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中海‖许峰诗歌的才情与正气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一一浅析军旅作家许峰老师的诗歌

我与许峰老师其实不熟,是他的战友夏志红老师介绍的。在文友们相聚的日子里,多次讲到了许峰老师和他的诗歌。正是在这种情况之下,我对许峰老师和他的诗歌产生了好奇和极大的兴趣,于是我就从网上或者从夏志红老师的朋友圈里搜到了许峰老师的一些诗歌,深深被他的才情、正气、担当和善良所吸引,那些流光溢彩的岁月被他谱写成了华美又浩然的篇章。就连我这个草根文评人,也被这些或唯美或犀利的诗歌所折服。

邹中海‖许峰诗歌的才情与正气

军旅作家许峰(左)

湖北是屈原故里,许峰老师受屈原的影响很深:少年从军,保家卫国;中年从政,尽心尽责;退休后依然是荡气回肠。他的诗歌针砭时弊,惩恶扬善,对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进行了有力的揭露和批判。宋代文学家张舜民在《跋百之诗画》曾云:“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也说过,诗应有绘画美!许峰老师的古风组诗《网络文痞画》就如一幅漫画,以笔为枪,对网络上的一些丑陋嘴脸刻画得入木三分:

(一)

狗仔寻骚赛艺技,

家长里短已无趣。

滥竽从文不修品,

专窥裙底屎尿淅。

《二》

䧳雄光棍话情殇,

嘴若师爷实枯肠。

恩怨情仇凡尘事,

瓢无半水充大洋。

(三)

孤身没落心寂寥,

奢谈人生赛天桥。

陈辞卖尽加滥调,

唯剩旧囊待火烧。

这组诗歌发布后产生了反响,引起了诗评家邓三君老师的阐述。

1957年,许峰老师出生在湖北蕲春檀林镇界岭村的一个农民家庭。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耳濡目染的氛围环境把许峰老师锻打出一个铁骨铮铮的汉子和一个满腹才华的诗人。1974年,高中毕业后就开始在村里当小学老师、大队团支书、党支部副书记。1976年12月入伍到兰州军区,历任战士、连队文书、团宣传股战士报道员、营部书记,师、军、军区司令部新闻干事,其间在解放军报社学习,当见习编辑一年,随军赴云南老山前线轮战半年,是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首届毕业学员。1988年底,调广州军区某集团军宣传处任新闻干事,1993年转业,从基层干起,到恵州市有关部门任职,荆楚文化在他的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传承。

诗人有爱,大爱有形,他很多的诗里,都能看出他那颗澎湃的、忧患的赤子之心。他的诗歌甚至上升到哲学和宗教的高度。我在中国诗歌网看到他的一组禅诗,写得意趣盎然、云淡风轻却又禅意十足;他爱大自然,花花草草都成了他哦吟的对象。他把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都寄托在这些花花草草的赞美中。就连世说昙花,以往大都是以短暂生命为悲伤色彩的,在他的笔下,成了“惊鸿一艳留余香”的精灵!他写的古风古韵,大都是情深意浓之作,无拘无束,没有格律的制约,有形又无形,一切遵循内心的释放,所以反而显得畅快淋漓,美不胜收。正如网友所言:“许峰写诗,历来不喜无病呻吟,不追风花雪月,不套格律平仄,只在保证韵脚流畅的基础上,坚持以立意为先、不以律伤意的原则,所以每首小诗都能给人警世性的启迪和思考。”

做为军旅作家的许峰老师,很好地保持了节奏上的音律美等特点,更多地从表现的内容出发,对成规有了突破和创新。

新时代的诗歌要有担当精神,摆脱“小我”的束缚,增强公共意识,使命意识,写出气韵绵长、形象高远的大诗!但所谓的大诗,也不是动不动就用这些“上下五千年,家国千万里”的大词大句,因为这样的句子很容易概念性和空洞,很难有实质性的东西打动人和感染人。文章宜细不宜粗,是作品成功的基础和关键,大到无形,是因为小到能用显微镜。许峰老师的诗取材很小,以小见大,折射出一种璀璨的诗性光芒,因而也就能从“小我”中释放出来。

此外,还要有诗味,有内涵,有意境,语言生动,精练有味,这样才能算一首好诗歌。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把艺术分为四境,即疵境、稳境、醇境和化境。流畅的诗思,饱满的情感,优美的意境,再加上诗人的品行和禅意,我认为许峰老师的诗歌,已到了醇境和化境之间,这是说得保守一点的,因为诗人还在不断求索中。他求索的,也不光是对文字唯美的追求,更是思想境界的修行与升华。

许峰老师写的诗大都以古风为主,题材也千变万化,如《中国高铁咏叹》是一首时间跨度较大的叙事诗,抒发了一个新中国的建设者、见证者看到祖国欣欣向荣、日新月异的变化、发出由衷的喜悦,在新旧交替的时代,诗情伴随着诗人的见证与回忆交融在一起。诗以叙述的手法,拉出一头长线,再以刚健、清新的笔调咏叹出自己的心声。在表现手法上,也写出了二元结构,镜像交替,简洁明快,如一组组蒙太奇镜头。诗中有若干个细节尤为动人:“突然/似有细雨从天而降/抬头一看/上铺一位老太太/抱着孙子向下把尿/正要发火/旁边几位乘客/已破口中伤/老太太忙不迭道歉/声音带着诚恐和惊慌/我想/也许她第一次坐卧铺/遇上孩子要拉尿/不知如何是好/无奈上演了不雅的一场/我对老太太说/你带孩子下来/我坐上铺/老太太连连作谢/几位恼火的旅客/这才停止了骂娘”。

许峰老师深得此中精妙,所以作品意象飞动,气势磅礴,耐嚼耐品,引人深思,很有艺术感染力。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笔耕不辍,许峰老师的诗艺成熟,风格独特,清新自然,既接受了我国古代以来现实主义传统,作品深刻地反映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也吸收了浪漫主义的风格,想象大胆,瑰丽而惊奇,具有独特的个体风格。至今已在结集出版了《武都路133号》《留在绿色军营的记忆》《许峰获奖新闻作品选》《咏物悟道100首》等四部著作,因而也就在百花齐放的诗坛文坛,多了一抹亮丽的风景线。

(这是一个共享、互动平台。“文棚”面向全球华人开放,供作者和读者交流、推送。其“写手”栏目向全国征集好稿,凡当月阅读量达6000次,编辑部打赏50元/篇,12000次则打赏100元/篇;另外,每月由文棚主编推荐5篇优秀作品,给予50-100元奖励。优秀作品可以参加季赛和年度总决赛。请一投一稿,并注明文体。投稿邮箱:2469239598@qq.com,1600字以内;请注明真实姓名、联系方式及银行账户全称、户名、账号等。文责自负,发现造假、抄袭、套改等即予曝光。)

◆中山日报社媒介拓展中心

◆图/作者提供

◆编辑:徐向东

◆二审:韦多加

◆三审:魏礼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兰州军区   诗歌   化境   格律   禅意   古风   小我   才情   中山   湖北   花花草草   军旅   正气   老太太   诗人   作家   老师   旅游   邹中海   许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