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将至,防溺水正当时

夏至到了


夏至

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

今天:6月21日

2019年的夏至日


夏至将至,防溺水正当时


“夏至”并非指夏天来到

“至”为极致的意思

夏至这天

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

北半球的白昼达到最长

且越往北昼越长

夏天到了孩子最喜欢的是什么?

水!!!

孩子都有亲水的天性

况且这时候也只有水才能让宝宝凉爽一夏~

总而言之,夏至过后就只有一个字


夏至将至,防溺水正当时


这天真是热啊!

想必大家心里已经盘算了不少应对这个炎夏的节目了吧。其中,游泳可以说是夏天里最受群众喜爱的消暑节目了。适逢暑假来临,玩水也成了孩子们的一件乐事,但由此带来的安全隐患也是每一个家长都该要操心的。6月上旬已发生多起溺水事件,所以在大家或带孩子们出去浪之前,请跟湾湾过一遍游泳池里的安全知识吧。

水能哺育生命,也能夺走生命。

所以,防溺水,要对孩子经常说、反复说、天天说!

今天分享的这篇文章,建议老师、学生家长提醒孩子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


夏至将至,防溺水正当时


夏至将至,防溺水正当时


溺水和你想象的不一样!

溺水并不像大多数人所想像的那样激烈、水花飞溅伴随着求救声。如果你在水上呆过,你就知道当一个人落水时该注意什么。溺水在绝大多数的时候都是寂静无声的,挥手、泼水和大声喊叫—这些在电视上演著给我们看的戏剧性场景,在现实生活中其实非常罕见。


夏至将至,防溺水正当时


由Francesco A. Pia博士命名的本能溺水反应 (Instinctive drowning response),是一般人在水中避免实际窒息或感受到可能窒息时的反应。Pia博士在海巡的On Scene杂志上,描述了本能溺水反应的几项特点:

除了少数情况外,从生理上来说,溺水者通常无法高声求援,这是因为呼吸系统是设计来呼吸的,而说话则是次要或是重复的功能。必须先能呼吸,然后才能发出声音。


夏至将至,防溺水正当时


溺水者的嘴巴反复下沉及浮出水面,而且停留在水面的期间不足以吸气、吐气和发出声音。当溺水者的嘴巴浮出水面时,一面吸吐气,却也一面快速往下沉。

溺水者无法挥手求援。自然本能迫使他们的手臂向两侧伸展,然后从水面往下压,这个动作使溺水者在水中提高身体,才能把嘴巴移出水面来吸气。


夏至将至,防溺水正当时


在整个本能溺水反应中,溺水者无法自主控制手臂移动。生理上来说,在水面上挣扎的溺水者无法自行脱离溺水状态,以及自主移动像是挥手求援、游向救援者、以及靠近救援辅具。

在本能溺水反应理,自始至终身体都维持在水面附近,但没有踢水的迹象。除非由受过训练的救生员救出,这些溺水者只能在水面附近挣扎约20-60秒,然后便开始下沉。

溺水是这个样子....


夏至将至,防溺水正当时


当人落水时,留意以下溺水征兆:

头低在水里,嘴巴约在水面位置

头向后仰,嘴巴张开

眼神涣散空洞、无法聚焦

两眼紧闭

头髮飘散在额头或眼睛处

两脚在垂直方向没有动作

过度换气或不停喘气

试著往某方向游去,却没有移动

试著向后仰

像是在爬梯子,却几乎没有离开水中


夏至将至,防溺水正当时


那么夏季游泳有哪些安全常识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最全的溺水应急措施

防溺水措施“六不准”

1.不准私自下水游泳;

2.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队的情况下游泳;

4.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5.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

6.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


夏至将至,防溺水正当时


防溺水措施“八避免”

1.避免去近几年有人挖(采)沙的河道游泳;

2.避免去水库主干渠游泳;

3.避免在危险地段推拉玩闹、清洗衣物、打捞物品等;

4.避免雨中、雨后在河道、湖塘、井池边行走,避免雨中单独过桥(渠道、堤坝等);

5.避免去不熟悉水域游泳;

6.避免在恶劣气候条件下游泳,如正午暴晒期间、高温季节、天气多变时刻等;

7.避免到深水区、冷水区游泳;

8.避免到污染严重、水质差的水域游泳。在雷雨季节提倡家长送学生到校,接学生返家。

溺水时的自救方法


夏至将至,防溺水正当时


夏至将至,防溺水正当时


夏至将至,防溺水正当时


夏至将至,防溺水正当时


岸上急救溺水者方法

1.迅速清除溺水者口、鼻中的污泥、杂草及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并拉出舌头,以避免堵塞呼吸道;

2.将溺水者举起,使其俯卧在救护者肩上,腹部紧贴救护者肩部,头脚下垂,以使呼吸道内积水自然流出。但不要因为呛水而耽误了进行心肺复苏的时间;

3.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及心脏按摩;并尽快联系急救中心或送去医院。


夏至将至,防溺水正当时


夏至将至,防溺水正当时


对水情不熟而贸然下水,极易造成生命危险。万一不幸遇上了溺水事件。消防蜀黍提醒您,溺水者切莫慌张,应保持镇静,积极自救。

希望大家在夏季

能够牢牢记住

游泳安全常识

让我们清凉而又安全

度过这个夏天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夏至   节气   呼吸道   河道   水域   水面   本能   水中   嘴巴   游泳   夏天   家长   措施   生命   孩子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