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翰墨:王羲之与他的六大传世名作

琅琊王氏,是两晋时期的名门望族,数百年间风流不衰、冠冕不绝。王氏家族的才子佳人们更是撑起了中国书法界的半壁江山,其中最令世人惊叹的当属“书圣”——王羲之。


唐太宗、武则天、宋徽宗、乾隆帝、嘉庆帝,甚至日本的圣武天皇和空海大师都是王羲之的忠实“粉丝”。南朝梁武帝称赞他的字如“龙跃天门,虎卧凤阙”,唐太宗李世民更是给出了“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的至高评价。


王羲之的传世作品基本都是唐宋摹本、仿本,但依然珍贵无比。今天,小新将带大家近距离欣赏王右军的六大传世名作,领略千百年前的纸上风华。


千年翰墨:王羲之与他的六大传世名作

●元代 钱选 《王羲之观鹅图》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快雪时晴帖》


台北故宫有一件国宝级字画,名曰《快雪时晴帖》,据传是王羲之唯一现世的书法真迹(另有说法为唐摹本)。这是一封信札,大意是“雪初晴,祝一切安好。事没成,挺过意不去。信使等不及,不多聊了,再见。王羲之给你磕头了。山阴张侯收。”


乾隆帝将《快雪时晴帖》视为稀世珍宝,不仅在养心殿修了一座名为“三希堂”的小书斋,将此帖与王珣的《伯远帖》、王献之的《中秋帖》一起珍藏,还在上面加盖了170多处印章,60多处题跋,上方一个大大的“神”字更是将他的喜爱之情展露无遗。


千年翰墨:王羲之与他的六大传世名作

●《快雪时晴帖》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丧乱帖》


《丧乱帖》是王羲之晚年的作品,唐摹本现藏于日本宫内厅三之丸尚藏馆。此帖创作时,他的老家琅琊正处于兵荒马乱、战火纷飞之际。当身在南方的王羲之得到祖坟一再被毁的消息后,痛苦不堪又无可奈何,只能给朋友写一封短札抒发悲愤沉痛之情。


《丧乱帖》先行后草,时行时草,悲伤充斥在字里行间,感情由压抑至激动剧烈变化,最后几行更呈现出爆发之势,似乎作者书写时正情绪崩溃,嚎啕大哭。武侠小说中说剑法的最高境界是“人剑合一”,小新认为书法的最高境界就是心境和书写融为一体。从这个角度来说,《丧乱帖》堪称精品中的精品。


千年翰墨:王羲之与他的六大传世名作

●《丧乱帖》

●日本宫内厅三之丸尚藏馆藏


《姨母帖》


《万岁通天帖》原名《宝章集》,是王氏一门的墨宝临摹帖,流传近千年,又两次遭遇火灾,如今仅剩下王羲之《姨母帖》、《初月帖》,王荟《疖肿帖》、《翁尊体帖》,王徽之《新月帖》,王献之《廿九日帖》,王僧虔《太子舍人帖》,王慈《柏酒帖》、《汝比帖》,王志《喉痛帖》等七人十帖。


《姨母帖》是王羲之为姨母吊丧的信札,帖中文字虽属行楷字体,但仍残留隶书遗意,应为早期作品。王羲之与姨母感情甚笃,得知姨母去世的消息后,心中哀痛,字迹也呈现出凝重、古拙、敦实的面貌。《姨母帖》在王羲之的众多作品当中独树一帜,堪称范本!


千年翰墨:王羲之与他的六大传世名作

●《姨母帖》

●辽宁省博物馆藏


《上虞帖》


上海博物馆有一件从仓库废纸筐里捡回来的镇馆之宝——《上虞帖》,这也是件命途多舛的国宝,三番两次被定为赝品,好在最后经书画鉴定大家谢稚柳和软X光透拍技术双重认证,才被断定为唐摹本。说起《上虞帖》,很多人觉得拗口,其实,它还有一个更接地气名字——《夜来腹痛帖》,没错,就是晚上肚子疼的意思。


《上虞帖》是一封给朋友的回信,大意是:昨晚突然肚子疼,不能与你见面,深表遗憾;后又说起堂兄弟王胡之(修龄)、妻弟郗昙(重熙)的动向,道尽了离别之苦;最后写道,不知道谢安在哪里云游,对时局有何看法,没有得到他的消息,总让我耿耿于怀。


千年翰墨:王羲之与他的六大传世名作

●《上虞帖》

●上海博物馆藏


《奉橘帖》


《奉橘帖》摹本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虽只有2行12字,但各个不同,有的方折,峻棱毕现,有的圆转,圭角不露,中锋、侧锋并用,聊聊数字,令人回味无穷。


1700年前,霜降未至,王羲之优哉游哉给朋友“快递”了几箱橘子,并写信表达了遗憾之情:“奉上橘子三百枚,由于还未到霜降,未能多采摘”。唐代诗人韦应物有诗云“书后欲题三百颗,洞庭须待满林霜”,正是化用了此帖的典故。


千年翰墨:王羲之与他的六大传世名作

●《奉橘帖》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兰亭序》


提到王羲之,必然绕不开“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传闻,唐太宗得到《兰亭序》后爱不释手,遂令当朝临摹高手韩政道、冯承素、诸葛贞等人摹拓了好几本,其中又以冯承素版本(因卷首有“神龙”二字,又称“神龙本”、“神龙兰亭”)最为有名。


永和九年,会稽山阴,王羲之酒醉微醺之际,提笔蘸墨,一气呵成,写出名垂千古的中华墨皇《兰亭序》。全文加落款共21个“之”字,形态各异,无一雷同,匠心独运又毫无造作痕迹,足见作者深厚的书法功底,“书圣”之称并非浪得虚名。


千年翰墨:王羲之与他的六大传世名作

●《兰亭序》

●神龙本 故宫博物院藏


《晋书.王羲之传》里称赞王羲之的书法“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和《洛神赋》中的“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有异曲同工之妙。大概美好的事物总是相似的,都能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如洛水河畔的女神,亦如书圣的翰墨瑰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王羲之   山阴   上虞   神龙   故宫   丧乱   姨母   摹本   信札   霜降   翰墨   博物   台北   名作   日本   书法   千年   作品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