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记忆——巩县回郭镇

作者:老柳树


家乡记忆——巩县回郭镇

  回郭镇,一个全国闻名的乡镇。从解放前后闻名遐迩的几十家卷烟厂,到七十年代伟人肯定的社队企业,再到改革开放后的电线风波,直至目前的铝产品加工基地,在新中国的发展历史上,作为一个内地小镇,回郭镇从来都是走在时代的前列;在改革的时代大潮中,勤劳勇敢的回郭镇人总是挺立潮头。

开拓前行,不忘初心。在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今天,回顾回郭镇曾经的辉煌历史,更能激发斗志,奋发向前,披荆斩棘,再创辉煌。

  回郭镇公社位于河南省巩县西部,有二十一个大队,二百一十一个生产队,五万八千口人,四万九千亩土地,丘陵坡地占一半以上。 

巩义市文化广场内的纪念碑

家乡记忆——巩县回郭镇

  公社要不要办工业的问题,在回郭镇公社经历了多年的尖锐的斗争。回郭镇公社党委反复学习了国家关于办好人民公社、发展社会主义农业的方针政策,联系社队工业几起几落、农业生产几上几下的事实,他们深刻认识到,有计划地、因地制宜地发展社队工业,是人民公社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的。农业实现集体化后迫切要求迅速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形势,也要求人民公社有计划地发展工业生产,发展多种经营,加强工业装备农业、支援农业的技术力量和经济力量。

  随着水利化的实现,使用化肥的需要越来越迫切。公社决定办一个化肥厂,消息一传出,群情振奋。

家乡记忆——巩县回郭镇

  为了解决设备不足的困难,工人修旧利废,搞技术革新,用“蚂蚁啃骨头”等土办法,制造了一些设备,总共用了一百四十万元资金,就把一个年产两千吨合成氨的化肥厂建成了。

家乡记忆——巩县回郭镇

家乡记忆——巩县回郭镇

家乡记忆——巩县回郭镇

  那一年春季又进行了扩建,只用了八十天时间,就使设计能力提高到五千吨,全社化肥自给有余。

家乡记忆——巩县回郭镇

家乡记忆——巩县回郭镇

五七化工厂生产的电雷管

家乡记忆——巩县回郭镇

家乡记忆——巩县回郭镇

家乡记忆——巩县回郭镇

家乡记忆——巩县回郭镇

磷肥厂

家乡记忆——巩县回郭镇

家乡记忆——巩县回郭镇

棉织厂

家乡记忆——巩县回郭镇

家乡记忆——巩县回郭镇

  现在可以制造简易车床、变压器和多种农业机械的公社农机修造厂,开始也只有七个人、一盘红炉、一个手摇石磨和三间庙房。

家乡记忆——巩县回郭镇

家乡记忆——巩县回郭镇

变压器厂

家乡记忆——巩县回郭镇

家乡记忆——巩县回郭镇

铸造厂

家乡记忆——巩县回郭镇

家乡记忆——巩县回郭镇

雨伞厂

家乡记忆——巩县回郭镇

籽棉加工厂

家乡记忆——巩县回郭镇

电器厂

家乡记忆——巩县回郭镇

家乡记忆——巩县回郭镇

家乡记忆——巩县回郭镇

家乡记忆——巩县回郭镇

变电站

家乡记忆——巩县回郭镇

柏峪油封厂

家乡记忆——巩县回郭镇

家乡记忆——巩县回郭镇

家乡记忆——巩县回郭镇

面粉厂

家乡记忆——巩县回郭镇

水泥制品厂

家乡记忆——巩县回郭镇

家乡记忆——巩县回郭镇

鞋厂

家乡记忆——巩县回郭镇

  回郭镇遵循“围绕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促农业”宗旨,用办工业的利润反哺农业,机械化程度提高了,农民积极性提高了,粮食自然就增产了。

  水利建设进度随之加快,一年就扩大水浇地一万亩。

九大电灌站

家乡记忆——巩县回郭镇

干沟提灌站

家乡记忆——巩县回郭镇

  几年中就投资打深井七眼,买大小拖拉机十二部,粮食平均亩产比文化大革命前增长一倍

家乡记忆——巩县回郭镇

家乡记忆——巩县回郭镇

生产队割麦

家乡记忆——巩县回郭镇

  他们真正急农业之所急,干农业之所需。一九七三年全社试种水稻二千亩,稻种才落地,公社机械厂就开始研制插秧机,待秧苗长成,插秧机也做好了。稻子还没收,打稻机也做成了。


家乡记忆——巩县回郭镇

家乡记忆——巩县回郭镇

家乡记忆——巩县回郭镇

家乡记忆——巩县回郭镇

农业技术员

家乡记忆——巩县回郭镇

家乡记忆——巩县回郭镇

打麦场

家乡记忆——巩县回郭镇

家乡记忆——巩县回郭镇

  一九七四年粮食平均亩产一千零一十六斤,向国家贡献粮食五百四十二万斤。

家乡记忆——巩县回郭镇

家乡记忆——巩县回郭镇

民兵训练

家乡记忆——巩县回郭镇

家乡记忆——巩县回郭镇

定期给儿童做体检

家乡记忆——巩县回郭镇

家乡记忆——巩县回郭镇

村村都有缝纫组

家乡记忆——巩县回郭镇

开展群众体育活动

家乡记忆——巩县回郭镇

安排干部下乡

家乡记忆——巩县回郭镇

  七十年代,回郭镇公社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派出数千人次参加国家三线建设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如南阳石油二机厂,陆浑灌区,焦枝铁路,关林炼油厂,华山某工程等,为共和国奠定工业布局做出了不小贡献。

家乡记忆——巩县回郭镇

  近几年来,回郭镇公社的生产条件变化很快,集体经济越来越壮大。全社百分之八十的土地实现园田化,耕作、排灌、脱粒、农副产品加工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和半机械化,所有生产队都通了电,化肥自给有余。公社和大队工业和副业总产值,占当年全社工农业总产值的百分之五十六点三。七年来,全社社办工业直接向农业投资六百八十八万元。


  这个公社的事实,生动地回答了在一个公社范围内怎样贯彻执行“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总方针和发展农业要“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的问题。他们的实践说明,公社必须办工业,公社能够办工业。公社办工业不仅可以促进农业大上快上,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而且有利于充分发挥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优越性,为逐步从三级所有制过渡到公社所有制创造条件,这对于逐步缩小三大差别,加强工农联盟,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有着深远意义。虽然实现这个目标还需要作长期的努力,但是,伟大的、光明灿烂的希望也就在这里。


  时任回郭镇公社书记刘善安先生近况。

回郭镇人民不会忘记他,并祝他幸福安康!

家乡记忆——巩县回郭镇

家乡记忆——巩县回郭镇

家乡记忆——巩县回郭镇

原片摄影:赵瀛洲

家乡记忆——巩县回郭镇

翻拍整理:刘承武

文本编辑:老柳树

家乡记忆——巩县回郭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社队   自给有余   插秧机   亩产   人民公社   生产队   化肥厂   所有制   柳树   化肥   公社   粮食   家乡   记忆   农业   工业   国家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