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求职季,古人是怎样找工作的?

又是一年毕业季,美好的大学生活匆匆而过,站在人生转折点上的你,是不是有些忐忑?除了要兢兢业业做好求职准备,还要擦亮眼睛看清招聘企业,着实是难上加难啊!


因此,有些人就开始羡慕竞争不激烈的古代了,没有压力,一片岁月静好。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求职从古至今一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今天我们就来康康古人们的求职之道。

毕业求职季,古人是怎样找工作的?

举孝廉

举孝廉制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早期的一种推荐人才的形式,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朝。这是一种由下向上推荐人才的一种手段,那时候被推荐人通常是州郡属吏或通晓经书的儒生。可以说,这种方式就是最早的走后门。


不过,因为汉朝时期人口不是特别密集,朝廷也并未有什么较好的人才选拔方式,于是才有了举孝廉制度的出现。通过,朝廷内部自荐,可以发掘一些还未入朝为官的潜力人才。这种形式在东汉末年就更为显著,几乎所有的将领和人才都是通过这种形式上位的。

毕业求职季,古人是怎样找工作的?

参军

举孝廉制虽然是一种能够直接触达皇帝的快速通道,但也受限于你是否拥有这层关系网。所以,在老百姓的眼中,举孝廉对他们来说是没意义的。所以,他们会选择以参军的形式来加入朝廷,因为参军的门槛最低,所以成功率奇高。


不过, 通过民间自发报名参军的大多只能当兵或者低级将领,这种形式在军队中无法获得实权,依然受到举孝廉制产生的大将,进行支配。其中,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够凭借着军功上位,这些人都成为了个中翘楚,像孙坚、吕布等人都是这样脱颖而出的。

毕业求职季,古人是怎样找工作的?

毛遂自荐

毛遂自荐是一个流传至今的成语,他的由来是一个典故。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个叫毛遂的人,为了谋得一份满意的差事,于是在各个君主面前推荐自己,并取得成功的故事。我们也在后来将毛遂自荐,用于形容自己推荐自己的一种方式。


西汉武帝初即为,朝廷面向全国公开招聘公务员。东方朔看见了,他也参加了这次公开大招聘,写了一封求职推荐书。没想到汉武帝看了后就立即录用了他。


原因就是他在书中写到俺少失双亲,由哥嫂带大。还说道我十三岁开始读书,利用冬闲时间便掌握了全部文秘知识技能;十五岁击剑,十六岁读《诗经》《尚书》;能够背二十二万字的文章;十九岁学习了孙子兵法;懂得各种兵器的用法,就连作战时士兵征战的钲鼓这方面的书都读了二十二万字。


然后,您再来看我长相,眼睛像珍珠,牙齿像贝壳,绝对美男子一枚。汉武帝看了,心里一乐:“哟,这人吹牛挺厉害,留用。“

毕业求职季,古人是怎样找工作的?

熟人介绍

这种就是现在所说的“走后门”了,果然关系户在古代就已经存在了。自从隋朝创立科举制度以来,推荐当官的事就越来越难了。所以想考公务员就基本只有走科举考试这条道了,一些读书人考试失败又不想回家种田,于是就想给有钱人当家庭教师或者幕僚。


这时候,熟人就派上了用场。比如《红楼梦》中的贾雨村被革职后找不到工作,听说林黛玉的爹要给她请一个家庭教师,于是就请熟人去说道说道,最终获得了这份工作。

毕业求职季,古人是怎样找工作的?

务农、从商

务农和从商是中国古代最基础的两种工作形式,可以理解成为今天的自主创业。如果没有什么背景可以依靠,在家务农种田也是一种不错的生活方式。如果有一定积蓄,可以考虑通过经商来实现财富自由。不过,商人在古代的地位一直很低。

毕业求职季,古人是怎样找工作的?

科举制

作为隋朝出品,唐朝完善的科举制度,为中国古代的官场贡献了无数的人才。科举制也成为了古代社会中,最重要的一种人才选拔方式。科举制最大的好处,就是给了无数的寒门子弟一个考取功名的机会。这也成为他们翻身的最重要一环,如果把握成功,加官进爵不是梦。这和我们如今的高考何其相似。

毕业求职季,古人是怎样找工作的?

古代诗人求职,

不写求职信,而写诗。

这些诗作,虽是有目的而作,

有的却成为经典名篇,流传千古。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张丞相即张九龄,也是著名的诗人,开元年间,张九龄官至中书令,为人正直。孟浩然想进入政界,实现自己的理想,希望有人能给予引荐。于是,他在入京应试之前写这首诗给张九龄,希望得到他的引荐。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太平盛世,自己不甘心闲居无事,想要干一番事业,却苦于无人引荐,正如想渡江却没有舟船一样。言外之意希望对方予以引荐。

《赠阙下裴舍人》

唐·钱起

二月黄莺飞上林,春城紫禁晓阴阴。

长乐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深。

阳和不散穷途恨,霄汉长怀捧日心。

献赋十年犹未遇,羞将白发对华簪。

这是钱起落第期间所作,献给在朝姓裴的一位中书舍人。

在唐代,皇帝身边的职官,有通事舍人、起居舍人、中书舍人。这些“侍从之臣”每天都要随侍皇帝左右,过问机密大事,其实际权力范围很大。此诗的弦外之音,是希望裴舍人给予援引。

这首诗,通篇表示了一种恭维、求援之意,却又显得十分隐约曲折,尤其是前四句,虽然是在恭维,由于运用了“景语”,便不觉其庸俗了。由此颇见钱起娴熟的艺术技巧。全诗富丽精工,又不流于藻饰堆砌,十分难得。

毕业求职季,古人是怎样找工作的?

《赠田九判官梁丘》

唐·杜甫

崆峒使节上青霄,河陇降王款圣朝。

宛马总肥春苜蓿,将军只数汉嫖姚。

陈留阮瑀谁争长,京兆田郎早见招。

麾下赖君才并美,独能无意向渔憔。

安史之乱起,军事告急,哥舒翰等人被任命讨伐乱党。哥舒翰兼统五原时,知道田梁丘是个人才,十分看重,于是招纳他为自己所用,委以要职。

杜甫向皇帝投赋无果,于是希望通过干谒田梁丘进入哥舒翰幕府。

在这首诗中,杜甫极尽夸赞田良丘,此诗中杜甫不仅对哥舒翰本人吹捧,而且还吹捧他的部下,称颂哥舒如汉朝的霍去病,他的幕府中人都是曹操幕府中的阮瑀之流。

“麾下赖君才并美,独能无意向渔憔”,这两句明确地称赞田梁丘善于发现、推荐人才,杜甫希望田梁丘也推荐自己。

《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

唐·高蟾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高侍郎当指礼部侍郎高湜。咸通十二年(871年),高湜以中书舍人权知贡举,旋拜礼部侍郎。

这是高蟾落第后所作,前两句比喻别人考中进士并表达羡慕之意,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对借皇家权贵雨露之恩者的不满。

后两句以芙蓉花自比,说“未开”而非“不开”,这是因为芙蓉开花要等到秋高气爽的时候。这里表现出作者对自己才华的自信和进取态度,也有希望得到高侍郎援引赏识的意思。

毕业求职季,古人是怎样找工作的?

《赋得古草原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悠闲鼓吹》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白居易来到长安,拜见当时的文坛大佬顾况,白居易奉上自己的诗作,其中就包括这首《赋得古草原送别》。

顾况看了白居易,调侃了这位年轻的文士,说:“米价方贵,居亦弗易。”

后来,读到“野火烧不尽”二句,不禁大为嗟赏,道:“道得个语,居亦易矣。”意思是说,你有这个才华,居长安太容易了。

所以,这首诗,也算是一首干谒诗吧,只是在这首诗中,没有夸赞恭维谒见人,而是通过自己的才华征服了对方。

毕业求职季,古人是怎样找工作的?

不管在在古代还是现代,

求职谋生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我们能做的就是

不断学习,充实自己,

以便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先机。


关于智策传媒

北京智策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是一家集一线主流媒体、策划、公关为一体的文化传媒公司。我们为国内外众多品牌客户提供专业的资源整合及相关活动执行服务,并在长期的工作中积累出非常丰富的与多方媒体、各方职能部门合作的经验,为更好的服务客户搭建了扎实的服务平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孝廉   舍人   毛遂自荐   幕府   侍郎   汉朝   科举   杜甫   朝廷   中国古代   古人   找工作   皇帝   形式   古代   方式   人才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