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三地委」我在辽东三地委

作者:方华


1946年3月,从抚顺撤出以后,在4月上旬,我和王振祥同志到本溪去见肖华同志。肖华同志是辽东省委书记兼辽东军区司令员。当时,对本溪是丢是守,争论很厉害。有的同志主张撤出来,另有同志主张守。程世オ同志见到我们后,首先批评了我们:“撤出抚顺为什么不发报!”为了建立农村根据地,准备打仗,辽东省委决定成立辽东三地委,辖:沈抚、新宾、清原、铁岭等县。辽东三地委由肖华同志直接管。辽东三地委书记是王一伦兼军分区政委,副书记有杨春茂和刘子载,军分区司令员是王振祥,第二政委是焦若愚,副司令员是张捷勋,副政委是王屏(先是社会部长兼公安局长),专员是李涛,副专员是任仲夷,不久任仲夷调到大连,陈北辰任副专员兼专署公安局长,我先任民运部长,后任组织部长。以上几名同志除陈北辰同志外,均系地委常委。当时,还有本溪县委书记汪之力和铁岭县委书记吴继周两同志是地委委员。

「辽东三地委」我在辽东三地委


后来,在10月陈北辰同志和李澄同志补为地委委员。辽东三地委成立后,王一伦同志派我到清原、铁岭两县去联系。我带一个排的部队,经夏家堡子到了清原,正赶上“五一”节,我们参加了庆祝大会。后经过上、下肥地到了铁岭,见到了铁岭县委书记吴继周。在我们撤出抚顺、本溪之后,各地政治土匪活动十分嚣张。他们除了打家劫舍,还抢劫我军用仓库和物资,杀害我区村干部,作恶多端,严重影响了根据地的建立。三地委建立后,根据省委关于剿匪工作的指示,首先抓了剿匪工作。军分区派出部队进行围剿,地方紧密配合,向匪属进行教育,使土匪分化瓦解,断其社会联系,发动群众,向土匪作斗争。经过一个月的军民齐努力,基本上消除了匪患,建立起了农村根据地。



从铁岭回到新宾县陵街,三地委召开土地工作会议。会上,传达和讨论了中央“五四指示”精神,讨论中,在对东北地主的看法上,发生了争论。有的同志说:东北地主不像关里地主剥削压迫那样严重。我反对这种看法。为了解决这一争论,地委派我带个工作组到新宾县哈山屯作了调查。结果表明,东北地主虽然没有关里地主集中土地那样多,但是,对农民的剥削压迫同样是相当残酷的。这样,地委统一了认识,很快把执行“五四土改指示”的工作布置下去。到1946年7月东北局下达了关于贯彻“五四指示”的决定,要求搞好土改,加强根据地的建设。地委为了贯彻东北局的决定,及时召开了民运工作会议,由刘子载同志传达了东北局的关于贯彻“五四指示的决定,并向沈抚、新宾、本溪三县讲了地委的意图,土改要以东部山区为重点,以便三县相连接,建立巩固的根据地,更好地对付敌人的进攻。

在贯彻“五四土改指示”期间,沈抚、本溪、新宾等县,普遍改造了旧村政权,建立了人民村政权,建立了农会和民兵组织,扩充了新战士,有力的支援了解放战争。沈抚、本溪、新宾等县还发展了一批新党员。如苇子峪区上、下夹河都建立了党支部。但是,后来国民党进犯,这些党支部都散伙了。绝大多数党员失掉了联系,不知去向。在1947年夏季攻势以后,我们宣布原支部解散,重新登记。下夹河有个小伙子原先是党员,土改时他报名参军了。临入伍前,问我他的党籍怎么办,我给部队写了个条子说:“经过审查,可以做党员。”后来苇子峪区委看这个小伙子挺能干,便留在区里,没让他到部队去。后来,他还当了公社党委书记。为了培养干部,从1946年7月到10月,地委在永陵西堡还举办了一所军政干部学校。这所干校虽在反特斗争中,搞了扩大化,冤枉了一些同志,但是成绩是主要的。为坚持敌后斗争和解放战争培养了一批得力干部。



1946年9月,地委接到省委转来中央电报,得知敌人要向南满大举进攻,要求我们做好坚持长期斗争的准备。当时,由我向地委机关干部传达了中央电报,并组织了讨论。有的干部提出自己身体不好,要求到后方,但是大部分干部表示,要在前方坚持斗争。为了保存力量和有力的打击敌人,10月初,地委决定由朱诚带队,把三分区军政干校转移到后方。这时,驻抚顺的敌人,开始出动,地委和机关的安全受到威胁。从此,地委、专署军分区机关从永陵搬到田师傅。敌人开始向三地委境内大举进攻时,清原县夏家堡子和新宾县湾甸子等地均发生地主反水,杀害了我区委书记。我们的教训是:缺少对干部进行阶级矛盾已上升为主要矛盾的教育,不少干部思想没转过来,对阶级矛盾的变化认识跟不上去,还像抗战时期那样对待地主,搞开明士绅的统战工作,结果吃了亏。不久,敌人侵占了新宾和永陵。从本溪出动的敌二十五师,先进攻小市,后又打田师傅。这时地委转移到碱厂,在碱厂吃顿饭,又转移到四方台。敌人从田师傅沟口出来,到了碱厂,没有追我们就转向了赛马。这时,地委组织机关的老弱病残和家属等先行撤退,由刘子载同志带队先走。11月初,我四纵队在新开岭一举歼灭了敌二十五师之后,立即东去临江,而敌人从北满调来他的又一支主力部队二十ニ师,到三地委境内寻找我主力,企图进行报复性决战。这时地委及所辖各县,均处敌人重重包围之中。在这紧要关头,地委在新宾县徐家堡子召开了紧急会议。会上决定分两路同敌人进行周旋。一路是王一伦、李涛、王振祥等领导同志带着分区一部分部队,跳出敌人包围圈:一路是由我带着地委、专署两个机关的干部,越过桓仁公路,经高硷地,插过红庙子,但是,走到天亮,看见国民党的大车在公路上走,我们又返回往南走,走到八里甸子、牛毛坞附近,遇上王屏同志和汪之力同志,他们都带着部队,还有新宾的一部分同志,共一千多人。我们集合起来,统一行动。在牛毛坞住一宿。

经过沙尖子,第二天到太平哨找到了省委。刘澜波决定叫我具体负责把这支部队带回三地委地区。于是我们经沙尖子和上、下韭菜园子往回插,这时,已是12月,浑江已结冻,我们踏冰过了浑江,很顺利到了洼泥甸子,遇上了王一伦同志。我们一起到了新宾县红庙子,地委的同志们又都集中了。在红庙子地委召开了会议,研究开展积极的对敌斗争,决定主动出击打平顶山,派分区参谋长李飞带一个加强营和我一起去。我们准备先拿下窟窿榆树,再打平顶山。这时,我们的主力部队已插回敌后,给我们敌后游击战争以很大支持,在我们出发的头一天,已占领了平顶山。等我们去打窟窿榆树时,敌人已知我主力部队打下了平顶山,他们便闻风逃窜了。我们占领了窟窿榆树,又到平顶山,在这里过的新年,然后到了苇子峪。

当晚,地委开会决定,让我找主力部队十师杜师长去要枪支弹药。我跑到碱厂,找到了杜师长,他们送给我们一辆小汽车,从碱厂开到八盘岭,因没有机油不能开了而扔掉了。后来,敌人到了小市,我们又回到苇子峪。王一伦同志叫我去与沈抚县委接头,我到了马圈子,与沈抚县委接上了头,这时赶上过春节。为了改善生活,没有猪肉吃,战士们上山打了狍子,回来包的荞面饺子。过了春节以后,我们就活动在三块石一带。我们三地委在敌后坚持斗争,钳制了敌人的力量,成了敌人心腹之患,敌人为了消灭我们这股力量,于5月间,对我游击区进行了毁灭性扫荡,实行烧山并屯,割断我们与群众的联系,企图不给我们留有立足之地。为了粉碎敌人的疯狂扫荡,把敌后斗争坚持到底,地委决定再精简机关和连队。把地委、专署、军分区机关精简下来的老弱病残干部和部队的伤病员,由基干四团团长蒲国祥、政委武锐带领部队护送去后方。由于同军分区联系的电报失误,造成走到牛毛坞附近的红石砬子遭伏击,团长蒲国祥英勇牺,武锐下落不明。部队和被护送的干部,死伤一部,被俘一部,冲出包围一部。这是一次沉痛的历史教训。在四团护送干部和伤病员从马架子出发之后,地委留在敌后坚持斗争的这支队伍,作为第二梯队也开始转移。当走到红石砬子附近,就听到红石砬子山上有激烈的枪声。而且,在我们行进的前方,又出现一小股敌人向我们拦路袭击,我分区警卫营很快把他们打跑。我们又向本溪红土甸子一带转移,后来又遭到敌人追击,被围在草帽顶山里,敌人包围封锁很严,使我们日夜不能下山。我和王振祥提议要分散突围出去。李带着他的警卫班是一路,突围出去了;我和陈北辰、李澄是一路,蹲在山头上一晚上,没有突出去。又回到分区警卫营一起,随分区部队一起行动。

由于敌人包围封锁,我们下不了山,搞不到粮食吃,把马杀掉吃肉了。过了四、五天,接到省军区来电,告知要打山城镇,准备反攻。但是,我们对周围情况不清,敌情不明,便派侦察员出去侦察,派出三个人,有二人被俘。敌人向我们进攻,我们警卫营英勇还击,打退了进犯敌人的进攻。这次战斗我们伤亡了30多人。这时敌人已得到我军主力已经反攻的情报,畏我主力,苇子峪、平顶山的敌人便闻风而逃。三地委坚持整个游击战争,虽然发生了某些失误,但总的还是以胜利而告终。


图片:来自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辽东   地委   宾县   清原   铁岭   本溪   平顶山   苇子   军分区   敌后   地主   部队   敌人   同志   干部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