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喜见活文物

也许是上天的垂青,西蜀大地水佳粮余,因此,成都及附近县市历来大多产好酒。站在家里的阳台上时常会嗅到附近酒厂酒糟释放出的气味。我曾去过邛崃,也闻到过同样熟悉的味道。怪不得历史上还有汉代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当垆卖酒的故事呢。

昨天在绵竹棋盘街闲逛,又闻到了酒香。 这里曾是“天益老号”的酿酒作坊,现在仍在以“泥窖固态纯粮发酵”的传统技艺生产曲酒。出土的南齐“永明五年”的纪年砖表明,始建于清康熙初年的“天益老号”窖池是在1500多年前古窖的基础上改建扩建而成。

绵竹喜见活文物


绵竹喜见活文物


绵竹喜见活文物

这看似泥坑的古窖池可是难见的“活文物”!之所以它们能幸存到现在,是因为它们已融入了人们的生活,人们舍不得它们,愿与其和谐共处,没把它们当成古董封闭起来,与这座城市和社会永久隔离而枯萎死去。正是这种“活化保护”,才使“2004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天益老号”酒坊遗址到今天仍生机勃勃!

绵竹喜见活文物

绵竹喜见活文物


绵竹喜见活文物

现存的“天益老号”酒坊遗址无疑构筑了小城一代代人的集体回忆。走在这老巷,闻到这酒香,老一辈可能会回想起曾经在此喝酒后卸掉了一身的疲惫,一路吼着川剧高腔踉跄回家的情景;那些巧夺天工的酿酒师傅们也会忘不掉汩汩流出的醇香美酒和酒坊窗棂后面顽童的一双双好奇的眼睛……。

绵竹喜见活文物

其貌不扬的古窖池是微生物的生命载体和摇篮。千百年来,每一轮投入窖池的粮食都是微生物的养料,使其繁衍、生长和代谢。虽然作为个体的微生物存在一个生长繁殖到衰老死亡的生命周期,但就泥窖微生物群体而言,却得到了不断驯化、富集和进化。一个人,一个民族,在优秀文化的熏陶和哺育中不也是如此吗?

绵竹喜见活文物


绵竹喜见活文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绵竹   邛崃   司马相如   高腔   南齐   酒坊   酒糟   川剧   泥坑   养料   巧夺天工   可能会   微生物   遗址   文物   生长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