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一对代课夫妻,坚守深山小学30年,教出了6个研究生1个博士

如果我问大家下面图片上的东西是什么?

故事:一对代课夫妻,坚守深山小学30年,教出了6个研究生1个博士

我想大家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橘子。

但是,我要告诉你们,它不仅仅是个橘子,更是一种信仰和希望。

在我国湖南省的大山深处,住着一对名叫杨昌强、罗荷珍的夫妇。

他们抛却外界繁华生活,独自驻守孤村30年,只为让当地的孩子有学可上。

在这里,用橘子当地球仪,肉食是奢侈品,一年所发的工资,还不如城市白领一月所得。

故事:一对代课夫妻,坚守深山小学30年,教出了6个研究生1个博士

但是,30年的时间内,他们为近千名孩子上课,教出11个大学生,6个研究生和1个博士。

他们改变了山村孩子的命运,用坚定不移的信仰和守候为这个偏僻的小村庄带来了新生的希望。

是什么,让他们留在这穷乡僻壤之处,又是什么,让他们甘愿苦守三十年,没有丝毫的抱怨。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对代课夫妻的生活,去看看他们坚守背后的故事。

故事:一对代课夫妻,坚守深山小学30年,教出了6个研究生1个博士

杨昌强罗荷珍夫妇

01 高考梦碎:回村做代课教师

我们本篇故事的男主人公杨昌强就出生在呈田村,不过相比于其他农家孩子所向往的“娶媳妇,过日子”的普通生活。

他从小就有着一个远大的梦想——做老师,做一名可以教书育人,为祖国源源不断输送人才的老师。

因此,自杨昌强学生时代开始,他就对知识课本表现出了一种超乎常人的热情。

别的孩子在田间地头嬉戏玩耍,他就在树荫下低头背书;别的孩子因为苦累放弃学业,他就边上学边贴补家用。

在那个物质贫乏,农村人靠天吃饭的年代,杨昌强就仿佛一个异类,在一群乡村孩子间格格不入。

故事:一对代课夫妻,坚守深山小学30年,教出了6个研究生1个博士

没有人相信他的梦想会成真,没有人愿意为他的付出而喝彩。

在这条孤独的求学路上,他一个人走了近十载,终于在初升高的考试中获得了证明,成了十里八乡为数不多的高中生。

这时候,人们才渐渐开始相信,这个农村娃确实不一般,以后会有大出息。

然而,就在杨昌强和他身边的人都对自己未来抱有无限期望之时,上帝却跟他开了个玩笑。

当时,高中学习成绩优异的他获得了怀化师范的保送名额,只需要通过面试就可以完成他的大学梦。

可是,意外也就发生在这次面试。

在他即将参加学校面试的时候,一场大暴雨倾盆而下,阻断了他面试的脚步,而且是一连三天。

故事:一对代课夫妻,坚守深山小学30年,教出了6个研究生1个博士

等到他赶到学校的时候,还哪有什么面试,保送的名额早已经离他远去。

望着家乡连绵不绝的大山,望着崎岖难行的山路,杨昌强第一次对命运生出了无力之感,为什么他的求学之路这么艰难,为什么他就不能走出山村?

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低迷沉寂后,他重整心情再次参加高考。

故事:一对代课夫妻,坚守深山小学30年,教出了6个研究生1个博士

可是,幸运之神好像彻底离他远去,在经过两次连续的高考之后,他再也没有走进过大学的校门。

此时,杨家的家庭条件已经越发困难,别说支撑杨昌强的学费,就连维持原本的生计都十分困难。

也许他的人生就是如此吧,从他出生乡村的那一刻就有了注定。

1990年,高考梦碎的杨昌强准备外出打工,离开这块伤心之地,寻找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可还没等他买到离乡的车票,就先收到了他们村小学校长的邀请。

故事:一对代课夫妻,坚守深山小学30年,教出了6个研究生1个博士

原来,这座破旧的小山村即将有一座自己的小学,作为全村学历最高的人,他理应为家乡的父老们作出贡献,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回馈给孩子。

想到自己艰难求学的日夜,想到那些因为贫穷而被拒之在知识门外的儿童,杨昌强的内心再次燃起热血。

他不能就此屈从于命运,他要完成自己未尽的梦想。

农村的孩子也有接受教育,改变命运的权利,他要做那盏灯,点亮他们的求学路,点亮他们的人生路。

就这样,杨昌强成了呈田村小学的代课老师,成了村里孩子最爱的人。

故事:一对代课夫妻,坚守深山小学30年,教出了6个研究生1个博士

02 志同道合:夫妻共同执教

在成为村小学的代课老师之后,杨昌强也没有忘记自己的大学梦。

他认为孩子们在学习,他也不能落下,这样才能给孩子们做榜样,让他们以他为荣。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当了四年代课老师之后,杨昌强于1994年终于考上了他梦寐以求的大学。

多年的夙愿一朝成真,杨昌强却并没有想象中的喜悦,反而忧思更甚。

因为,考上大学只是第一步,日后还有高昂的学费等着他,这对于一个收入微薄的代课老师来说,根本是不能承担的重负。

而且,他还有一群渴望知识的孩子在等着他,如果他毅然离去,受伤最大的是孩子们。

因为,本地的人没有文化,无法为孩子们教授知识;外地的老师又受不了呈田村的这种苦,不愿意留下。

故事:一对代课夫妻,坚守深山小学30年,教出了6个研究生1个博士

作为主力军,这所学校的灵魂人物,杨昌强的身上责任重大。

该怎么办,他到底该怎么办?

是选择咬牙读大学,为自己的前程未来拼一把;

还是彻底放弃大学生活,就此扎根农村,为村里的孩子们铺路。

杨昌强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仿佛无论如何取舍,都得不到圆满,都会留下遗憾。

在经历了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思想的天枰终是倾向了渴望知识的孩子,他不能没有他们,他们也不能没有他。

就这样,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前,他选择了那条最艰苦,最没有前途的路。

故事:一对代课夫妻,坚守深山小学30年,教出了6个研究生1个博士

纵然他的未来已经就此既定,但是那些孩子们的人生却有了新的盼头。

他想,这个选择是正确的,至少对此刻的他和他们而言是如此。

上天不会亏欠任何一个善良的人,他的这份坚守终于为他迎来了人生的另一半。

在从教几年后,他认识了临县一位名叫罗荷珍的姑娘。

虽然她没有读过大学,也没有读过高中,但是卫校毕业的她也算是当地的一个文化人,对于杨昌强的行为十分敬佩,慢慢地就对他产生了感情。

故事:一对代课夫妻,坚守深山小学30年,教出了6个研究生1个博士

而面对娇小可爱,善良明理的罗荷珍,杨昌强的心也会不自觉地跳动。

他想,这大概就是他想要守候一生的姑娘。

郎有情,妾有意,理所应当成就一段佳话。

但是罗荷珍的家境很好,父母不希望女儿跟着杨昌强受苦,想让他们搬去镇上,做个小生意或者开个诊所,都能过上不错的日子,总比窝在乡下要好。

可是,读大学的诱惑都没有让杨昌强离开,此刻的他又怎么愿意轻易放弃自己的心血。

最终,还是罗荷珍深明大义,表示支持杨昌强的选择,愿意和他一起去呈田村生活。

开始时,罗荷珍并没有在学校任教,后来还是学校校长邀请,说她也是有知识有文化的人,学校又缺老师,不如和丈夫杨昌强一起来小学工作。

故事:一对代课夫妻,坚守深山小学30年,教出了6个研究生1个博士

一起备课的夫妻二人

罗荷珍觉得既然自己的丈夫那么热爱这份工作,自己也应该去了解一下,如果能就此帮到那些孩子,也是一件好事。

就这样,善良的罗荷珍就此和杨昌强一样成了学校的代课老师,为这些贫穷的孩子传递着知识。

后来,罗荷珍看到学校里没有校医室,就主动担起了这份职责,在学校搭建了一个校医室,为孩子和老师的身体保驾护航。

在这对夫妻的带领下,原本破旧不堪的学校焕发了新的生机,越来越多的孩子走进课堂,靠知识改变了命运。

故事:一对代课夫妻,坚守深山小学30年,教出了6个研究生1个博士

03 艰苦生活:不放弃每个孩子

也许这对夫妻的经历对于我们来说只是一个故事,一声叹息或者一滴眼泪,但对于他们来说,却是大半个人生。

在杨昌强从教的最初几年,他一直都是代课老师的头衔,所拿到的收入微乎其微,连自己的生计都很成问题。

很多亲友都劝他放弃,让他出去闯一闯,看一看,毕竟90年代的高中生,打拼还是很有优势的。

可他都拒绝了,因为他觉得既然决定留下,那么就不能半途而废,不抛下他的学生。

故事:一对代课夫妻,坚守深山小学30年,教出了6个研究生1个博士

后来,他和罗荷珍结婚,生了两个属于自己的孩子,劝他们离开的声音再次响起,亲朋们说即使不为他们自己着想,还要为孩子着想。

是呀,要为孩子着想,自己生的孩子是孩子,在学校读书的孩子也是孩子,他们不能如此狠心自私,他们要照顾培养这些孩子。

学校里没有教辅材料,夫妻俩就去几十里外的县城购买,然后一点点背回来;

上课时没有相应的教学工具,他们就就地取材:小石子计数,芦苇杆当算棒,连橙黄的橘子也能被当作地球仪在课堂上运转。

故事:一对代课夫妻,坚守深山小学30年,教出了6个研究生1个博士

条件艰苦,不通自来水,杨昌强就早起挑水,解决学生的日常需求;

冬日气温低下,学生瑟瑟发抖,他就用自己砍来的柴在教室生火。

如果天气恶劣,雨雪连绵,夫妻俩又要来回接送,保证学生的安全。

故事:一对代课夫妻,坚守深山小学30年,教出了6个研究生1个博士

他们没有城里老师的衣着光鲜,他们没有其他学校的优渥条件,但是他们布满风霜的面庞,满是温馨欢乐的课堂,都在告诉着我们,他们不比谁差,他们一样厉害。

在这30年的从教生涯中,他们教了近千名学生,其中11名考上了大学,6个变成了研究生,还有一个读了博,成为现任重庆大学航天航空学院的教授。

如果不是这对夫妻,恐怕呈田村的小学早就没落了,那些孩子,也只能在土里刨食或者工地当苦力。

故事:一对代课夫妻,坚守深山小学30年,教出了6个研究生1个博士

是他们用自己的辛苦创造了学生的甘甜,是他们用自己的未来创造了学生的未来。

不过令人欣慰的是好人有好报,在经过了几十载的艰苦教学后,他们的事迹渐渐流传开来。

不仅得到了外界的高度赞扬和肯定,还获得了奖项,让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和村里的孩子们得到了各界的帮助,再也不用过得那样艰苦。

故事:一对代课夫妻,坚守深山小学30年,教出了6个研究生1个博士

如今的他们,依旧没有离开呈田小学,依旧在教师岗位上奋斗着。因为这是他们共同构筑的梦,是他们和山区乡村不解的约定。

无论贫苦富贵,无论时间轮转,只要他们能站在讲台上一日,就要讲一日,直至再也没有气力。

鲁迅说:“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杨昌强罗荷珍夫妇和无数在山村执教的老师们就像那勤勤恳恳的老黄牛一样。

在最恶劣最艰苦的条件下,努力耕耘,永不退缩,让我们看到了无数希望的田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夫妻   小学   山村   深山   橘子   艰苦   研究生   博士   命运   农村   老师   未来   孩子   学校   人生   故事   知识   学生   旅游   大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