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城的兄弟姐妹,一定记得这儿

  中信城,陶然北岸...

  在现如今的北京,谁要是说在这里有套房子,那可是名副其实的富贵人家。

南城的兄弟姐妹,一定记得这儿

  不过在这些楼盘还没有拔地而起之前,这里并不怎么出名,虽然与鼎鼎有名的牛街,菜市口遥遥相对,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名字-南横街。

南城的兄弟姐妹,一定记得这儿

  可您要和南城人聊这里,那真是三天三夜也说不了...而生在这里的人,也永远记得这些胡同的名字:

  烂漫胡同,米市胡同,贾家胡同,粉房琉璃街,潘家胡同,南半截胡同,盆儿胡同.....

南城的兄弟姐妹,一定记得这儿

  作为米市胡同长起来的我,最为这个胡同自豪就两个。一个是这里的康有为故居,另一个就是胡同里的云风理发店。理发店的门脸虽然看起来比较简陋,但是胡同里的男女老少理发都来这儿,尤其是二月二龙抬头,胡同里来这里理发刮脸的,您瞅着吧,那队伍排起来壮观的,绝对堪称一景。

南城的兄弟姐妹,一定记得这儿

南城的兄弟姐妹,一定记得这儿

  贾家胡同我是太熟悉了,因为太多的瓷器都住在那里。记得胡同南口路南有家药铺,药铺对面有个杂货铺,各种针头线脑,女孩子爱不释手的蛤蜊油、雪花膏,在这里也能淘换到。

  小时候更是没少在这里买过东西给家里;还有杂货铺隔壁那家小吃店,永远不记得名字,只知道他家豆包咬在嘴里一股子桂花香,当然,吃完豆包还要就口子杏仁茶,才算是完美。

南城的兄弟姐妹,一定记得这儿

  烂漫胡同里的同仁堂制药厂,当时胡同里的人亲切的称它为第五制药厂。后来《大宅门》播出的时候,看见白家老号百草厅的招牌,我姥姥就感慨的说:

  “以前的第五制药厂,不比这个强?”

南城的兄弟姐妹,一定记得这儿

  生活在这里的人,谁还没在这几个地方上过学啊?俗话说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所以姆们南横街的长起来的每一代上幼儿园,必须提到的就是米市胡同幼儿园了。我二哥以前住铁门胡同,和米市隔着一条街,他就是这个幼儿园毕业的。

  在他的印象里,南横街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在这个幼儿园度过了自己的童年。

南城的兄弟姐妹,一定记得这儿

  小学,住在盆儿胡同附近的瓷器一般都在半步桥小学上学,再远点就去陶然亭小学;其他胡同的,不是在中横街小学上学,就是在南横街二小。反正小学的时候放学回家往胡同一钻,总能奇怪地看见不少同班同学。

南城的兄弟姐妹,一定记得这儿

  中学,以前有个58中学,后来改为了北京印刷学校;58中学东边有个76中学。因为这两所学校离牛街比较近,所以放学了没事儿还能去牛街买点驴打滚,螺丝转解解馋。

南城的兄弟姐妹,一定记得这儿

  胡同里上中学之后就出现了别人家孩子与自己家孩子之分了,那些胡同里的别人家孩子,学习特别好就附近师大附,十五中和十四中,再差点人家好歹还能上个区重点育才中学;自己家孩子也就是140中学的命了,如果咱中学也没那个命,没关系,卫校还可以选择。不过胡同里的孩子毕竟都是从小撒尿混着泥长起来的,所以从来不以中学论出身。

南城的兄弟姐妹,一定记得这儿

  生活在这里的人,有着享不尽的口福:

南城的兄弟姐妹,一定记得这儿

  虽然离牛街只隔着一条马路,但是真没骗您,那个时候我们要是馋嘴了,想吃口正儿八经的小吃垫补了,直接奔着街巷里面的曙光回民小吃店就去了,什么糖耳朵,糖火烧,炸糕,麻花,螺丝转儿,小店做的哪一样也不比现在的牛街差啊。

南城的兄弟姐妹,一定记得这儿

  小肠陈卤煮百年老店,味道有多正宗就不浪费吐沫星子形容了,这还得您自己尝去,反正南横街附近胡同住着的,一个星期不吃,就都想的不行。

  您别看现在小肠陈门脸修的这么气派,胡同里的老人说,过去小肠陈卤煮店就开在迎新街口,在那个门脸的高台阶上,您经常可以看到小肠陈拿个破铝饭盒喊一声:

  “一份卤煮加一个火烧二毛钱菜~!”

南城的兄弟姐妹,一定记得这儿

  还有胡同口的那怎么也吃不够的烧饼夹肉,南横街大下坡的飘香的葱油饼,橡胶厂对面的天意餐厅......

  不说了不说了,想想哈喇子就流了一地。

南城的兄弟姐妹,一定记得这儿

  生活在这里的人,关于那里的记忆,都在这些地方了。

南城的兄弟姐妹,一定记得这儿

  整条街上开着这么几家国营的小饭馆,但是不知道是价格太贵还是味道不好吃,饭馆的生意都不是很好,平时大家生活在胡同里都想不起这几家小饭馆,除了谁家要是来客人了,家大人才会嘱咐自己家孩子,“去街上的小饭馆打点酒去,钱别丢了”。

南城的兄弟姐妹,一定记得这儿

  小时候最糟心的经历莫过于家里没醋了,没酱油了....因为这个街的副食店有好几个,实在分不清哪个去买哪样东西,后来终于弄明白了。

  您要是买粮,就到南一粮店;买芝麻酱,香油,火柴日杂用品就去四平园胡同的南二副食店;买油盐酱醋到米市胡同出南口的南四副食店;家里想吃牛羊肉了,就到潘家河沿南口对面的羊肉床子。

南城的兄弟姐妹,一定记得这儿

  家里小小不言的百货坏了,着急买,街上两个非常小的百货店算是帮上大忙了,那两个百货店的名字很有意思,叫做--黑猴儿

南城的兄弟姐妹,一定记得这儿

  小肠陈卤煮对面的革制品厂宿舍,有个鞋摊,鞋的质量没的说,用物美价廉形容一点也不过分,在这条街上住的人家,谁家没有这家鞋摊的几双鞋?

  别人我是不知道,我家我妈我我哥我姥姥,据不完全统计,每人两双。

南城的兄弟姐妹,一定记得这儿

  还有整条街上的新生纸店,绒线铺,药店,粮食局,玩具厂,橡胶厂...对了,每次发烧打针都去的陶然亭医院,我和我的小伙伴儿反正长大之后才戒掉对它的恐惧?

南城的兄弟姐妹,一定记得这儿

  南横街,现在一点过去痕迹也找不到了....只剩下公交车报站的那句“南横街”。

南城的兄弟姐妹,一定记得这儿

南城的兄弟姐妹,一定记得这儿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小吃店   南城   米市   横街   药铺   门脸   小肠   制药厂   胡同   幼儿园   街上   家里   名字   孩子   小学   中学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