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泊心云舍·MCA | 一座行走的白族文化民俗艺术博物馆

如果说,泊心云舍·文苑是一座行走的纳西文化民俗博物馆,那么大理泊心云舍·MCA则是一座行走的白族文化民俗艺术博物馆。


大理泊心云舍·MCA | 一座行走的白族文化民俗艺术博物馆


艺术文化连廊、白族特色民居、主卧设计……每一件艺术品,每一处房屋设计,每一处物品陈列,无一不是白族传统文化精华的缩影。


大理泊心云舍·MCA | 一座行走的白族文化民俗艺术博物馆


参观整座大理泊心云舍,就相当于了解了整个大理。在这里,不仅可以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还能处处欣赏大理风光及领略白族文化艺术,不出远门,就能尽享大理悠闲自在的生活方式。


大理泊心云舍·MCA | 一座行走的白族文化民俗艺术博物馆


泊心云舍·MCA是由三座白族风格建筑、两栋白族民居和一条古色古香的艺术连廊围合而成。


偌大的庭院古色古香,处处繁花似锦,一步一景,既有白族风情又带有苏式园林的韵味。颇具禅意的花园式院落,茶香氤氲,景致清雅让人心旷神怡。


大理泊心云舍·MCA | 一座行走的白族文化民俗艺术博物馆


庭院左侧的艺术连廊,那是每一位泊心家人的驻足细赏之地。在这里,可以了解民间音乐、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节日民俗等众多大理州非遗项目,足不出户便可以立体地感受到些许当地民俗文化艺术氛围。


大理泊心云舍·MCA | 一座行走的白族文化民俗艺术博物馆


流连于此,才发现到访过这里的人,有才华横溢的导演,有佳作等身的明星,有豪放不羁的诗人,有天赋鬼才的画家……


大理泊心云舍·MCA | 一座行走的白族文化民俗艺术博物馆

付笛声与任静夫妇合照


李少红、姜文、周迅、王菲、野夫、付笛生、任静等赫赫有名的人物,他们都曾经在这里休息、在这里创作。


大理泊心云舍·MCA | 一座行走的白族文化民俗艺术博物馆


据小管家介绍,无论刮风还是下雨,白族阿嬢琴姨都会在这里表演,上午弹三弦,下午弹古筝,适逢节庆会给家人弹唱白族大本曲。


一抚一弹之间,便响起宛若天籁般的曲音,既有如山间清泉般的干净澄澈,又有着潺潺溪水般的清静灵动。


大理泊心云舍·MCA | 一座行走的白族文化民俗艺术博物馆


向前走去,右侧转运桥传来婉转的流水声,给这方庭院增添了几分灵动的气息。


桥在庭院之中,承载的不仅仅是一种设计,更是一种艺术文化。


转运桥的建筑文化历史悠久,其造型优美,线条流畅。建造在泊心庭院中的转运桥,沿承唐宋遗风,横跨两岸,有如一轮弯月映在水面,尤其在入夜的月光下更显得富有诗情画意。


大理泊心云舍·MCA | 一座行走的白族文化民俗艺术博物馆


转运桥,文化传说中的庭院情趣,在泊心庭院当中,伴着水的灵动,花木的盎然,诉说着这里关于家的故事。


从转运桥上走过,沿着水面上的石板一步一祈愿,所有的愿望仿佛都能被聆听传达,得到实现。


大理泊心云舍·MCA | 一座行走的白族文化民俗艺术博物馆


接着转过泊心书屋旁,来自古印度,拥有三百多年历史的“心愿之门 ”岿然屹立在无边泳池边。


大理泊心云舍·MCA | 一座行走的白族文化民俗艺术博物馆


走近细看,锈迹斑驳的古门历经沧桑,透露出迷人的宗教色彩。


泊心云舍创始人祥子先生将这扇门命名为“心愿之门”,体现了婆罗门“祈祷”的含义。祈祷的咒语具有魔力,可以添加福祉,消除灾难与罪恶。


最重要的是,希望泊心云舍·MCA的每一位家人都能在此祈祷并实现自己的愿望,心诚则灵。


据《南诏德化碑》和《南诏图传·文字卷》记载,南诏时期,婆罗门教经蜀身毒道由印度直接传入云南。


滇池、洱海一带都非常崇拜大黑天神,大黑天神梵名“摩珂迦罗”,原型是婆罗门教崇拜的大自在天王湿婆,白族和彝族把大黑天神当作“本主”和“土主”,是保镇安民的土地神,现如今仍保留在大理的各个地方,庇佑着白族儿女。


大理泊心云舍·MCA | 一座行走的白族文化民俗艺术博物馆


心愿之说,信则有,不信则无,我们充分尊重每一种信仰。


天地万物,芸芸众生,愿您终将有所慰藉,不虚此行,不枉此生。


大理泊心云舍·MCA | 一座行走的白族文化民俗艺术博物馆


在心愿之门一侧,神圣的方尖碑矗立于泳池中,在阳光下熠熠闪光。


方尖碑(obelisk)是古埃及的另一件杰作,是古埃及崇拜太阳的纪念碑,也是除金字塔以外,古埃及文明最富有特色的象征。


方尖碑外形呈尖顶方柱状,由下而上逐渐缩小,顶端形似金字塔尖,塔尖常以金、铜或金银合金包裹,当旭日东升照到碑尖时,它像耀眼的太阳一样闪闪发光。


大理泊心云舍·MCA | 一座行走的白族文化民俗艺术博物馆


这座方尖碑见证了MCA作为大理民宿文化先驱的历史,过去的二十多年里,这里汇聚了一批又一批中国当代艺术家和文艺青年,留下了大批艺术作品和弥足珍贵的回忆。


秉着向艺术致敬的精神,泊心云舍创始人祥子先生保留了这座方尖碑。


只要方尖碑依然屹立,文化和艺术的土壤还在耕耘,MCA的艺术精神就会永放光芒。


大理泊心云舍·MCA | 一座行走的白族文化民俗艺术博物馆


信步于庭院,便可处处领略当地的文化,而主卧内的设计更为令人动容。


主卧房间以心灵故地的名义向原乡生活致意,融入大理白族的传统元素,同时不失简约、舒适的现代风,最大程度的体现了命名地的文化特色。可谓纳风花雪月于一室,承古镇记忆于一卧。


大理泊心云舍·MCA | 一座行走的白族文化民俗艺术博物馆


主卧洱海整个空间以浅蓝色为基调,清新自然。蓝色象征洱海水,旧木如同水上轻舟,墙上的鱼儿也在嬉戏玩耍,置身其中仿佛在洱海里尽情遨游。


大理泊心云舍·MCA | 一座行走的白族文化民俗艺术博物馆


又如浪漫的主卧蝴蝶谷,房间运用大量鲜艳色彩,浓墨重彩地渲染当地扎染特色。加入蝴蝶元素的装饰,漫天飞舞的蝴蝶时而盘旋空中、时而三两只散落在房间角落,仿佛娓娓道来关于蝴蝶泉一段又一段浪漫神奇的爱情故事。


如果特殊节假日来到大理泊心云舍·MCA,还能深入体验当地休闲生活,了解当地民俗节日。


大理泊心云舍·MCA | 一座行走的白族文化民俗艺术博物馆


每逢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五日,迎来万众瞩目的白族火把节。


平日里安静清幽的泊心云舍在这一天也变得格外热闹,管家们齐心布置一场别开生面的火把节晚会,所有泊心家人都沉浸在火把节的节日气氛里,等待着夜幕降临时的狂欢。


大理泊心云舍·MCA | 一座行走的白族文化民俗艺术博物馆


除此之外,每逢传统端午节、中秋节、春节,大理泊心云舍都会举行颇具当地特色的聚餐或晚会,泊心家人们便可深入了解并体验当地节庆习俗文化。


泊心云舍,致力于在古城、古镇、古村落打造一座泊心家园,一间专属主卧,并融合当地的民族文化和民俗风情。


大理泊心云舍·MCA | 一座行走的白族文化民俗艺术博物馆


大理泊心云舍·MCA便是众多泊心家园中一处殿堂级的存在。


宁静致远的庭院水系,清幽静谧的枯山水禅意院落,佳作云集的艺术连廊,神秘斑驳的心愿之门,鲜花盛放的天台花园,温馨舒适的主卧……处处能满足视觉享受,又能品味当地文化,就如一座行走的白族文化民俗艺术博物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白族   大理   洱海   民俗   节庆   方尖碑   婆罗门教   火把节   南诏   文化   庭院   心愿   家人   特色   艺术博物馆   艺术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