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写工作日志?

我想起之前,一位朋友在上班的一段小故事。记得有一次,单位要盘点人力,主管因此想知道每个人做了哪些事、这些事花了多少工时。于是,主管要求朋友每个人制作工作日志,每天都要做,以小时为单位记录工作内容。假设你今天上班 8 小时,8 小时做了哪些事,都要记录下来。不用写得很细,但至少清楚记下工作事项内容。另外,工作日志也要特别区分「项目工作项目」或是「例行工作项目」。

这样的工作日志,当时让他觉得很不舒服,怎么说呢?一来,每天工作都很忙,还要拨出时间写日志;再者,这似乎也意味着主管对他们不信任,所以要他们写工作日志,主管才会放心。

大概写了两个礼拜后,部门主管就与他们一起讨论每个人的工作日志,讨论的问题分别为:

1. 你做这项工作花了几个小时?可以描述一下工作内容吗?有没有可改善空间?

2. 这项工作价值高不高?如果价值不高,是否就不要做?还是可以移转给谁来做?

3. 有些简单工作项目,花费的时间理应不长。若这些项目花费时间特别长,这时就要讨论:为什么花了这么多时间?真正原因是什么?是否需要协助?

4. 若是例行性的工作,要思考如何减少工作时间。若是项目工作,缩短工时就不太可行,这时就要思考如何投入更多资源,协助达成项目目标。

经过这一番讨论就会发现,有些工作真的值得改善,而有些原是员工默默在做的工作,也会藉此被主管知道,经讨论后,或许就可以把这个工作取消或拿掉,把心力聚焦在更有价值的事项上。

当时这段经历,虽然可能也有不信任的氛围在里面,但最后呈现出来的,其实都是在协助大家如何提升工作效率?如何把时间花在刀口上?如何处理没有价值的工作,好把时间花在更有价值的事情上。

特别是之前疫情下的远距办公,如果主管对员工的工作产出没什么信心,那在开始远距后,主管跟员工之间的不信任感就会更扩大。

工作日志是管理工具

远距办公,不只是办公空间改变,工作思维也要调整。不论是管理者或一般员工,都要调整思维。写工作日志的真正目的,不该是为了监督或控管员工有没有偷懒,而是透过工作日志了解大家在工作上有否遇到问题,然后一起改善,让所有同仁,一起朝着组织的目标迈进。只是在运用工作日志的同时,也要考虑同仁的感受与工作负荷。

那么,要如何取得其间平衡呢?我分享3个技巧,提供主管和员工们思考:

1. 以小时为单位写工作日志,区分例行工作与项目性质工作。为了避免增加同仁写工作日志的负担,建议写出彼此清楚的工作事项即可。

2. 刚开始写工作日志,建议每天写一次。等主管与同仁之间累积更多信任之后,再改成两天一次、一周一次,渐次调降频率。

3. 若不写工作日志,就要让主管知道每天工作产出。产出较少的同仁也要主动跟主管报告:是什么样的因素,让当天产出减少。日常沟通可以强化员工和主管之间信任。

填写工作日志,可能会让大家产生负面想法:是不是主管不信任我?担心我上班时间都在处理私事?还是觉得我的工作产出不如预期?所以想用工作日志监控我。

换一个角度想,工作日志可以帮助我们检视自己的工作效率。写工作日志,类似记录金流进出。很多人说,工作一阵子都没存到钱,钱不知道花去哪了,因此每天记录金流进出,一阵子之后,就会发现原来钱都花在买衣服、买配件……如果要省钱,就要控制少挥霍。而如果没有这样的纪录,就很难知道金流去向。写工作日志的思考方向,就跟每天记录金流进出的思考方向一样。

以这个角度来说,写工作日志,对自己、对主管、对组织其实都是有帮助的。弹性填写工作日志,也有助个人检视工作状况,透过书写工作日志来反思与沉淀,也是一件很棒的事。

今天周二实则周一,还有四天班,打工人,继续加油!

我是来自500强的打工人梁高飞,欢迎点赞、评论以及收藏,和您一起打开视野!

为什么要写工作日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8

标签:流进   同仁   工作   工时   日志   工人   角度   事项   员工   单位   小时   价值   时间   项目   内容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