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家具上的束腰,你了解多少?

关于束腰,王世襄在《“束腰”和“托腮”--漫谈古代家具和建筑的关系》中解释:

‘束腰’指家具上的一个收缩部分,一般位在面板边框和牙条之间。

明清家具大都可以分为无束腰和有束腰两种形式,这两种形式的家具各部件的造型差异有着一定的造法规律,也鲜明地反映着各自的特点。

中国传统家具上的束腰,你了解多少?


无束腰家具:以直线条为核心构形元素

无束腰是指家具的腿足与牙板直接与面板相接,面板以下所有的整体部件空间是缩进面沿的。究其根源,家具的“身架”是从建筑的框架借鉴而来,这与中国人传统的审美观念和思维方式有关。

中国传统家具上的束腰,你了解多少?

无束腰罗锅枨加矮老管脚枨杌凳



中国传统家具上的束腰,你了解多少?

无束腰酒桌



中国传统家具上的束腰,你了解多少?

无束腰甜瓜棱腿酒桌



建筑的出现是人类进入定居时代的标志,而一旦筑房造屋定居下来,房里就要有日常生活用到的家具。因为家具比建筑出现得晚,也因为在审美层面需要形制上的统一,它对建筑进行了深度借鉴和模仿,如大木梁架结构、榫卯结构,以及建筑装饰等。

中国传统家具上的束腰,你了解多少?


无束腰家具的结构就吸取了建筑上大木梁架的造法,家具的腿部也同样吸取建筑的支撑立柱造法使用圆材,且同建筑的立柱一样,多直接落于地面。为起到稳固建筑物的作用,圆柱多形成下疏上敛的侧脚形式,无束腰家具也承袭此特点,而且没有马蹄结构和足底的托泥。

概括说来,凡是无束腰的家具多为:圆材直足、有侧脚、无马蹄、无托泥。

中国传统家具上的束腰,你了解多少?

明黄花梨无束腰裹腿罗锅枨加矮老方凳


中国传统家具上的束腰,你了解多少?

明黄花梨长方凳和小方凳



有束腰家具:瑰丽又统一的文化气质

束腰家具是利用束腰的过渡作用使牙条和腿足有了舒张、重组空间形态的余地,它们的形状、宽窄、与面沿相交的位置便可以随木工的匠心所至,加以变化发挥。

但束腰家具的造型变化又严守着明式家具美学原则,也就是内合章法的,因此我们才能在欣赏明式家具时,既惊叹于它们的瑰丽,又体会到它们统一的文化气质。

中国传统家具上的束腰,你了解多少?


在束腰式家具中,牙条一般至少膨出与面沿齐平,这种造型上的自由,使得腿足得以使用方材且用料增大,从而产生了与圆材的劲挺美大不相同的艺术效果。

膨出的势态产生多种可能性,一直一曲两大类型的方材腿足,分别与直、曲两种牙条相配合。直型腿足显得方正严谨,肃然有立;而曲腿足则变化更多,最常见的如所谓“鼓腿膨牙”和“三弯腿”,前者一弧至底,后者中途又向外弯出,造成浑然秀雅的美感。

中国传统家具上的束腰,你了解多少?

三弯腿有束腰杌凳



中国传统家具上的束腰,你了解多少?

束腰罗锅枨二人凳



中国传统家具上的束腰,你了解多少?

有束腰鼓腿彭牙炕桌



与这种腿部造型相配合的结构装饰还有霸王枨、马蹄、托泥等的运用,它们既有稳定结构的实用性,也有美化造型的装饰作用。

从它们的装饰作用分析,霸王枨使得高束腰家具避免直枨、罗锅枨等结构对空间的隔断,由牙条与腿足形成的圈口轮廓更加完整,空间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对“空”的解放。

中国传统家具上的束腰,你了解多少?

明晚期 黄花梨高束腰霸王枨半桌



马蹄是利用腿足的伸展之势,以接地处的整料挖成。不论内翻还是外翻,均使得腿足在接地处有所舒卷变化,不论是直足还是曲足设计,都在整体结构上得到圆润的印象,从而使空间层次又一次得以调整。

中国传统家具上的束腰,你了解多少?


而托泥是在马蹄下增加的一圈线条,则使家具的平面横廓在接地处又一次显现。这些与上部构造的呼应关系,用意均为在造型变化的同时力求不失整体平衡,从而让一件家具的造型结体更趋自立一格。

中国传统家具上的束腰,你了解多少?

明紫檀有束腰鼓腿彭牙方凳



中国传统家具上的束腰,你了解多少?



线脚、雕刻装饰的施展舞台

无束腰家具多使用圆料,且由于构造所限,必须至少在腿间加上一道直枨加固,各构成材料的面积便被分割变小,额外的装饰难以施展。

一般来说,此类家具的线脚装饰最为经典,体现了明式家具装饰艺术的简而精。除一般通用的之外,以在圆材上加以劈料装饰最具特色。而雕刻则体现在在较窄的牙条上浮雕小型的卷草纹和在牙条与枨之间加装透雕的小卡子花上。

中国传统家具上的束腰,你了解多少?


束腰家具因其多用方材,必然会使精于线脚装饰的巧匠产生如鱼得水之感。除了与无束腰家具相似的应用外,束腰式家具的线脚装饰还利用方材的特点,产生了浑面和打洼两种装饰手法。

所谓浑面,是使方材的两个或多个面略向外凸出成弧形,以配合整个器形的饱满外膨。打洼则与之正相反,是在桌腿、横枨、桌面侧沿等处的木条表面向里挖出凹入的弧形,使家具整体产生一种瘦劲内收之势。

中国传统家具上的束腰,你了解多少?


中国传统家具上的束腰,你了解多少?

无束腰家具在空间中的应用



束腰家具的面沿、束腰、牙条、腿足所显露的较大的面,是雕刻装饰的主要部位。它们的雕饰极其讲求风格统一和把握分寸,以精致工细为要,绝不过分张扬卖弄;以与造型结构的合宜统一为美,追求瑰丽天成,从而为中国家具设计史增添了极为丰富的美学思想。

中国传统家具上的束腰,你了解多少?


在束腰直牙直腿式家具中,装饰纹样多追求方整庄严之感,因而喜用回纹、拐子龙一类转角呈方形的图案。

而膨牙曲腿的家具上,流动的线条可以顺着曲料的轮廓起伏之势而舒张回旋,因而卷草莲纹,草龙纹便易于舒卷发挥,适应器物大小而可自由地简省或繁复的装饰题材便得到更成熟的运用。

中国传统家具上的束腰,你了解多少?


一般说来,束腰家具的雕饰程度比无束腰家具要大,但它的雕饰手法主要以平雕、浮雕和透雕为主。在设计时不忘省料,因此更为富丽张扬而耗料的圆雕应用得较少。

中国传统家具上的束腰,你了解多少?

束腰家具在空间中的应用


明式家具的雕刻图案很少布满整个地子,而是力求恰到好处地衬托出这件家具的质地与形态之美,不破坏其整体性。这种精工而不夸饰,装饰与造型相互阐发、互不相夺的整体意识,正是明式家具成为我国家具艺术最高境界的原因。

由于束腰的承托接转作用,束腰式家具的腿足膨出,从而在同样大小的面沿下,构造出更大的空间框架。并且因为用料的相对充裕和束腰、牙条、腿足间榫卯拍合的多重稳定性,使得这类家具无需出侧脚加固,腿足与地面呈稳重的90度角,于是面板之下的空间结构除更丰厚宽大外,还兼有沉实卓立而宛然有容的自得,这与无束腰家具的简捷瘦劲之美正相互产生对比,仿佛一位平直方正、一心入世的儒生心灵中,又添入了重体知而感性命的逸放之气与参禅味道。

中国传统家具上的束腰,你了解多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束腰   木梁   方凳   方正   家具   罗锅   雕饰   瑰丽   马蹄   中国传统   面板   造型   作用   结构   建筑   旅游   空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