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打造高素质教育队伍具有时代意义

最近看到有人在网上回帖,说最傻的家长就是相信“双减”的,说不仅一些培训机构会阳奉阴违,还有很多的家长会找单独的家教,所以培训还是会继续的。这话,虽然有些胡说八道,但私人请家教的问题,确实没法解决。这确实会导致一些有钱人家庭继续保持优秀的教学资源优势,一般普通人家庭反而会没法补习了。毕竟这种私人单独家教,动辄五六百元一节课,一般家庭消费不起。比如笔者有个朋友的孩子正高二,她孩子的家教是一千二一节课。让人倒吸一口凉气。

这也是北京在“双减”政策后,要求在辖区里大力推进优秀教师流动的根本原因。这是因为,如此可以让教育资源分配更加公平,而且每个学校都有十分优秀的教师,可以更好实地对学生开展教学工作。当然,对北京或者全国各地来说,除了让优秀教师可以在辖区里合理流动后,还需要去培养更多优秀教师,打造高素质的教育队伍。在“双减”政策下,打造高素质教育队伍,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这一是可以减少家长的焦虑心理,提升学校的整体教育水平,同时也能够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去更好地助力北京推动高精尖产业发展,助力推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对北京来说,想要继续提升居民素养,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为高精尖产业提供更多智力支持,需要重视中小学教育,并继续保持大学教育优势。说起中小学基础教育,很多人存在一个误解。即一些人是适合学习的,适合不断进修,适合搞科研,一些人是不适合学习,但是其动手能力很强,是可以成为十分优秀的技能人才,或者成为销售人才等等。简单说,学习成绩不代表一个人能力高低,但是可以说明你适合从事某个行业,从事某个职业。优秀教师,就是能够针对学生进行差异性教育,发挥学生特长。而很多家长,对孩子的认知不足,或者认为学生只有成绩好,才是优秀,才是在努力。这其实不是的。所以一些家长,会拼命让孩子去补习。花费巨大功夫,让孩子勉强去了高中,读了一个一般大学,出来后还是工作很勉强。倒不如让教师挖掘其专长,让其成为其他行业的优秀人才。

不久前,北京就教育质量面向家长、老师与人大代表们征求意见与建议,这其实也是看怎么更好地提升教学质量。但是要解决这个问题,本质还是培养更多优秀教师,不仅让教育资源分配更加公平合理,还在于可以进行适当的弹性教育,去因材施教。如此,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成长。人的潜能不同,专长不同,不能要求所有学生千遍一律,也不能要求所有学生都成绩优秀,这一点才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点所在。我们需要在推进基础教育的同时,挖掘学生特长,这样学生才会更加健康地成长,而且学习效果才会更好。我们千万不要把具体的分数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家长自然就会有巨大的焦虑感。

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在针对中小学进行教育时,能够更好地让孩子拥有良好的三观。并具有远大理想与良好的自制能力。一些高中教师,为了鼓励学生能力学习,会告诉学生,努力学,认真学,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然后说去到大学后,就可以好好休息了。于是一些学生在高中时非常努力,到了大学后就彻底放飞自我,导致一些大学生在最应该奋斗的年纪浪费时间,甚至一些学生还因此被退学。这真的是与高中老师灌输的错误观点有关。所以,需要继续提升教育队伍的师资力量。至于大学教育,与中小学基础教育完全不同,更需要结合大学专业与自己自身特进行,同时去配合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这样才能更好地成才与成功。

“双减”政策下,提升教师师资力量,尽可能因材施教,挖掘学生特长,让学生实力正确三观,才能更好地让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家长的焦虑心理自然也就自然而言的烟消云散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1

标签:高精尖   因材施教   中小学   基础教育   北京   焦虑   特长   优秀教师   队伍   家长   意义   适合   优秀   教师   政策   更多   时代   学生   旅游   大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