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中国人的春运危机


六十年,中国人的春运危机

1954年起,铁道部就有春运记录,但客流与现今相差很远,日均客流量73万人次,高峰客流量90万人次,时间为春节前后15天。

六十年,中国人的春运危机

  那个年代,坐火车回家过年是种奢侈。右图为:1956年2月2日,江苏省交通厅签发的《为做好春节运输工作由》。

六十年,中国人的春运危机

  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交通运输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运力十分紧张。组织春运工作的指导原则只能满足旅客“走得了”的要求。出行的旅客主要是学生放假和职工探亲,旅客流向主要从东北、西北地区向沿海方向流动。


六十年,中国人的春运危机

  1976年,铁道部通知中,第一次出现“春节旅客运输工作”的提法。这是现在意义上的“春运”一词第一次出现在《人民日报》上,此前《人民日报》也几次出现过这两字,但不是指大规模的春节客运。新华社的数据库里,电头为1980年12月18日的新华社电讯稿第一次用了“春运”的字样。

六十年,中国人的春运危机

  1983年1月31日,春运期间,上海站客运员在候车室向顾客宣传乘车安全知识。

六十年,中国人的春运危机

  80年代末90年代初,华东、华南沿海地区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吸引了大批内地劳动力。民工在春节期间大量返乡,形成了民工客流,主要在华南、华东地区和华北、西南地区之简流动。1993、1994年民工跨省流动估计约2500万人次,1995、1996年估计3000万人次。我国运输能力有所提高,能满足“走得了走得及时”的要求。

六十年,中国人的春运危机

  1994年,西宁火车站。改革开放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开故地,到大城市读书或者打工谋生,一年一度的春节成了人们回家与亲人团聚的最大理由,经济便捷的火车成了人们归乡的首选交通工具。

六十年,中国人的春运危机

  1995年,由于春运期间人口密度大,不少列车都会存在超载现象。图为1995年1月19日,广州火车站检票口,一位年轻女乘客被人流挤哭了。

六十年,中国人的春运危机

  1995年1月19日,春节前夕。广州站火车站客流高度集中。不得已,闷罐车当客车用。

六十年,中国人的春运危机

  1997年春运,铁路部门开始取消了使用棚车代替客车开行临客的做法,提高列车运行速度和客车舒适度。1997年,从牡丹江开往长汀的火车上,列车员举着“放像车厢”的大牌子。

六十年,中国人的春运危机

  随着人民群众收入不断增长和列车舒适度的提高,加上春节放假天数的增加,利用假期举家出外旅游观光人数日益增长,已成为春运旅客中的主要客流之一。当然,这也大大增加了春运的难度。

六十年,中国人的春运危机

  1998年,春运期间,北京西客站出售站台票的窗口也被挤得水泄不通。

六十年,中国人的春运危机

  乘车人员过多,车厢内也异常拥挤,这使得乘车体验异常不好。图为1999春节,春运火车上,警察必须喝了酒才有勇气冲破挤成沙丁鱼的人群。

六十年,中国人的春运危机

  1999年春运,株州火车站,一辆开自河南的列车上,一个挤得受不了的老汉跳下火车,向警察求救。而老汉的儿子没跳下火车,被拥挤的列车送往了广东。

六十年,中国人的春运危机

  由于车厢过于拥挤,很多人选择用这种“捷径”上下车。2000年,春运期间从车窗上爬下火车的打工妹。

六十年,中国人的春运危机

  为了避免列车超载和乘车混乱的状态,2010年的春运,广铁集团、成都铁路局开始试行火车票实名制。从此,车厢拥挤的问题暂缓,买票难的历史问题却再一次浮出了水面。

六十年,中国人的春运危机

  2011年,1月19日,排了10小时队也没有买到票的陈伟伟,一气之下,脱光衣服在售票大厅内裸奔,然后又跑到站长室,要求分管列车运行的副站长给个说法。相关负责人给出的解释是,到商丘市的列车每天只有一节车厢,不足100个座位,40多个售票窗口一下子卖完了,小陈的车票真的没办法解决。

六十年,中国人的春运危机

  2013春运,据铁道部发布的统计数字,从1月26日至3月6日的40天里,全国铁路共发送旅客24047万人,日均601万人,相当于每分钟4173人,创历年春运之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春运   铁道部   人民日报   新华社   华南   客流量   客流   车厢   客车   旅客   民工   拥挤   列车   危机   中国人   春节   火车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