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三地委」难忘的日子(三)

「辽东三地委」难忘的日子(三)

放手发动群众,是建立巩固的革命根据地根本。为了建立巩固的根据地,支援解放战争,我党自抗日战争胜利结束接收沈抚地区以来,十分重视发动群众的工作。鉴于当时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的进攻,日伪残余势力和反动的地富分子活动猖獗情况,抚顺县委根据上级党委指示精神,在对敌进行武装斗争的同时,在解放区和根据地发动群众实行民主改革。1945年11月,在抚顺县委扩大会议上对反奸除霸、清算减租斗争作了具体部署。以后又召开几次县委扩大会议,着重强调抓好减租减息,除奸反霸斗争的重要性。并抽调干部组成县委工作团,深入到章党、塔峪、五龙口、马圈子、东社、西社、金斗峪等十几个村屯,发动群众开展斗争。县区各级干部经常深入到群众中,通过访贫问苦,提高了广大群众的阶级觉悟,纷纷起来揭发并控诉汉奸、恶霸地主的反动罪行。群众发动起来了,县委、县政府给人民作主,于1946年1月在五龙区召开公审大会。经过群众揭发控诉,处决了杀人不眨眼的伪警察署长庄鸿业。2月,在东社召开了3000余人参加的大会,公审并处决了汉奸恶霸地主王玉祺。3、4月间沈阳县委在杨木林子、上下海浪、房申村一带发动群众清算了地主富农马德林、梁万义,处决了日伪时期对人民欠下血债、解放后又同国民党反动分子串通一气的上海浪村的伪村长韩老四。与此同时,其它各区也相继清算了一些人民所痛恨的反动的恶霸、地主及敌伪残余分子。这一斗争的展开,沉重地打击了残存和暗藏敌人的气焰,稳定了社会秩序,巩固了新生政权。不仅使广大人民群众对我党和人民政府更加信赖和拥护,而且对解放区的巩固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当时艰苦的斗争环境里,尤其是敌我斗争处于犬牙交错的,甚至是敌人表面上处于进攻的条件下,我们党的干部扎根于群众中,通过执行我党制定的政策,开展反奸除霸,减租减息的斗争,这是发动广大群众,开辟和建设根据地,对敌斗争的一条重要经验。在过去对日伪军斗争的岁月里,我们采取这个办法,发动了群众,壮大了力量,打击了敌人。今天我们同国民党反动派斗争,革命与反革命两种力量进行角逐时,实践证明了这仍然是行之有效的办法。群众发动起来了,群众站在我党方面来,涌现了许多积极分子。如房申村的孟海山、万瑞丰、刘国臣、王国武等。他们不仅成为村政权的骨干力量,而且在生产支前和参军参战中作出了很大贡献。

在沈抚县成立前后,由于敌人军事上的进攻,我党在根据地的工作还处在建党建政,发动群众反奸除霸和减租减息阶段,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运动。沈抚县土改工作的铺开是在1947年7、8月间,是在军事上我县处在反攻阶段时分两批进的。第一批从当年8月起,到1948年3月结束,历时半年多。这一时期,县委根据中共中央东北局1947年6月6日的《关于新收复区工作的指示》和陈云同志在辽东分局干部大会上的讲话,以及地委的有关指示精神,首先组织土改工作团,以马圈子为试点,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除游击区个别村屯外,迅速在富家楼子、三家子、湾柳河、西川、太平沟、草盆沟、孤家子、金斗峪、王家店、四道河子等18个村屯展开。这次土改的特点是广泛深入发动群众,斗争激烈彻底。土改开始时,主要是在群众中开展诉苦活动,进行阶级教育。通过挖苦根、吐苦水,提高了广大农民的阶级觉悟,点燃了贫雇农翻身求解放的心中之火。发动起来的农民,从1947年8月到9月进行挖浮财,大约持续了一个月。据马圈子8个村屯的不完全统计,挖得的浮财价值约484万元,其中金银首饰价值约76万多元。这一斗争,在各村屯树立了贫雇农的政治优势。从9月起至年末,主要是分粮食。因在挖分浮财过后,正值秋收季节到来之际,经群众充分酝酿讨论,决定集体收割,平均分配。约在1948年春节过后至3月,经挖浮财、分粮食阶段的各村屯开始进入平分土地阶段。春节一过,在各工作团领导下,各村屯组织了土地丈量小组,对土地重新丈量登记造册后,由村干部、贫雇农并吸收中农参加,组成了土地等级评议会,按土地的优劣和人口多少,实行土地分配。第二批土改的村屯是从1948年11月15日开始的,也就是在随抚顺的解放而解放的278个村屯37000多户当中开始的,当月15日,由县政府发表了关于实行土改的布告,这批土改历时4个半月,至1949年3月结束。整个土改工作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从11月15日开始,用了近一个半月的时间组织各阶层人员学习《土地法大纲》、《怎样分析阶级》等文件和有关指示,着重解决部分贫雇农中想动中农财产的平均主义思想,以及中农的恐慌心理,地富吃喝与转移财产之风。通过学习,提高了工作队和县区村干部的政策水平,培训了骨干,稳定了情绪,为深入开展工作做了充分的思想和组织准备;二是从1949年1月起,经过一个半月的时间,通过组成的土地丈量小组对逐块土地的丈量,确定土地等级,后按政策规定采取自报、公议的办法划定阶级成分和挖分地主浮财;三是从2月起至3月末结束,在这两个月的时间里,对封建地主分子开展斗争,按人口平分土地,实现土地还家。上改工作中,主流是健康的,成绩是主要的,但在第一、二批土改工作中,有的村屯出现了过“左”的“扫地出门”、“流血斗争”侵犯人权和中农利益问题。县委发现这一问题后,立即采取了措施予以纠正。

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在党的领导下,推翻了压在农民身上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大山,在广大农村彻底地铲除了封建半封建的剥削制度和封建关系。在封建桎梏下解放出来的广大农民,焕发了极大的革命积极性,分得土地的农民,立即投入了春耕工作中。待到秋收时又将余粮支援了市区和人民军队。1949年春,为解决市区需粮问题,我县一次运粮就达98万多斤。为了保卫土改运动的胜利果实和解放全中国,我县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参军参战热潮。据当时统计的数字,先后有6723名青年参军,其中在抚顺解放前参军的有817人(此数字还不包括浑河以北的解放区)。抚顺解放后到1949年4月,又有5906人参军。尤为值得提出的是仅马圈子一个村,在解放战争期间就有130余人参军。而且在参军后不久多数战士又随军进关南下,参加了平津、淮海、渡江等各大战役,为人民立下了战功。至于出战勤、担架队的人次更是难以统计的。就攻打东社、西社的战斗来说,我县就出了174副担架、100余台大车。土改运动的胜利进行,广大群众的阶级觉悟空前提高及对我党的无比信赖而产生的极大革命热忱和伟大力量,成为我党我军克敌制胜的一个重要因素。

图片:来自网络;作者:华 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0

标签:解放战争   辽东   贫雇农   浮财   工作团   抚顺   村屯   地委   解放区   我党   中农   我县   县委   阶级   难忘   群众   土地   日子   旅游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