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1979年,农民黄新文成为新中国第一个“万元户”,后来怎样了

你觉得一个人有多少钱算是富有呢?

一百万,一千万,或者一个亿?

其实都不准确,因为“二八定律”将我们分隔在了不同的阶梯,对于财富的认知和购买能力也相去甚远,这就注定我们很难达成统一的标准。

故事:1979年,农民黄新文成为新中国第一个“万元户”,后来怎样了

可是,在几十年前,改革的春风刚刚吹拂到中华大地,下海经商还是冒险者的游戏时,关于它的标准还是统一的,“万元户”就是最高象征。

1979年,《人民日报》刊登了新中国第一个“万元户”农民黄新文的致富故事。

一时间,人人都将致富变成“万元户”作为自己新的奋斗目标。

如今40余载已过,中国的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万元户”也已经远远无法满足当代社会发展的需求,那么这位曾经风光一时的第一位“万元户”黄新文又如何了呢?

故事:1979年,农民黄新文成为新中国第一个“万元户”,后来怎样了

01 “养猪状元”黄新文

都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们这位万元大佬黄新文就是养猪界的状元。

当时正值七十年代末,我国自东南沿海城市开始掀起了一股改革浪潮。

祖祖辈辈都在地里刨食的农民黄新文看到了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时机,顺着改革开放的浪潮迎头而上,在1978年的时候购进了25头猪,开始了他的养猪之路。

为了这些猪能够迅速长大出栏,黄新文可谓付出了颇多心血。

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去山上割草喂食,打扫猪圈,不仅没有丝毫的怨言,看到一头头吃得香睡得好的小猪仔,自己的心里也乐开了花。

故事:1979年,农民黄新文成为新中国第一个“万元户”,后来怎样了

由于他喂养得当,照顾精细,不过半年的时间,这25只小猪仔的平均体重就超过了150斤,连其他养猪的农户都跑到黄新文这里来取经,看看他是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将猪养得这么肥。

与此同时,黄新文还动员家里人和他一起创业,全家八口,除了在公社忙碌脱不开身的,连光着屁股乱跑的孩子都领到了自己的任务。

就这样,养猪种树,孵鸡放鸭,黄家人忙碌得脚不沾地,无论是田间地头,还是山坡荒野,总能看到他们弯腰低头的身影。

故事:1979年,农民黄新文成为新中国第一个“万元户”,后来怎样了

虽然忙碌,虽然劳累,但是黄新文和家人却干劲儿十足,满脸笑意。因为他们知道,富裕的日子不远了。

事实也确实证明了这一点,忙碌了一年的黄家人,在公社进行收入核算的时候终于扬眉吐气了。

原来在这年,黄家的总收入已经高达10700元人民币,这在米价1毛4,肉价9毛5的时代堪称巨款,超出平均水平十数倍。

即使刨除各类成本和家庭支出,净收入也有5900元人民币,是城里正经职工数年收入的总和。

故事:1979年,农民黄新文成为新中国第一个“万元户”,后来怎样了

这对于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切都看天意的小山村来说无异于是个炸雷,让人们第一次看到摆脱贫穷的希望。

很快,黄新文成为新中国首个“万元户”的消息如插了翅膀一样飞速传播。

一直到了1979年二月,就连《人民日报》都发表了一篇名为《靠着辛勤劳动过上富裕生活》的文章,将黄新文的致富故事传送到祖国的角角落落。

故事:1979年,农民黄新文成为新中国第一个“万元户”,后来怎样了

此时的人们越发相信,原来改革开放是有很大成效的,只要好好把握,无论城里人还是农村人都一样可以致富。

要知道,千百年来,农民一直处于社会的最底层,基本等同于“贫穷”的代名词,就连他们自己也以变成“非农业”户口而引以为傲。

然而黄新文的故事却恰恰与之相反,他依靠自己灵活的头脑和不怕苦累的精神带领家人开辟出一条致富之路,让穷乡僻壤的小山村镀上一层“财富”的光环,没有人再敢理直气壮地说“农民不行”“农村穷”。

也许这对于黄新文和他的家人来说这只是一小步,但对全中国的农民来说却是一大步,这让他们看到了未来的希望,看到了发展的曙光。

故事:1979年,农民黄新文成为新中国第一个“万元户”,后来怎样了

即使以后会有千千万万个“万元户”“亿元户”出现,但是再也没有哪一个有黄新文这般震撼有影响。

换句话说就是,他的成功会被复制,但他的成就永远独一无二,因为冠军和亚军差得远不止一个名次。

02 “万元户”的高光时刻

在成为“万元户”之后,黄新文的地位水涨船高,很多人都会邀请他去研讨会上分享自己的致富心得,向大家传授他成为“万元户”的秘诀。

故事:1979年,农民黄新文成为新中国第一个“万元户”,后来怎样了

“万元户”代表进入会场

而黄新文也秉承了中国农民勤劳善良的高尚品德,对于大家的请教问询没有丝毫的吝啬。他细心地教养猪的农户如何搭配饲料比例,告诉果农怎样护理才能让果树不招虫子。

就算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纷纷扰扰的咨询信件,他也没有丝毫的不耐烦,反而细心阅读,认真回复,力求做到最好。

在他看来,“先富带动后富”不应该只是一句口号,应该落实到实处。他如果可以通过自己的经验心得带动一方人民的发展,那才是真正的意义。

故事:1979年,农民黄新文成为新中国第一个“万元户”,后来怎样了

当然,在帮助其他人致富的同时,黄新文也没有忘记自己操劳忙碌的家人。在拿到不菲的收入之后,他就已经开始计划如何让家人生活得更好。

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盖房子,将原本低矮破旧的老屋拆除,建上更加宽敞明亮,足有一百多平的大砖房。

家中的八口人再也不用挤在一起,各自都有了充足的空间。

故事:1979年,农民黄新文成为新中国第一个“万元户”,后来怎样了

而后就是购买缝纫机,桌椅橱柜这些家具,将一个农村平房布置得比城里楼房还要气派精美。

等到八十年代初,电视逐渐兴起的时候,黄新文又托人从香港购进了全镇第一台飞利浦的黑白电视机。

一到天黑吃完晚饭,黄家的新房里就会挤满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气氛欢乐无比。

故事:1979年,农民黄新文成为新中国第一个“万元户”,后来怎样了

每到这个时候,黄新文就会感到无比的开怀,因为这让他深切地体会到,他是一个有用的人,他不但让黄家在家乡扬了名,还为父老乡亲们带去了帮助和欢乐。

因此,在以后的日子里,黄新文一直没忘初心,他积极带头致富,帮助村里贫弱,努力将一切做得更好。

可以说,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到本世纪初这20多年的时间里,黄新文一直都是家乡最富的名人,为乡村事业发展也做出了不小贡献。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样的日子到了2004年却戛然而止,原本风光一时的黄家因为黄新文的一次意外事故跌入谷底。

故事:1979年,农民黄新文成为新中国第一个“万元户”,后来怎样了

03 突如其来的灾难

2004年的某一天,热心的黄新文去帮村里的乡亲盖房子,可是谁也没有想到,他一个不小心就从房顶直直地摔了下来。

虽然并没有生命危险,但他的精神系统却摔出了问题,原本是那么精明能干的一个人,此刻早已变得精神恍惚,目光呆滞。

为了早日治好黄新文的病,他的家人掏空了家中所有的积蓄,四处求医问药,寻找治疗方法。

故事:1979年,农民黄新文成为新中国第一个“万元户”,后来怎样了

然而,多年的求索并没有让黄新文好起来,反而随着年纪的增大,身体变得越来越差。

这让黄家在时代发展的洪流之中彻底被淘汰,再也没有人去关注这位昔日的“万元户”,曾经的风光地位也一去不复。

直到2013年,一通来自黄新文亲属的电话让社会大众再次记起他,只不过不是因为他病情的好转,而是他的生活越来越糟,需要大家的帮助和接济。

原来,自从黄新文摔伤之后,他的精神一日不如一日,不仅不能再正常地沟通劳作,反而变得愈发固执。

故事:1979年,农民黄新文成为新中国第一个“万元户”,后来怎样了

现在的他不仅住在一间十分老旧的危房之中,还经常往回捡没有用的破烂,堆得屋子一片狼藉,气味难闻。

如果有人去清扫整理,他就会发很大的脾气,不让他们碰一下,仿佛那是什么了不起的宝贝一样。

面对这样的黄新文,他的亲属毫无办法,只能寄希望于媒体大众,将黄新文从这样的境况中解救出来。

然而今非昔比,这通求助的来电终究没有掀起太大的水花,如今的黄新文再次隐匿于大众的视野,带着他昔日的风光和回忆,生活在某个不知名的角落。

故事:1979年,农民黄新文成为新中国第一个“万元户”,后来怎样了

作为一个路人,一个旁观者,我们能做的最大的努力就是祈祷和祝福。

希望在他生命最后的日子里,糊涂也好,清醒也罢,总要快快乐乐,开开心心的,这样也算是给他的人生画上了一个相对完美的句号。

故事:1979年,农民黄新文成为新中国第一个“万元户”,后来怎样了

结语

人活在世,浮华一生,没有人会一直悲催到老,也没有人能永远风光。所谓的高低起落,悲欢离合不过是人生常事,我们只能尽力改变,却不能完全把握。

即使黄新文事先知道自己晚年的惨景,也不会就此放弃年轻的风光,只会更加努力更加上进,将美好的时刻维持得再长久一些。

我们喜欢烟火绽放,喜欢花开生香,未尝不是因为它存在得短暂而绚烂。如果它们和泥土石子一样平凡长久,又有谁愿意驻足呢?

故事:1979年,农民黄新文成为新中国第一个“万元户”,后来怎样了

质量是守恒的,悲欢起落也是守恒的。吃过了太多的苦,总会尝到生活给予的甜;坐了太久的高位,也要准备好低谷的降临。

要知道,世间不变的只有变化。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把握当下,珍惜今朝,将每一个有太阳升起的日子都过得绚烂开心一些,这才不负我们人世一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万元户   割草   农民   人民日报   猪仔   大众   忙碌   家人   风光   收入   努力   日子   农村   精神   时间   故事   旅游   黄新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