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龙辉‖在石岐老街行街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转街

阿丽是北方人,她管“逛街”叫“转街”。从习惯和字面上理解,“逛”比“转”更符合传统愿意上的,无意义无目的的闲走,但我觉得“转”更形象。不过,古汉语的“转”确有“转悠”的意思。

陈龙辉‖在石岐老街行街

我说过周末要带阿丽去看紫荆花的。还是坐的209,在人民医院下车,西北角的“根据地”还在,那是个酒吧,留下多少1990年代记忆的地方啊。孙文中路的白玉兰真的很高,很密,把一条不宽的马路都遮完了,为什么叫白玉兰呢?跟兰花一点都联系不上,香味倒是很浓郁,不过现在不是季节,再过两个月吧,该是满街的花香了,到时摘它一篮子,放厅里房里,那才叫香满一屋呢。

阿丽兴致勃勃,像个小孩,带我去找她二十年前租住的房子,可惜现在已经变成残疾人联合会了。新房子又丑又俗,没什么看头,阿丽说还不如外墙就刷个白粉呢。特别是天主教堂,居然拆了重建,看起来辉煌无比,确少了许多古朴。

陈龙辉‖在石岐老街行街

还是拱辰路和太平路的紫荆花有看头。紫红的小花就这么肆意地开着,路的两边密密麻麻都种上紫荆花,开得繁英满树,就在车流和“转街”的行人中间,松松散散地慵懒地展示着,季节到了,总是这样开的,无人去争,也无人能争,就这样一朵一朵地开着,地下落了一地的花,也不见它有减少,也不见有增加,它也不会着急的,反正花开花落,它比我们都懂,“落花不是无情物,留待春泥更护花”,那是开在野外,在城里就成了环卫工的事了。

沿着拱辰路“转”到太平路,一棵大榕树很威武地立在太平路的路中,一棵紫荆花挂满了花,款款的依在大榕树的身边,好一幅美女伴英雄的柔情画面。

陈龙辉‖在石岐老街行街

最早的沙岗墟在太平路,据说有500多年历史,所以很多地名都很古了,比如“卖鸭街”,“猪仔街”之类的很生活的地名,单从字面上很容易找到,“卖鸭街”肯定是买鸭子的,而“猪仔街”就是卖猪仔的地头了,很历史地记载了当时的情景。

打尖的地方选在有历史的“顺德记”面馆,一碟炒牛河,一碗猪肝枸杞汤,三十块钱,很满意。对面是家中山最具地位的中药铺“万纬堂”(在中山的地位近乎于全国的“同仁堂”),侧面写着“百年老店,只此一家”,对联很是让人把玩“医患双融无绝症,草本独鲜有大功”,表达了中医讲究的是“信医信方”。“万纬堂”的左侧是汤料老店“恒惠汤料”,也有一对,“汤蕴四味固本培元,店开太平四海安康”。中医上说的“汤药”,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两家相依相护,也不知道经历了多少风雨仍伫立在太平路上,真是老街的福气。

陈龙辉‖在石岐老街行街

稍息片刻,经人工湖,光明市场到岐江河边,没甚看头,就是一路的芒果树,挂满了花,树枝高大,树叶浓密,一副遮天蔽日的样子,公园里老头在下棋,大妈在跳舞之类的。倒是阿丽兴致勃勃,哪里都要拍几个照片,说她,回了一句:反正不要胶卷。在摩天轮附件给阿丽拍了个照片,一看,把婚姻登记中心给拍了,阿丽说:搞笑。

路上的树叶浅绿且带淡红,生机盎然的样子,很可爱。阿丽转街的背影,我觉得也很可爱。

陈龙辉‖在石岐老街行街

(这是一个共享、互动平台!“文棚”面向全球华人开放,供作者和读者交流、推送。其“写手”栏目向全国征集好稿,凡当月阅读量达6000次,编辑部打赏50元/篇,12000次则打赏100元/篇;另外,每月由文棚主编推荐5篇优秀作品,给予50-100元奖励。优秀作品可以参加季赛和年度总决赛。请一投一稿,并注明文体。投稿邮箱:2469239598@qq.com,1600字以内;请注明真实姓名、联系方式及银行账户全称、户名、账号等。文责自负,发现造假、抄袭、套改等即予曝光。)

◆中山日报社媒介拓展中心

◆图/作者提供

◆编辑:徐向东

◆二审:韦多加

◆三审:魏礼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老街   海安   套改   芒果树   太平   紫荆花   猪仔   中山   字面   看头   兴致勃勃   地名   树叶   老店   旅游   历史   陈龙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