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越作战,杨得志临时接替王必成指挥西线,为何只干5天就离开?

1979年1月1日,原昆明军区司令员王必成得到命令调任武汉军区司令员,而原武汉军区的司令员杨得志则成为了昆明军区的司令员,1月7日二人完成工作交接。

两名虎将的对调引起了不小的争议,毕竟当时基本已经定下了对越作战的战略,东线由许世友担任总指挥,而西线原计划是由王必成担任指挥,但现在王必成和杨得志对调,杨得志相当于临危受命,临时担任西线指挥员。

自古以来临阵换将是兵家大忌,那为什么军委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呢?要知道,王必成作为原昆明军区的司令员对参战部队是更为熟悉的,而且王必成已经为战争做了至少两个月的军事准备,此时突然换掉确实有些令人诧异。

对越作战,杨得志临时接替王必成指挥西线,为何只干5天就离开?

其实这次换人也是中央经过深思熟虑后的选择,一个是因为杨得志曾担任过抗美援朝志愿军司令员,在指挥大兵团作战的经验和能力上要远高于王必成。云南方向的作战,涉及到13军和14军两个集团军的配合作战,这方面杨得志显然要更要得心应手一些。

另外,在1967年,杨得志曾作为友好代表团团长访问北越,对越北的地形和军事形势是比较了解的,事实上,当时越军不少军官都是经过杨得志培训过的,所以杨得志对越南军队是非常熟悉的。

最后就是王必成在处理军队政务上是一个弱项,导致他本人在军中的威望相对较低,而杨得志和许世友一样是上将,来到一线后有足够的威望帮助团结部队,尤其是一些从其他军区调来增援的部队。

对越自卫反击战是一场有限规模的快速闪电战,所以让更有经验的杨得志来指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对越作战,杨得志临时接替王必成指挥西线,为何只干5天就离开?

可能有人会说,王必成对部队更为熟悉,杨得志临时上阵没有适应时间,这一点其实并不准确。因为解放军在结构上就不同于古代封建时期的军队,也不同于国民党时期的军阀。

解放军是一支由“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听党指挥的军队,并不是某一个将军或官员的军队,所以官兵在思想上对于军事主官的变更是有坚定的政治思想准备的,而且很多战术思想和作战方式全军都是通用的,虽然各有特点,但也大同小异。

另外,杨得志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指挥员,来到部队之后很快就熟悉了麾下各部。1月14日还陪同副总参谋长、后总副部长到一线视察部队,可见杨得志已经非常熟悉作战部队。

因此杨得志作为指挥员肯定是合格的。

对越作战,杨得志临时接替王必成指挥西线,为何只干5天就离开?

不过更令人意外的是,2月20日,战争爆发第三天,杨得志的胃病突然就犯了,而且这次病情非常重,严重到出现急性左心衰,一度生命垂危被送入ICU,抢救回来后被中央紧急接到北京301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杨得志在犯病后就离开了指挥岗位,而西线总指挥的位置则由时任昆明军区副司令员张铚秀代理,直到自卫还击战结束,张铚秀也基本是按照战前已经制定好的计划指挥,因此战争进程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杨得志真正作为指挥员参与对越自卫还击战的时间满打满算也只有5天,虽然他被迫离开了指挥岗位,但也为整个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

这里还是要说王必成的功劳也是很大的,毕竟他在任期间两个多月的准备工作对于战争的进行还是非常关键的,在得到调令时,政治觉悟也非常高,没有个人情绪,果断交出了指挥权,并将儿子和儿媳都送上了战场。

对越作战,杨得志临时接替王必成指挥西线,为何只干5天就离开?

杨得志在接回北京之后,得到了更好的治疗,后来身体恢复得也不错,1980年1月10日成为中央军委常委,还出任了总参谋长,仕途上也达到了新的高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西线   作战   中央军委   指挥员   司令员   昆明   总指挥   武汉   军区   不同于   北京   军队   部队   熟悉   战争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