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种美食,感觉就像回到了大理的家

“凡家喂四牛,日作乳扇二百张,八口之家足资俯仰矣。”这是清代《咸丰邓川州志》的记载,说的便是大理白族乳扇。可见,早在清代,白族人民便已制作乳扇,作为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现在,大理的乳扇不仅是当地人喜爱的食品之一,也是宴席中的名点。

看到这种美食,感觉就像回到了大理的家


为了给每一位泊心家人寻找到最地道的乳扇,泊心人一路寻访,最终在大理古城,找到了一户传承了三代手工乳扇制做技艺的白族人家。


刚走到敞开着大门的白族老式民居前,还未进门,浓郁的奶香便扑鼻而来。走进大门,看到一位白族阿孃正在制作乳扇。

看到这种美食,感觉就像回到了大理的家


为保证乳扇的品质,阿孃每天都会割山间的野草、挑村边的山泉水来喂养自家的土奶牛,再用产下的鲜奶制成这鲜香可口的乳扇。


乳扇制做手艺传女不传男的习俗在这里代代延续。传承了百年的手艺,虽然环境一直在变,始终不变的是味道与情怀。

看到这种美食,感觉就像回到了大理的家


一勺木瓜酸水,一勺牛奶,三两下的揉捏拉扯,牛奶团子被缠绕在竹架上晾晒风干,院子里像是悬挂起了巨大的风铃,牛奶变成形如纸扇般的奶片。看似简单的美食原来要经过这些加工程序,每一步都缺一不可。


古朴的木勺,粗简的木棍,历经岁月打磨变得更加光滑,一搅一划,漫长而耐心的手作,沉淀出大理最具特色的风味。


先在锅内加入半勺由木瓜制成的酸水,加温至70℃左右,再倒入鲜牛奶,牛乳在酸和热的作用下迅速凝固。此时迅速加以搅拌,使乳变为丝状凝块。


看到这种美食,感觉就像回到了大理的家



经过熟练的巧手揉捏拉扯,光滑的牛奶团子跃入眼帘,再用木棍捻成片片缠绕于竹竿,沐浴在大理纯净的阳光中,空气中弥漫的都是香甜的奶香味。


看到这种美食,感觉就像回到了大理的家



巧手拨动,鲜奶凝结,充满着温度与用心,片片缠绕,晾于院落,金色的阳光注入自然的芳香。


最后真空包装,每一个步骤都在经验和技巧中慢慢成型。


乳扇,一种扇形的高级乳制品,是云南省的特产,大理白族人民的风味食品。


看到这种美食,感觉就像回到了大理的家



曾几何时,院子里那一排排悬晾的乳扇,是许多大理人挥之不去的记忆。那是富含大理特色的名片,那是载负白族睿智的浓情,那是来自家乡的味道,那是舌尖上的乡愁。

看到这种美食,感觉就像回到了大理的家



旅行是一种漂泊,乳扇是一份远归。若能在这旅程的疲惫中觅到一丝欣喜。那大抵是在大理吃着乳扇轻咬一口,满口奶味,伴着奶制品特有的回甘,萦绕舌尖,每每想起,口水不止,总让人思念不停。


大理人对乳扇有种最难割舍的情节,大宴席小酒场都离不开它的身影,对每一个远游的大理人来说,吃着这个奶片,才算是真的回到了家。

看到这种美食,感觉就像回到了大理的家


有人说,大理的风情,莫过于风花雪月的苍山洱海。也有人说,大理的风情,莫过于街角那奶香四溢夹着丝丝花香的烤乳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大理   洱海   白族   咸丰   苍山   团子   巧手   木棍   舌尖   鲜奶   宴席   木瓜   清代   手艺   牛奶   感觉   美食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