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读懂“一代枭雄”张作霖,不足以谈人生

俗话说“盛世产庸吏,乱世出英雄”,在中华民族绵延数千载的悠悠历史中,出现过无数的纷争战乱,亦产生傲然天地的千百英雄。

战国割据时,重创赵国大军的“战神”白起;楚汉争霸中“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西楚霸王;三国烽烟里“七进七出,大战长坂坡”的赵子龙……

不读懂“一代枭雄”张作霖,不足以谈人生

东北王张作霖

他们有的是忠义两全,备受赞誉的一代名将,有的是为人诟病,对错难分的乱世英豪。

不过若非要从他们之中选出一个最有特点,最富争议的,也最让我们望尘莫及的人物,我想一定当数“东北王”张作霖莫属。

他13岁丧父,19岁当兵,21岁落草。

这中间,他当过兽医,卖过炊饼,因济富济贫备受追捧。

他将一米六的个子活出了两米六的气势。

不读懂“一代枭雄”张作霖,不足以谈人生

一句“妈了巴子”让多少人闻风丧胆,一声“小六子”让张学良两股战战。

不读懂“一代枭雄”张作霖,不足以谈人生!

今天,我们就通过他的几则轶事,去领略这位“枭雄”的风发义气和为人之道。

01 人穷志气长

张作霖生于清光绪元年,即1875年。1928年,张作霖不幸被炸成重伤,送回沈阳官邸后不久即逝世,享年53岁。

不读懂“一代枭雄”张作霖,不足以谈人生

当时鸦片战争和席卷大半个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刚刚退却,百姓们还在动荡和困苦之中苦苦挣扎,久久不能回神。

张作霖的降生,或许给他的家人带来了片刻的喜悦,但在这一片凄风苦雨的中国社会里,就如落海水滴般,没有一丝的响动。

不过凡大人物必有过人之处,在张作霖十几岁的时候,他的与众不同便崭露头角。

故事发生在1887年,张作霖12岁的时候。那时候张家上下十分贫苦,吃饱穿暖都很困难,入学读书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不读懂“一代枭雄”张作霖,不足以谈人生

可是张作霖天生就对书本感兴趣,觉得私塾里先生讲的文章和故事引人入胜,让他欲罢不能。于是他就经常趁人不注意,悄悄躲在私塾窗外听教书先生讲学,有时候甚至还会将窗户纸撕出小洞,观察教学画面。

久而久之,在此处教学的先生杨景镇就发现了他的存在,便问他:“你是何人?意欲何为?”

面对一脸严肃的杨景镇,张作霖没有丝毫的胆怯或者羞恼,只是实话实说道:“俺叫张作霖,俺愿意念书,可是家里穷,上不起学,才来偷听的。”

听着少年质朴的乡音,杨景镇又是怜悯又是欢喜,对着张作霖说:“俺不收你学费,还给你纸笔,你来上学好了。”

于是,自此以后,那个在私塾窗外徘徊偷听的少年终于可以像其他孩子一样,坐在屋中拿着书本堂堂正正地听课,不再惧怕挨抓被赶。

虽然这段借读的日子只维持了短短三个月,但是在张作霖的一生之中却留下了浓重的色彩,无论是贫穷之时,还是发达之后,张作霖都对读书之人都有颇多敬重,觉得人活在世,读书是第一要义,他的子侄孙辈都要以读书为荣,以读书为乐。

不读懂“一代枭雄”张作霖,不足以谈人生

1912年,张作霖在民国临时大总统袁世凯上台之后被任命为民国陆军第二十七师师长,牢牢掌握奉天军政大权。

此刻无限风光的他,再次忆起自己年少时的求学路,不觉世事沧桑,感慨颇多。

于是他便在沈阳的家中成立了私塾馆,请来曾经照拂过自己的杨景镇先生当老师,教自己的子侄亲眷们读书,这其中就包括后来大名鼎鼎的少帅张学良。

不读懂“一代枭雄”张作霖,不足以谈人生

而且,他这个私塾不是附庸风雅充样子,是实打实教书育人的。

有时闲来无事,他自己也会去私塾溜达一圈,看看杨老先生,询问一下大家的功课,很是尽心尽力。

大概对于他来说,家贫无法读书是他毕生的遗憾,如今自己发达了,有能力了,那么一定要将教育搞起来,不能让他们再做没有文化的粗人。

不读懂“一代枭雄”张作霖,不足以谈人生

更重要的是,他的这颗读书育人之心不仅体现在自己的亲族之上,还体现在整个东北的文化教育建设上。

1923年10月24日,张作霖创办的东北最高学府东北大学正式开课,在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里为国家输送了无数优秀人才。

即使时至今日,这所有着近百年历史的高等学府依旧矗立,成为中国名列前茅的双一流大学,继续为东北,为中国培养人才精英。

侠之大义为国为家,虽然他出身草莽文化不高,但是对读书的热爱,对教育的建设却让他造福后世,为人称道。

不读懂“一代枭雄”张作霖,不足以谈人生

02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中国人讲究“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只要受了人恩惠,必然要全心全意,倾囊回赠,这一点在张作霖的身上尤为凸显。

1888年,张作霖的父亲张有财被赌徒打死,二哥因报仇失手错伤人命,也被官府逮捕。

原本还算和乐的家庭,在一夕之间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走投无路的张作霖只能随着母亲和妹妹一起去亲戚家讨食。

俗话说“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那时张母带着两个儿女,日子过得十分艰难,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为了最基本的生计发愁。

这时住在他们前街的栾景宽一家看到娘儿仨的惨状,感到十分不忍,经常匀出一些多余的口粮用度接济他们,让他们得以在乱世中得以存活。

不读懂“一代枭雄”张作霖,不足以谈人生

后来张作霖长大了,去辽宁营口的大高坎镇谋生,在这里又遇到了他的另外两个贵人常雨农和孙老太太。

常雨农是镇上一家客店的厨房掌勺,虽然有一只眼盲,但是为人宽厚,秉性纯良,经常帮助周围有困难的人。

他见张作霖漂泊无依十分可怜,便经常从厨房拿些剩的饭菜给他吃,让张作霖不至于饿肚子。

而孙老太太则是大高坎镇附近村的一位普通老太太,家境也并不算好,可每每看到张作霖的落魄模样,心中的母爱就会被唤起,总是尽量接济照顾他,让张作霖在漂泊之中感到久违的温情。

等到张作霖投身绿林,他又结识了一位当铺掌柜,并且在这位掌柜的帮助下成功踞下山头,开始了纵横辽西的日子。

不读懂“一代枭雄”张作霖,不足以谈人生

《少帅》中李雪健饰张作霖

虽然这些人对张作霖没有泼天恩情,但是他们的点滴相助却帮助他从困顿挺过,走上更远更长的路,这些张作霖一直都铭记于心。

及至后来,昔日四处流浪的“张小个子”一跃成为东北三省无人敢惹的一把手,这些给予过他恩惠的人,也都得到了超额的回报:

不读懂“一代枭雄”张作霖,不足以谈人生

如张作霖自己所言:“用钱能买得到的都是便宜的,能用钱解决的事情都不算事,只有情谊或者人情是最难偿还的。”他这一辈子,都在受人恩惠和还人恩惠中度过。

不过这样的他却是十分值得我们学习的,因为得到一两个人的帮助可能是幸运,可是能得到一群人的帮助,那么一定就是实力和人品的双重认可。

即使抛却他身上的种种光环,大帅身份,那份独有的人格魅力也令我们深深折服和着迷。

不读懂“一代枭雄”张作霖,不足以谈人生!

03 用人不疑,知人善任

当然,作为雄霸一方,立足乱世的东北王,人格魅力并不是他的全部,真正助他打下江山的,是他用人不疑,知人善任的统领之道。

1902年,张作霖在新民府受招抚,升任营长。此刻的他已经不再是初入人世的毛头小子,深知乱世中的安身之道。

他在自己所在的辖区招兵买马,聚草屯粮,力争将创建出一支质量数量双上乘的私家军队。

然而,军队要发饷,士兵要吃饭,这其中的哪一样都离不开钱,张作霖的日子很快就捉襟见肘,银钱不足。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他将目光放在了商会之上,总是罗列各种名头向商会借钱。可“拆东墙补西墙”终归不是长久之计,没过多久,张作霖就欠了一屁股债。

不读懂“一代枭雄”张作霖,不足以谈人生

为了讨回商会的银钱,时任的商会会长姜雨田当街拦下张作霖,扯住他的马缰绳不放,当着大家的面开始要账。

看着眼前胆大正直的姜雨田,张作霖没有生气,相反还十分喜欢,觉得此人可堪大用

不读懂“一代枭雄”张作霖,不足以谈人生

后来张作霖当上奉天督军,奉票被日本操纵破坏,兴业银行运行不济,张作霖为了维持金融业平稳运行,请了当年街头拦马的姜雨田出任银行经理,并且许诺他只管大刀阔斧使劲整顿,出了问题他做主。

事实也证明,张作霖决策的英明,在姜雨田上任不久,金融业就渐渐平稳,社会秩序也日趋正常。

不读懂“一代枭雄”张作霖,不足以谈人生

还有一次,张作霖派兵工厂厂长韩麟春去上海采购,谁知韩麟春刚到上海就把钱都输在了赌场,再也没有脸面回东北复命,直接给张作霖写了一封信,说自己要跳黄浦江自裁。

看到信后的张作霖暴跳如雷,气得直骂:“妈了个巴子的,孬种!输了就输了嘛,要寻短见!”

张作霖骂完后又命令军需处长再给韩麟春汇过去一百万,让他一半用来采购,另一半在赌场回本。

结果,不久之后,韩麟春就在赌场翻了四倍,最终全部用在了采购上,沈阳兵工厂也由此扬名。

不读懂“一代枭雄”张作霖,不足以谈人生

这两件事,换作其他人,可能最终都会以悲剧收场。

但张作霖却力挽狂澜,不计前嫌,给下属留出了充足的机会,让他们逆风翻盘,直取青天,此种魄力,不得不让人称赞。

“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凡事恩怨分明,我是有恩必报,有仇不饶。”

“我张作霖没别的能耐,但替国家守护这点土地,还敢自信。”

“我唯一的志向,就是把国家治理好,使能屹立于世界国家之林”……

不读懂“一代枭雄”张作霖,不足以谈人生

或许张作霖的身上有着诸多缺点,也做过不少恶事,但他的那份光明磊落,那份“宁死不当亡国奴”的拳拳之心却难泯灭。

弱水三千,沧海一粟,大概只有时间才能给出最公平的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枭雄   奉天   子侄   银钱   知人善任   用人不疑   少帅   私塾   恩惠   商会   赌场   乱世   老太太   为人   日子   人生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