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第一灯”长信宫灯及窦绾的故事,《国家宝藏》没讲完!

假如一个人在史书上没有任何记载,考古学家能够还原他/她的一生吗?

今天说的这个人名叫“窦绾”,她是西汉……哎哎,等一下,不是说此人“在史书上没有任何记载”吗?你咋知道她名字的?

对噢,史书上确实没有她名字,可有她老公名字呀,那就是刘备的正牌祖宗、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天哪,靖王的老婆不就是“靖王妃”嘛!

“中华第一灯”长信宫灯及窦绾的故事,《国家宝藏》没讲完!


1968年,考古队在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县(现为满城区)发现刘胜的陵墓,并在不远处找到另一座规模相当的大墓,推测后者应该是王妃墓。

墓中出土一枚双面印章,一面刻着“窦绾”,另一面刻着“窦君须”。专家据此认定,靖王妃姓“窦”名“绾”(音碗)字“君须”:

“中华第一灯”长信宫灯及窦绾的故事,《国家宝藏》没讲完!

铜印正面和背面,西汉,河北博物院藏


找到名字只是第一步。这位女子究竟如何攀上了靖王,又如何一步步爬上王妃的宝座,我们都一无所知。多好的宫斗题材啊,难道要失传吗!

幸好考古队在墓里发现一件国宝文物,意外揭开了靖王妃的身世之谜:

“中华第一灯”长信宫灯及窦绾的故事,《国家宝藏》没讲完!

鎏金青铜长信宫灯,西汉,河北博物院藏


这就是著名的长信宫灯——《国家宝藏》第二季中,河北博物院拿出的三件国宝之一。

它出土于窦绾墓后室,也就是停放棺椁的地方,相当于主人生前的卧室。把铜灯放在这里,足以体现窦绾对它的喜爱。

在我国公立单位收藏的4200万件文物中,长信宫灯是唯一入选“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名单的灯具,是无可争议的中华第一灯!

“中华第一灯”长信宫灯及窦绾的故事,《国家宝藏》没讲完!


长信宫灯真的很美,可要想跻身“禁出国”名单,光靠美是不够的,还要有“内涵”。

长信宫灯的内涵就体现在铜灯表面的铭文里:

“中华第一灯”长信宫灯及窦绾的故事,《国家宝藏》没讲完!


长信宫灯表面共有6种铭文,总计65个字:

1、长信尚浴,容一升少半升,重六斤,百八十九,今内者卧2、阳信家。(刻在三个不同的位置)3、阳信家,并重二钧十二斤,七年,第一。4、阳信家,并重二斤二两。5、阳信家,并二斤二两。6、今内者卧。

好吧,我知道你没仔细看——可加粗的字看清了吧。很明显,长信宫灯至少换过两次“东家”。它最初的主人不是窦绾,而是“阳信家”和“长信尚浴”。

“阳信家”是汉武帝姐姐阳信公主的家。阳信公主是汉朝的传奇女性,歌女卫子夫正是在她的推荐下被汉武帝相中,成为大汉皇后。公主本人则嫁给了卫子夫的弟弟、大将军卫青。

“长信尚浴”的来头就更大了。“长信”指长安城内长乐宫建筑群里的长信宫,是太后居住的地方。“尚浴”是宫里伺候皇族洗澡的部门,所以长信宫灯应该是太后洗浴时的照明用具。

看出门道了吗?

第一、“长信宫灯”四个字应该念作“长信宫·灯”,而不是“长信·宫灯”,因为“长信宫”是一个完整的词!

第二、长信宫灯最早的主人应该是留下最多铭文的阳信公主。公主觉得这个灯太漂亮了,拿去孝敬太后,太后又转赐给了窦绾。这说明长信宫灯具有宫廷器物的性质,而流传至今的汉代宫廷用具实在太少了!

第三、窦绾与太后的关系明显不一般。汉武帝在位时,宫里有两位太后,一位是汉武帝的生母王太后,另一位是汉武帝与中山靖王刘胜的奶奶、著名的窦太皇太后——天哪,居然也姓窦!什么都不用讲了!

于是,窦绾攀上靖王的方法清晰无比地显现在我们面前:因为出生豪门,所以受父母之命嫁入另一扇更豪的门——如此霸道的门当户对,叫别人如何模仿!

“中华第一灯”长信宫灯及窦绾的故事,《国家宝藏》没讲完!


这盏【长信宫灯】,结构之精巧,制作工艺水平之高,设计理念之科学,在汉代宫灯中首屈一指,被誉为“中华第一灯”。

“中华第一灯”长信宫灯及窦绾的故事,《国家宝藏》没讲完!

▲一件宝器,一位佳人,从此执手,互为你我,照耀古今。

其造型为一神态恬静优雅的跽坐宫女,左手执灯盘,灯盘可转动,灯罩由两块弧形平板组成,其中一片还可以左右推动,便于调节灯的亮度和照射方向,使得灯光在适用于不同场景和需求,充分考虑到了人类照明的需求和舒适度右手举起,垂下的袖管成为灯罩。

整件灯由分铸的六部分组成,便于拆卸组装,但是结合起来却天衣无缝,足见当时铸造工艺之先进。

“中华第一灯”长信宫灯及窦绾的故事,《国家宝藏》没讲完!

长信宫灯通体鎏金,经过鎏金后,这件青铜器历经两千多年而不掉色,金光闪闪十分华丽。而且经过鎏金后对于铜器的保护也起着很重要作用。

因为古代多用动物油脂为燃料,烟尘气味呛鼻,所以宫女扬起的手袖实则起到了虹管的作用,将徐徐升起的烟尘吸收进去并逐渐冷却在灯体内部形成烟灰,从而避免了室内空气污染。

“中华第一灯”长信宫灯及窦绾的故事,《国家宝藏》没讲完!

长信宫灯以其精湛的铸造工艺、巧妙的结构设计、科学的环保理念、美观大方的造型装饰、博大深厚的文化内涵为我们呈现了两千多年前的中国智慧。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来华访问时曾参观过长信宫灯,并感慨道:

“2000多年前中国人就懂得了环保,真了不起。”

据说,他们当时还提出要把这盏长信宫灯借去美国展览,被拒绝了——长信宫灯是中国首批永久禁止出国展览的文物之一。

“中华第一灯”长信宫灯及窦绾的故事,《国家宝藏》没讲完!

在《国家宝藏》第二季第3期中,国宝守护人蒋雯丽携河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长信宫灯】亮相,震撼全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5

标签:宫灯   阳信   鎏金   铭文   汉武帝   河北   西汉   史书   王妃   太后   中华   国宝   宝藏   中国   文物   名字   公主   故事   国家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