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为何毛主席选择了邓小平、华国锋当接班人?

自从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为党中央领导人的核心地位之后,毛泽东便带领党和人民一同披荆斩棘,建立了崭新的中国。

而自从新中国成立至上世纪七十年代,毛泽东依然是党和国家的领袖。伟人的精神思想长青,但身体却在日渐老去。

因而到了晚年,毛泽东也开始着手挑选国家未来的接班人,好继续领导全体人民完成革命与复兴的使命。

揭秘:为何毛主席选择了邓小平、华国锋当接班人?

01 五选接班人,谁能担此大任?

毛泽东选择接班人,是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因为这个神圣的任务对候选人的要求很高,任何一点差错都可能导致社会主义事业出现动荡。

毛泽东在担任党中央领导集体核心之后,其实就开始挑选合适的人来预备接替自己的工作。一方面可以保障党中央的指挥功能万无一失,另一方面则是汲取经验,查漏补缺。

揭秘:为何毛主席选择了邓小平、华国锋当接班人?

这个重担可不好落下,毛泽东为此苦思冥想,广泛了解了党内各个人士的经历、经验与能力。最终他将目光放在了刘少奇身上。

刘少奇23岁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在莫斯科学习共产党理论和革命经验,回国之后多次领导人民群众开展各种活动,取得了不俗的成效。

在遵义会议之前,刘少奇就曾通过亲身考察与实践,感受到了当时一些错误主张带来的坏处,因此在遵义会议上他坚决拥护毛泽东的思想与意见,两人可谓志同道合。

在此后的岁月里,刘少奇南征北战,开辟华北抗日根据地,为敌后游击战打开缺口,注入力量。又领导解放战争,筹备建立新中国一事。

他的政治意识和革命经验也在一次次的战斗中不断锤炼、升华,成为了一个值得党和人民信赖、依靠的战士。

杰出的贡献、突出的能力、坚定的信念,这些都是刘少奇身上的勋章,他也在数次成功实践中不断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并在第二届全国人大上被选为国家主席。

揭秘:为何毛主席选择了邓小平、华国锋当接班人?

而在主席的职位终于得到接班之后,对下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的选择也随即开始。对此,毛泽东早就有了合适的人选。

邓小平,就是毛泽东心中的最佳接班人。邓小平早年留学法国,回国后为革命战争前后奔波几十年。尤其是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中,邓小平就是军队的一面旗帜,多次受到毛泽东的肯定与赞扬。

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邓小平不仅在军事领导方面有着卓越的才能,在治政理事等领域也非常在行。

他凭借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往往能够一气呵成地起草出具有真知灼见的文件与意见,因而广为人们钦佩。

揭秘:为何毛主席选择了邓小平、华国锋当接班人?

新中国建国之后,邓小平多次给毛泽东写文件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建议,毛泽东看罢不仅自己会大加赞赏,而且要传阅给各级领导学习并选择性地执行,取得了不俗的成果。

对邓小平青睐有加的毛泽东有意考验一下他,看看他是否真正具备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的能力与气魄。因此,在短短几年内,邓小平先后被派到西南地区、中央机关任职。

当时邓小平在党中央各位主要领导中,算是比较年轻的一位,他有着年轻人的拼劲和热血,也敢于创新,敢于挑重担。

毛泽东准备培养邓小平时,曾经在中共八大召开之前跟中央委员们详细介绍邓小平,他用高度凝练概括的话语肯定了邓小平的优点与长处,并得到了委员们的一致肯定。

揭秘:为何毛主席选择了邓小平、华国锋当接班人?

也是在大家的支持下,邓小平接任了重要职位,真正地成为了毛泽东选定的一位接班人。邓小平与周恩来一道,将国家从元气大伤的状态中逐渐拉回,重新走上了正轨。

02 临危受命的华国锋,为何能服众?

遗憾的是,周恩来在1976年1月因病逝世,神州大地一片哀寂。悲痛之余,人们也渴望有一个人站出来,维持党的革命事业正常运转,这才是周恩来总理在离开后真正想看到的一幕。

揭秘:为何毛主席选择了邓小平、华国锋当接班人?

当时邓小平正值人生三起三落中的第三次“落”,尚未恢复职位。毛泽东的病情也越来越严重,甚至无法亲自到场去为周恩来送行。伤心之外,毛泽东想的更多的是挑选出一位堪当大任的接班人,带领中国摆脱当下的局面。

1976年1月末,毛泽东开始尝试让华国锋来全面主持党中央的日常工作,并在不久后担任了国务院代总理。这一时间引起了人们的纷纷议论。

揭秘:为何毛主席选择了邓小平、华国锋当接班人?

不满的理由也很简单,华国锋既不是早期带领红军翻山越岭的元老,也不是南征北战功名赫赫的将领,无功绩无经历,为何让他来担任这个重担?

其实,并非华国锋没有这些勋章,而是他在大多数时候都深入基层开展工作,且并未长期在党中央任职,因而不为人所知。事实上,华国锋是一个从孩童时期便开始为革命事业做贡献的老人,与毛泽东更是有着几十年相知的友谊。

1921年,华国锋出生在山西的一个工人家庭。他的父亲以制造皮革营生,一家人过得虽然不算富裕,但也较为殷实。

揭秘:为何毛主席选择了邓小平、华国锋当接班人?

年幼的华国锋虽然衣食无忧,但许多邻里百姓蒙难挨饿的场景他已经见了许多,他从那时便立誓要为中国做一些贡献,让中国人过上好日子。

在上学时期,华国锋固然有心支持国家向好运转,但当时派系混乱,军阀混战,各种主义大行其道,华国锋一时间有些无措,不知作何选择。

抗日战争爆发时,华国锋年仅16岁,但他早已表现出远超年龄的毅力与决心,加入了抗日游击队。在游击队里,华国锋首次接触了中国共产党,认识了马克思主义,他一下子便被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吸引住了。

17岁,华国锋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那段艰苦的岁月里,华国锋深入到各地基层,广泛团结工人、妇女和儿童展开特殊的抗战,极大地激发了当地群众的爱国热情。

揭秘:为何毛主席选择了邓小平、华国锋当接班人?

而在解放战争时期,华国锋立足家乡,先后在山西的各个县任书记,开展战斗,为山西胜利解放做出了杰出贡献。

在解放战争后期,华国锋接到了一项新的任务:担任湖南省湘阴县的县委书记。这是当地解放后的第一任书记,任务重大,不仅要妥善处理好当地残留的土匪流氓,还要为受到战乱影响的百姓解决粮食、住所等问题。

当时许多人都认为这是一个棘手的工作,唯独华国锋主动请缨,并雷厉风行地开展了调查研究。湘潭的农业就是在华国锋的带领下从无到有,逐渐变成全国典范。

华国锋的成就得到了党中央的肯定,他也从管理一个小县城变成管理湖南整个省。但华国锋没有被这突如其来的巨变打蒙,他迅速调整定位,开展考察,通过了解民情,得知了百姓最需要的地方所在,并就这些地方重点挖掘。

揭秘:为何毛主席选择了邓小平、华国锋当接班人?

在华国锋领导湖南的这几年里,全省的农业、医疗、交通运输、文化等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改善。华国锋在基层的工作卓有成效,不仅为他在日后的活动积累了经验,也逐渐得到了毛泽东等人的关注与信任,他们一致认为华国锋是一个踏实肯干、敢想敢做的人才。

1971年,这是华国锋第一次离开地方,来到党中央任职。他最初的任务是做周恩来的副手,协助周恩来进行拨乱反正,恢复国民经济。后来,华国锋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他的才华也得到了更进一步的释放。

华国锋在这段时期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与保护。除却高端国防工作的研发,他还十分重视农业技术的进步与实践。

当时袁隆平的杂交水稻项目进展不错,但是受到了许多反对的声音,工作压力非常大。华国锋在重重压力下,依然选择相信、支持袁隆平的项目,他积极发动各界帮助袁隆平开展工作,邀请他到多个讨论会上向大家介绍杂交水稻。

揭秘:为何毛主席选择了邓小平、华国锋当接班人?

在袁隆平与华国锋等人的一致努力下,杂交水稻的问世得到了充足的保障,也在未来几十年里造福了无数人。

03 三个理由,归属一份信任

周恩来去世之后,深知华国锋的真才实学的毛泽东才点名让他出来主持大局。1976年,华国锋任国务院代总理。尽管当时招来了很多不满的声音,但毛泽东以三个理由让所有人都不得不对华国锋服气,接受了华国锋。

这三个理由,其实是毛主席对华国锋的三次肯定,三句话。

揭秘:为何毛主席选择了邓小平、华国锋当接班人?

第一个理由:华国锋经验丰富。毛泽东一直都在关注着华国锋的行动和成绩,不论是他在县城里,省里还是来到中央之后,它都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定位与目标,用最高的效率做出最好的成果。

在基层锻炼的几十年给予了华国锋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工作经验,因而他来到中央以后不至于慌乱无措,反而屡有建树。

这世界上本就没有什么一法通,百法通的诀窍,实事求是是我们治学做事的最基本要求。倘若不能做到区分事物的表面与内部特征,单纯凭借教条主义去办事,只会遭到失败。

华国锋显然是个实事求是的人,他熟知从基层到中央的各种情况,并且都有过相关的处理经验。这一点,是许多只会夸夸其谈的人难以比较的。

揭秘:为何毛主席选择了邓小平、华国锋当接班人?

第二个理由:华国锋的性格比较忠厚务实。尽管毛泽东本人也是一个文学家,有诸多诗词和书法流传,但他并不喜欢只会舞文弄墨说漂亮话的人。华国锋被毛泽东评价“少文”,并非他没有学问,华国锋也是饱读之士。

但华国锋十分务实勤恳:办事要效率,要成果,不要表面功夫;钱都花在刀刃上,重视科研和农业民生等;杜绝干部的官僚主义作风和虚情假意、糊弄敷衍。

揭秘:为何毛主席选择了邓小平、华国锋当接班人?

第三个理由:华国锋“不蠢不笨”。这并非是对华国锋“普通”的定义,而是说华国锋能够在适当的时机做恰当的事情,不会贻误任何关键机会。

抓住机会的能力对一个人来说十分重要,很多时候它就存在那么一瞬间,能否成功把握住,将直接与个人乃至国家的未来挂钩。

华国锋十分清醒冷静,能够谨慎分析,在众多纷纭的事物中分辨出最具典型性和关键性的一环,从而达到迎刃而解的效果。

1976年的一个晚上,毛泽东与华国锋一同接待完外宾,毛泽东将华国锋叫到自己的卧室。当时的毛泽东病情已经十分严重,不能自己站起来走路,连说话也没有力气,工作人员只好找来笔和纸,让毛泽东在纸上草草书上几笔,然后华国锋去猜。

毛泽东写下“你办事,我放心”。华国锋一眼便看出这几个字的内容,当即眼眶便湿润了。这是一份沉甸甸的信任,也是一项艰巨苛刻的事业。华国锋为了如此看重自己的毛泽东,更加坚定了干出一番成绩的决心。

揭秘:为何毛主席选择了邓小平、华国锋当接班人?

后来,华国锋果然不负众望,将国家发展的侧重点拉回正轨,让社会主义事业得以继续发展,也为改革开放的新篇章做了铺垫。华国锋的务实主义也在治理经济方面显现出来,短短几年就将新中国的工农业恢复元气,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中国自古有句话叫“士为知己者死”,毛泽东和华国锋、邓小平等人之间,不只是革命伙伴的任务接班,更是在风雨欲来之时勇士之间的惺惺相惜。

这份友谊也在危难关头显得重逾千斤,使国家的伟大征程继往开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遵义会议   接班人   解放战争   党中央   周恩来   中国共产党   山西   水稻   中国   基层   理由   中央   领导   经验   国家   旅游   华国锋   邓小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