药健康、智能装备、节能环保4个千亿级产业集群。面对如此喜人的发展态势,北京顺势而为,继续推出“九大新政”,相信在这些更加给力的政策“加持”下,““十四五”期间打造一批具有全球核心竞争力的万亿级产业集群,2025年高精尖产业占GDP比重提高到30%以上”的发展目标一定会水到渠成,助力北京在发展高精尖产业方面不断晒出亮眼的“成绩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高精尖   新政   北京   引力场   产业   重磅   助力   产业链   比重   外资   效应   力度   优势   政策   城市   全球   旅游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