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个中国水手流落非洲小岛,花600年建立村落,如今却很少人知道

如果我问大家:大航海时代的鼻祖是谁?

我相信有很多人都会回答:麦哲伦,哥伦布等一系列被西方人奉为神祇的大航海家。

其实,事实并非如此,若要论及真正的航海鼻祖,还要看我们神州大地,华夏子孙。

郑和,这个七下西洋,走访了30个国家和地区,最远踏足东非,红海的明代航海家,才是世界航海时代真正的“第一人”。

20个中国水手流落非洲小岛,花600年建立村落,如今却很少人知道

郑和下西洋

早在明永乐三年,即1405年,郑和就已经组织船队,开启了海上探险之旅。

而那一年,被欧洲奉为航海时代开创者的亨利王子刚刚11岁,麦哲伦和哥伦布还未出生。

因此,将郑和奉为世界大航海时代的鼻祖毋庸置疑。

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故事就发生在郑和七下西洋的过程中,曾经有20个跟随郑和船队的水手不幸流落他乡,在离我们远隔万里的非洲小岛建立村落。

如今,600余年已过,这群中国水手的后裔是否还记得他们的先祖,他们所建立的村落又发展得如何呢?

20个中国水手流落非洲小岛,花600年建立村落,如今却很少人知道

01 帕泰岛的前世今生

帕泰岛位于非洲国家肯尼亚境内,是拉穆群岛众多海岛当中的一个。

600多年前的明朝时期,奉命出海寻访的郑和和他的船队由拉穆群岛经过,有艘大船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被刮离大部队,飘到了拉穆群岛的帕泰岛附近。

由于当时科技落后,航海经验不足,这些大船上的很多人都命丧在异国他乡,变成了海底生物的果腹之食。

这其中,有二十个随行的水手运气颇佳,虽然没有重新回到郑和的船队,却也未被暴风雨卷进大海,而是经过几多艰险,逃到了距离他们最近的帕泰岛上。

初到这里的他们就如《鲁宾孙漂流记》的鲁宾孙一样,迷茫而不知所措。

20个中国水手流落非洲小岛,花600年建立村落,如今却很少人知道

那时候的帕泰岛荒凉孤寂,人烟稀少,别说找到可以修补大船重新出海的工具材料,就连填饱肚子,不被野兽吞吃都是问题。

这群幸运又不幸的人,只能按捺住自己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暂时定居于此,对未来进行重新规划。

因为有着明朝廷带来的先进技术经验和丰富劳动成果,这20个水手开拓荒野,屯田种粮,很快就适应了当地生活,将日子过得颇有起色。

然而,帕泰岛虽然荒凉,却并非空无一人,在这里还有一群群本土的黑人部族,他们对于这群在帕泰岛“大动干戈”的黄种人并不友好。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同样的,这20个漂泊此地的水手对黑人部族也有着很大的戒心。

可彼此都要生活,都要发展,两相僵持猜忌终不是长久之计,只有相互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才能做到真正的和平共处。

20个中国水手流落非洲小岛,花600年建立村落,如今却很少人知道

于是,不知是哪个船手先看上了部族的姑娘,还是哪个黑皮肤姑娘对勤劳聪明的小伙动了心。

这两个原本相隔万里的种族远跨重洋,结合到一起,在这片并不富饶的土地上繁衍生息,肤色融合,变成了颇有规模“上加村”

如果按照这样的进程正常发展,也许在不久之后,这些水手的后人就能乘着新的航船寻到中国,寻到他们最初的根。

然而,在17世纪初,这份维持了几代人的和平美好就被突如其来的葡萄牙侵略者打破。

为了反抗这些外来的殖民势力,上加村的人们和其他土著居民与葡萄牙军队展开了激烈的厮杀,曾经可以证明中国水手在此留存的证据也大多毁灭。

20个中国水手流落非洲小岛,花600年建立村落,如今却很少人知道

作为他们的后代,上加村的村民们虽然丢失了重要的证据,但是骨子里流淌的血液,和那份先祖所流传下来的思乡与感动却一直未曾泯灭。

他们一直记得,自己的根在遥远的东方大陆,在那个经济繁荣,万朝来贺的中央之国。

02 随处可见的中国风情

经过600多年的发展壮大,这里发展成为了一个多达1000多人的庞大村落。有20个华人水手的简陋避难所逐渐演变成了今日繁华热闹。

然而,相距万里,远隔重洋,非洲海岸的上加村民们知道自己的根系所在,在亚洲大陆的我们却对这片飘零的树叶一无所知。

直到2011年,一篇名为《拉穆镇上的中国瓷器》的视频在央视发表,我们才第一次透过广袤蔚蓝的海洋看到流淌着中国人血液的非洲村落。

20个中国水手流落非洲小岛,花600年建立村落,如今却很少人知道

散落在非洲大陆上的中国瓷器

他们的肤色介于黑与黄,有一种健康野性的美。

他们中的很多人还保持着先祖的习惯,用筷子吃饭,制作一些简单的并不属于非洲的烹煮类食物。

如果走在大街上,会看到道路两旁挂着很多蕴含东方特色的饰品,商店的橱窗里也有很多仿明朝的精美纪念品。

如果去到他们的家中,还能有幸目睹一些明朝时期流传下来的真品瓷器,匠心物件。

20个中国水手流落非洲小岛,花600年建立村落,如今却很少人知道

若是可以再听听他们先祖留下的关于中国的古老故事传说,更是不失为一种新奇的享受。

有时候,徜徉在那座尚算原始的岛屿上,参观者都会产生一种穿越时空的错觉。

仿佛下一秒,在某个长满灌木的树丛里,就会冲出几个穿着古装的明朝水手。

他们用中文呼唤着彼此的名字,告诫着彼此一定不要忘了自己的身份和使命,他们是明朝出访的使者,他们的家在远隔万里的亚洲大陆。

20个中国水手流落非洲小岛,花600年建立村落,如今却很少人知道

进行考古的中非工作人员

随着越来越多的中非科考队的入驻,更多的瓷器文物被从地下挖掘出来。

它们有的是制作精美,享誉世界的元青花;有的是分量十足,经过数百年洗礼依旧散发着光泽的明永乐铜钱……

一件件的文物,一段段故事,将那段尘封了数百年之久的历史一一掀开,向我们展示了那份遥远又热切的中非友谊。

20个中国水手流落非洲小岛,花600年建立村落,如今却很少人知道

2017年,一只由中美肯三国专家联合成立的科考队来到拉穆群岛。

他们通过对当地出土的三具骸骨的DNA比对确定,早在遥远的明永乐,宣德时期,就有亚洲人踏足了这块土地。

而那时唯一符合要求,能够远达非洲大陆的船队,只有郑和这一支。

换句话说,所谓的亚洲人骸骨,基本可以断定就是随郑和下西洋的某个使者或者水手劳工。

不止如此,还有很多自称是华人后代的当地人自愿进行DNA比对,证实了所谓的水手流落非洲并非传言,他们确实具有华人的血统,祖上与我们有着莫大的关联。

种种迹象都表明,这些散落在非洲大陆上的深色人种,确实与我们同根同源,有着同样的祖先。

20个中国水手流落非洲小岛,花600年建立村落,如今却很少人知道

03 一座小岛上的中非友谊

随着各国科考队的不断探索,电视台和网络的屡次曝光,不止中国水手流落的帕泰岛,整个拉穆群岛都被冠上了明星般的光环。

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此处,只为探索异域风光,追索那段相距万里,穿越时空的中非情缘。

不过与马达加斯加,毛里求斯这些已经建设完备,设施齐全的观光海岛不同,拉穆岛还处于相对原始的状态,甚至还有丝落后与荒凉。

20个中国水手流落非洲小岛,花600年建立村落,如今却很少人知道

那里不像中国有着“村村通”的工程建设,即使身处乡村也可以在平坦宽广的大路上自由驰骋。

他们的道路崎岖难行,尤其是到了雨季和风沙天,别说开车,就是靠我们原装的两条腿也休想去到除了家以外的地方。

除此之外,那里的医疗设施也落后到让人瞠目,不仅生病时没有救护车应急救援,就连找到个正经的医生,买点常见的药品都十分困难。

如果遇到了灾荒或者其他极端天气,这里的岛民们自给自足的渔业养殖还会受到巨大影响,很可能一年的努力都就此白费。

就算这里有着再美丽的风光,一想到以上的种种艰难,来此旅游的人就会大大减少,谁也不能保证在此会遭遇什么,不能因为一次旅游而丢掉半条性命。

20个中国水手流落非洲小岛,花600年建立村落,如今却很少人知道

看到这里人民生活得如此的艰难,作为亲缘深厚,与岛上人民有着千丝万缕关联的中国政府和人民再也坐不住了,我们总该为这个地方做些什么。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如果拉穆岛一直靠驴和双腿当代步运货的工具,那么永远也无法发达起来。

20个中国水手流落非洲小岛,花600年建立村落,如今却很少人知道

作为常用交通工具的毛驴

因此,中国投资者到这里的首要任务就是改变这里的落后的交通面貌,让这些还生活在原始世界的人们能够走出小岛,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其次就是帮助他们建立属于自己的港口。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一个现代化机械化作业的港口才能让当地人摆脱靠天吃饭的命运,才能让他们从根本上掌握致富的能力。

来此投资的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就曾提出这样伟大的构想,他们要在拉穆岛上建立一个肯尼亚国内第二大港,用先进的现代海运技术带动拉穆岛,带动整个肯尼亚的经济发展。

20个中国水手流落非洲小岛,花600年建立村落,如今却很少人知道

也许有人会嘲笑这样的想法过于梦幻,是不自量力的行为。

但是放眼今日中国的基础建设,放眼中国企业在世界范围内的基础建设,我想应该没人能再笑得出来。

在非洲的大地上奔驰着中国修建的万里铁路,在无数的黑色身影中,总有那几抹黄在弯腰研究着建筑图纸。

只要我们愿意,只要当地人民愿意,那么拉穆的未来,肯尼亚的未来,必然一片光明,充满希望。

20个中国水手流落非洲小岛,花600年建立村落,如今却很少人知道

结语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为什么探索海洋,探索世界的人那么多,但能够被称之为“世界第一人”的只有郑和一个,这不仅仅是因为他的“早”,更是因为他的“仁”。

在众多的航海先行国里,只有中国给世界带来的是和平与先进,其余的葡萄牙,西班牙,英法等带去的都只有殖民和掠夺。

试想一下,如果当初带着先进技术和物品去到帕泰岛的是英国人,那么结果很有可能不是黄与黑的融合,而是白对黑的屠杀,或者是一场里应外合的悲剧。

如《觉醒年代》中辜鸿铭先生所说,中国人的骨子里有一种温良,这种温良是经过岁月洗礼,时间打磨也永不会变质。

20个中国水手流落非洲小岛,花600年建立村落,如今却很少人知道

来中国认亲的非洲人

因此无论是600年前中国水手的意外到来,还是今日中国政府企业的投资入驻,对于拉穆群岛,对于肯尼亚,都是值得开心的好事。

最后,愿中肯人民,中非人民,世界人民都能友谊长存,发展顺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4

标签:非洲   麦哲伦   村落   水手   哥伦布   中国   肯尼亚   中非   明朝   葡萄牙   船队   先祖   瓷器   岛上   小岛   旅游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