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思远珍藏多年的一对椅子,生前不舍得卖,死后拍卖了1600多万!

第一次看见这把椅子,就被它迷住了。

器形经典,细节设计却很超常规;

气态端庄,却有着超乎寻常的灵动;

全器无雕饰,仅凭材料和工艺表达。

安思远珍藏多年的一对椅子,生前不舍得卖,死后拍卖了1600多万!

不出头的扶手,转折流畅,意料之外而自然生成;

券口脱胎于竹器,取材粗细及弧线曲率都十分优美纤巧,亦具蜿蜒灵动之势;

注重线型变化,形成直线和曲线的对比,方和圆的对比,横与直的对比,具有很强的形式美感;

静中有动,动静咸宜,精美中透着活泼,简练中透着清雅……

非常赏心悦目,非常特别!

这样的椅子,全世界也就仅此一例。

而它背后的主人——安思远,更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一代收藏大家。


1.安思远:当之无愧的“中国古董教父”“明朝之王”!

如果说王世襄先生是一位博学笃志, 深沉厚重的庄严大师,安思远则是一位潇洒俊朗,风度翩翩的书剑侠客。

1970年,纽约蓝登书屋出版了安思远《中国家具:中国明清硬木家具实例》一书,内附家具图录照片185幅,成为业内最重要的参考书目。

安思远珍藏多年的一对椅子,生前不舍得卖,死后拍卖了1600多万!

▲《中国家具:明清硬木家具实例》安思远著

这本书,比王世襄的《明式家具珍赏》早了15年,大大推动了西方人对于中国古代家具的认知,甚至引发了西方明清家具的收藏热潮。

此后的20多年间,安思远又相继出版了《夏威夷藏中国硬木家具》《洪氏所藏木器百图》《式样的精华-明末清初的中国家具》《卧云观石-中国古代石刻家具艺术》……

因而,国内有学者称:安思远与王世襄先生一中一西,共同撑起了中国古典家具艺术绮丽壮美的天空。

安思远是整个西方艺术界公认为最具眼光和品位的古董商兼收藏家。他经营和收藏的门类颇多,几乎可以建立一家小型博物馆,被为“中国古董教父”,他对明式家具收藏颇具建树,又被称为“明朝之王”

然而,作为一个古董商、收藏家,藏品再丰厚也在常理之中,著书立传也并不少见……最难能可贵和最让我觉得钦佩是:

2000年,安思远发现自己在港澳购买的一尊五代王处直墓汉白玉彩绘武士浮雕是被盗文物后,主动无偿捐赠中国。

2002年,安思远又将一件西周青铜器“归父敦”送还中国,和那尊武士浮雕一样,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2003年,安思远以不到日本人出价一半的价格将宋拓《淳化阁帖》转让给了上海博物馆。他说“《淳化阁帖》是中国宝物,还是让它回归故里吧!”

而此前的1991 年,他在香港成立了中国文物艺术修复基金会,并带头捐款筹资约600万港币,使五座濒于倒塌的安徽古民居得以修葺。

1992 年,他曾深入到安徽黄山,捐款修缮了始建于明代的家族祠堂“宝纶阁” 。

……

他的慷慨和远见,为业界称道。正如柯剔思(Curtis)所说:”安思远的眼光,热诚,不懈努力与大方贡献,成为中国家具鉴藏界今后继续发扬光大的基础。”


2 一个时代的终结,一场空前绝后的狂欢盛宴……

2014年8月3日,安思远在纽约辞世。

他的离去,意味着一个时代的远去。即西方人保管中国文物的时代随着多位世界级古董商的离去,已到了终结的时候了。

次年3月,“锦瑟华年——安思远私人珍藏”系列拍卖于纽约佳士得拍卖,全世界收藏圈的大咖都云集现场。1400多件藏品,从当天的夜场开始,拍卖会整整持续了5天。

虽已落幕三年多,但谈起那场拍卖的疯狂,许多人仍记忆犹新:

“竞价过程中,来自中国的现场买家操着十分Chinese的English,诸如竞价的时候来一句‘hello!it‘s mine?’喜感十足。”

——财经记者项立平对那次拍卖场景的回忆。

当天夜场共呈现了57件安思远珍藏。其中,最受瞩目的便是这对明末/清十八世纪初黄花梨圈椅。最终成交价262.9万美元(约1639万人民币),超最低估价8倍。

安思远珍藏多年的一对椅子,生前不舍得卖,死后拍卖了1600多万!

Lot 47 明末/清十八世纪初黄花梨圈椅一对

95.8×59×48.3(cm)

成交价:262.9万美元(约1639万人民币)

这对圈椅是安思远的挚爱,曾被摆放在安思远公寓的前厅,与墙上挂着的中国现代绘画大师潘天寿的《满堂清芳》相互印衬。

安思远珍藏多年的一对椅子,生前不舍得卖,死后拍卖了1600多万!

▲安思远公寓

墙上正中挂着中国现代绘画大师潘天寿的《满堂清芳》,旁边点缀着一对乔治一世时期镀金桃木两烛烛台,下方摆放明清之交的一对黄花梨圈椅,一尊铜鼓上放着一件日本大正时期竹制花篮,地上则铺着一张宁夏织毯……


3 这是一把看!似!简单的椅子……

这把椅子,之所以被安思远珍爱,被世界各地藏家青睐,是有原因的:

1. 器形经典,造型难度大。

明式扶手椅有出头与不出头之分,官帽椅如此,圈椅亦如此。扶手不出头是典型的明式苏作形制,从江南民间现存实物及大量明代绘画作品中可以看出,这种椅子曾经深受追捧。

安思远珍藏多年的一对椅子,生前不舍得卖,死后拍卖了1600多万!

▲明万历《忠义水浒全传》版图

由于扶手出头,会产生向外的张力,更容易实现不同造型的视觉效果,样式较多。而不出头的椅子,只能依靠鹅脖与椅圈扶手的微妙变化来呈现不同的变化,可变化的元素不多,所以在造型难度上较出头椅更大一些。

2. 功能实用,彰显人文关怀。

使用过出头扶手椅的人一定有过这样的体验,就是在桌案前起坐移步时,出头椅的扶手会挂扯衣服,磕撞身体。

而不出头椅则不会有这样的问题,更方便在桌案前使用。

安思远珍藏多年的一对椅子,生前不舍得卖,死后拍卖了1600多万!

从这一点来说,不出头圈椅更符合现代主义的理念,更功能化,更具人文关怀。其靠背呈弧形,再次充分体现出圈椅是明式坐具中最具人性化的设计之一。

3. 线条灵动,文人气息浓郁。

古典家具研究专家谭向东老师说:圈椅不出头的,不在少数,但有设计感的逸品并不多见。

安思远珍藏多年的一对椅子,生前不舍得卖,死后拍卖了1600多万!

▲这款不出头圈椅,

椅圈弧线与安思远款基本相同,

但椅盘下却是繁复俚俗的卡子花加罗锅枨,

失去了简素空灵的意蕴。

安思远珍藏多年的一对椅子,生前不舍得卖,死后拍卖了1600多万!

▲台湾寒舍的紫檀不出头圈椅

与安思远款同为直圆足,而非常见的外圆内方,

但椅盘下是比较常见的罗锅枨。

安思远珍藏多年的一对椅子,生前不舍得卖,死后拍卖了1600多万!

马克斯·弗拉克斯藏不出头圈椅

虽与安思远款基本相同,

四足亦为直圆足,券口亦采用直圆材衔接成型,

但线条形状却不同,少了几分灵动。

……

总之:全球知名藏家的不出头圈椅,包括侣明室以及著名藏家霍艾博士的在内,都未见有安思远款这样的券口形式的。其他类似圈椅,要么四足采用外圆内方,要么券口形式不同,鲜有灵秀俊逸的。

安思远珍藏多年的一对椅子,生前不舍得卖,死后拍卖了1600多万!

而安思远款的这把圈椅,券口有仿竹的味道——用木头把竹子的柔韧性表现出来了,取材粗细及弧线曲率都极尽飘逸美感,文人气息浓郁,是安思远珍藏的明式家具中非常特别的一件。

(本文为若谷斋说作者刘园媛原创,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违规必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椅子   古董商   圈椅   桌案   扶手椅   口形   明朝   硬木   扶手   弧线   明清   灵动   生前   中国   多年   家具   收藏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