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行——代尔夫特掠影

代尔夫特不仅是荷兰17世纪黄金时代绘画大师约翰内斯·维米尔的故乡,而且还是他终身生活和创作的地方。代尔夫特的建筑风景和日常生活一直是维米尔的创作源泉。

荷兰行——代尔夫特掠影

《倒牛奶的女仆》(1658—1660)


荷兰行——代尔夫特掠影

《小街》(代尔夫特的房屋)(1657–1658)

他画的《戴珍珠耳环的少女》让他声名远扬,这幅画也被称为荷兰的“蒙娜丽莎”。因此,维米尔的作品总是让人对勤劳漂亮的代尔夫特人和世俗而神秘的代尔夫特景充满期待。


荷兰行——代尔夫特掠影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1665


荷兰行——代尔夫特掠影

《代尔夫特风景》(1660-1661)

二〇二一年十月中旬,在维米尔油画的吸引下,我们来到了内心无数次想像过的代尔夫特。

荷兰行——代尔夫特掠影


荷兰行——代尔夫特掠影

狭长的运河、古朴的房屋、石块铺就的街道、沧桑的教堂、以及高耸的古老塔楼,共同勾勒出了一座具有17世纪荷兰气质的小城。

荷兰行——代尔夫特掠影


荷兰行——代尔夫特掠影

荷兰行——代尔夫特掠影

1246年,建于12世纪初的代尔夫特被伯爵威廉二世授予城市权利。在历史上代尔夫特经历了两次灾难:1536年,市中心一场大火摧毁了大量的房屋;1654年,一个储有9000磅弹药的军火库爆炸将城市的一部分夷为平地。幸运的是,还是有许多17世纪建筑得以保存了下来。城市中心市场方圆一公里范围内的景象是浓缩了的400年前的代尔夫特。

荷兰行——代尔夫特掠影

长方形的中心市场东侧是市政厅——1620年完工的文艺复兴时期建筑与13世纪塔楼的奇特组合。


荷兰行——代尔夫特掠影

荷兰行——代尔夫特掠影

代尔夫特老市政厅


荷兰行——代尔夫特掠影


荷兰行——代尔夫特掠影

廊柱繁复的线条、红褐色的护窗、精美的雕塑,金碧辉煌的徽章和窗饰,即让人觉得它古老而年轻,庄重中又露出几分活泼,也体现了荷兰黄金时代的繁荣与富强。

荷兰行——代尔夫特掠影


荷兰行——代尔夫特掠影


荷兰行——代尔夫特掠影

荷兰行——代尔夫特掠影

代尔夫特市中心有三座大教堂:历史悠久并与王室有关联的新教堂,带有斜塔的旧教堂以及内部保存最为完好的耶西的玛丽亚教堂。

荷兰行——代尔夫特掠影


荷兰行——代尔夫特掠影


荷兰行——代尔夫特掠影

这些教堂见证了重建和修复,灾难和暴力,还有黄金时代以来的历史。同时它们也一直为代尔夫特的天际线增添光彩。今天,成千上万的游客来到教堂,以及每周前来寻找上帝和彼此的礼拜者,使得有关教堂的故事得以流传。


荷兰行——代尔夫特掠影

代尔夫特新教堂

中心市场西侧,市政厅对面矗立一幢代尔夫特的地标性建筑——新教堂,其108.75米的塔楼是荷兰第二高的教堂塔楼。 新教堂的墙壁有三种颜色:红、灰和黑。几个世纪以来,酸雨的化学腐蚀使砂岩变黑,常刮的来自西面海上的风把塔楼的西侧吹得更黑。

荷兰行——代尔夫特掠影

新教堂的前身是1381年建成的暂时性木构教堂,1393年始建石制教堂,后经不断扩建。1536年的城市大火,1566年的圣像破坏运动,1654年的军火库大爆炸对教堂毁损严重。今天我们看到的是1655年集资捐款修复的教堂。


荷兰行——代尔夫特掠影

教堂前面的塑像是1583年生于代尔夫特的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先驱,“国际法之父”——胡果·格劳秀斯。他于1645年葬于教堂内,碑文写到:“欧洲的奇才,作为一个博学的人,是全世界的福气”。


荷兰行——代尔夫特掠影

站在中心大市场的广场上,一阵悠扬的钟声仿佛从遥远的历史时空传来。如今的新教堂每一刻钟、半小时和整点以不同的音调报时。钟表盘上方的36个金属钟是1660年用对面市政厅火灾后钟的金属残留物铸造的。


荷兰行——代尔夫特掠影


荷兰行——代尔夫特掠影

新教堂内的彩窗由不同的艺术家手工制作,已历经百年。它们是由朱莉安娜公主收藏并于1936年赠予教堂。“二战”前夕,全部16扇彩窗被拆下藏在地下室内才得以留存至今,现已成为教堂珍贵的艺术收藏。

荷兰行——代尔夫特掠影

荷兰国父奥兰治的威廉陵墓

新教堂与荷兰皇室的渊源多少有点偶然。1584年,荷兰国父奥兰治的威廉在代尔夫特遇刺身亡。由于其家族墓地在当时被西班牙人占领的贝达,只好葬于新座教堂内。从那之后,新教堂就成为了荷兰王室的墓地,共有45名奥兰治-拿骚家族成员葬在这里。

代尔夫特还有一座老教堂。在新教堂建成之前,它的75米高的塔楼已经屹立了近150年。

荷兰行——代尔夫特掠影

1050年,作为老教堂的前身,长12米,宽30米的凝灰岩教堂首次矗立于此。大约在1240年,开始了第一次重建和扩建工作,到十四世纪晚期基本完成。1566年和1572年,愤怒的人群破坏了所有的罗马天主教教堂,从此以后老教堂和新教堂都被用作新教徒的礼拜场所。

荷兰行——代尔夫特掠影

老教堂外景


荷兰行——代尔夫特掠影

老教堂外景


荷兰行——代尔夫特掠影

老教堂外景


荷兰行——代尔夫特掠影

老教堂外景


荷兰行——代尔夫特掠影

老教堂外景

1325年,为了修建老教堂的塔楼,将运河改了道。由于没有把运河河床填充扎实,塔楼在建筑过程中开始倾斜,随后采取了矫正和弥补措施。到目前为止,塔楼还是倾斜了近2米,不过1900年更换的4个角塔还是垂直的。因此,它被称为代尔夫特的“比萨斜塔”。

荷兰行——代尔夫特掠影


荷兰行——代尔夫特掠影

有400个荷兰人葬在了老教堂,有的是一座陵墓,有的仅是一块墓碑。反抗西班牙的荷兰民主英雄马尔腾•特罗谱海军上将,显微镜的发明人安东尼•凡•列文虎克陵墓占有教堂的一席之地,而列文虎克的朋友维米尔葬在了岳母的家族墓地,仅有一块极不醒目的墓碑。

荷兰行——代尔夫特掠影


荷兰行——代尔夫特掠影

在新教堂旁边还有一座没什么名气的教堂——耶西的玛丽亚教堂。它建造于1875—1882年,因其保存完好的内部,1982年被评为国家纪念丰碑。教堂采用的是新哥特主义风格,两座尖塔据说是代表代尔夫特的老教堂和新教堂。

荷兰行——代尔夫特掠影


荷兰行——代尔夫特掠影

教堂内左右两边的忏悔室之上有描述耶稣受难的14幅图画,它们是在1885年被用染成五彩的橡木雕刻而成。

荷兰行——代尔夫特掠影

荷兰行——代尔夫特掠影

讲台于1904年建造,它的外围装饰有三副图画,描述了阿西西的圣方济的生活。

荷兰行——代尔夫特掠影

中间这副图画是圣方济为埃及的苏丹讲道。

荷兰行——代尔夫特掠影

环绕四周墙壁的彩色玻璃是从19世纪开始装饰教堂的,每一扇窗户上的拼图都讲述着一个故事,也是充满想象力的教堂装饰。

荷兰行——代尔夫特掠影


荷兰行——代尔夫特掠影


荷兰行——代尔夫特掠影

爬上代尔夫特新教堂376级台阶,站在85米的高度,代尔夫特尽收眼底。维米尔一定也曾看到此时空中飘动的云和流动在古老建筑上的光。历史是过眼烟云,而古老的运河、市场、教堂和房屋犹在,这不能不说是代尔夫特的幸运。

荷兰行——代尔夫特掠影


荷兰行——代尔夫特掠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荷兰   奥兰   米尔   玛丽亚   市政厅   塔楼   陵墓   黄金时代   掠影   外景   运河   墓地   教堂   古老   建筑   世纪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