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纺厂——内心深处的郑州记忆

作者:为人民服务

听老一辈郑州人讲,解放初,过了火车站,郑州西郊仅仅是沙尘满天的一片黄土地。

一九五三年国家投入巨资扶持,6家国营全能大型棉纺织厂相继崛起,郑州成为“全国六大纺织基地”之一。当时受国家统一调配,几千名江南“织女”甚至海外归侨北上中原,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纺织事业。他们成为了当时十万纺织大军中的技术骨干。我的一个老阿姨就是印尼归侨,五十年代分配在国棉六厂工作。

郑州国棉厂以超常规的速度发展起来,很快在全国处于优势地位。浩浩荡荡的10万郑州纺织大军,创下了每家企业“每年为国家贡献一个纺织厂”的惊人业绩。

贡献了整个郑州六成的税收

纺织业对郑州地方财政的贡献率,曾经达60%以上。纺织行业为国家创利税71亿元人民币,是投资的30倍。

而我们现在,已看不到那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了。工厂已经不复存在,厂区已经变成了高耸的商品楼和商业街。生活区里五十年代建起的三层小洋楼已经开始破败。走在破旧的街道上,迎面过来一个步履蹒跚的老妈妈,可能都是当时的劳动模范,纺织能手,或者三八红旗手。即便什么荣誉头衔也没有。他们也是为郑州的现代化进程立下汗马功劳的功臣!

四处走走,探访遗迹,回忆往事吧。

棉纺厂——内心深处的郑州记忆

棉纺厂——内心深处的郑州记忆

棉纺厂——内心深处的郑州记忆

棉纺厂——内心深处的郑州记忆

棉纺厂——内心深处的郑州记忆

棉纺厂——内心深处的郑州记忆

棉纺厂——内心深处的郑州记忆

棉纺厂——内心深处的郑州记忆

前五张是生活区大门,下面两张是原厂区大门,只是五厂后来改名字了。最后一张是三厂的老办公楼。

棉纺厂——内心深处的郑州记忆

棉纺厂——内心深处的郑州记忆

棉纺厂——内心深处的郑州记忆

棉纺厂——内心深处的郑州记忆

棉纺厂——内心深处的郑州记忆

棉纺厂——内心深处的郑州记忆

棉纺厂——内心深处的郑州记忆

棉纺厂——内心深处的郑州记忆

棉纺厂——内心深处的郑州记忆

棉纺厂——内心深处的郑州记忆

棉纺厂——内心深处的郑州记忆

棉纺厂——内心深处的郑州记忆

棉纺厂——内心深处的郑州记忆

棉纺厂——内心深处的郑州记忆

棉纺厂——内心深处的郑州记忆

棉纺厂——内心深处的郑州记忆

棉纺厂——内心深处的郑州记忆

棉纺厂——内心深处的郑州记忆

他们也曾年轻过,而且,他们年轻的时候热火朝天,美不胜收。

棉纺厂——内心深处的郑州记忆

棉纺厂——内心深处的郑州记忆

棉纺厂——内心深处的郑州记忆

棉纺厂——内心深处的郑州记忆

棉纺厂——内心深处的郑州记忆

棉纺厂——内心深处的郑州记忆

棉纺厂——内心深处的郑州记忆

棉纺厂——内心深处的郑州记忆

棉纺厂——内心深处的郑州记忆

棉纺厂——内心深处的郑州记忆

棉纺厂——内心深处的郑州记忆

这是他们现在的住所,当年那可是洋楼啊,令人羡慕。但时代发展了,他们住的地方依然那么刺眼。

棉纺厂——内心深处的郑州记忆

棉纺厂——内心深处的郑州记忆

棉纺厂——内心深处的郑州记忆

棉纺厂——内心深处的郑州记忆

棉纺厂——内心深处的郑州记忆

棉纺厂——内心深处的郑州记忆

棉纺厂——内心深处的郑州记忆

棉纺厂——内心深处的郑州记忆

棉纺厂——内心深处的郑州记忆

棉纺厂——内心深处的郑州记忆

棉纺厂——内心深处的郑州记忆

棉纺厂——内心深处的郑州记忆

棉纺厂——内心深处的郑州记忆

棉纺厂——内心深处的郑州记忆

原来的三厂农贸市场早已变成了摩天高楼,市场自然转进了生活区,这些小摊贩中有一部分就是棉纺厂的退休或者下岗工人,或者是他们的第二代,第三代。其中就有我的中学同学。

棉纺厂——内心深处的郑州记忆

棉纺厂——内心深处的郑州记忆

棉纺厂——内心深处的郑州记忆

棉纺厂——内心深处的郑州记忆

棉纺厂——内心深处的郑州记忆

厂区已经变成了开发商的聚宝盆,高楼大厦拔地而起。而生活区人口密度大,商人不接手。所以我想如何改善这些纺织工人的生活环境,政府应该拿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吧。毕竟人民的利益无小事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棉纺厂   郑州   解放初   印尼   归侨   老妈妈   中原   黄土地   生活区   热火朝天   厂区   大门   贡献   记忆   年轻   国家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