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出身却两进中南海,后成毛主席亲家,为何拒绝当政协副主席?

1906年10月,陕西西安灞桥镇上一户农民家庭添了丁。这户人家的男主人姓孔,传闻那里的孔姓人是孔子之后,男主人只是农民,没念过书,但知道孔子,对读书人很尊敬。女主人则是一个晚清秀才的女儿,但也没念过书。

那个孩子叫孔从洲,四十多年后,这个农民的孩子,成了新中国的开国将军。

农民出身却两进中南海,后成毛主席亲家,为何拒绝当政协副主席?

孔从洲

虽然出生在农民家庭,但孔从洲是幸运的。父母都尊敬读书人,也知道学了文化的好处,家里虽然贫穷,但还能供孔从洲上学。孔从洲也就这样,幸运地进入了学校。

他的童年不仅仅你接受了学校的教育,为人正直的父母也灌输了很多质朴、善良、勤劳的品质在他身上。这些品质,成为他后来成功的钥匙。

孔从洲在学校念书很刻苦,成绩好,在家也很听父母的话。1921年,孔从洲以优异的成绩从高小毕业,考进了长安民主中学。父母犹豫再三,还是把他送进了中学。在长安民主中学念了一年书后,父母才向他坦白。

1922年,孔从洲因为家境贫穷,不得已,离开了学校,从此走上了另外一种人生。

离开学校后,孔从顺跟着父母一起在家里务农。每天出入在田地里,脸朝黄土背朝天。当时的湖南,有个叫毛泽东的青年,在湖南领导长沙、安源等地的工人运动。

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不久,新的矛盾又在悄然酝酿中,中国国被封建主义和逐渐成长的资本主义压迫着,百姓的思想已经觉醒,一切都像是沾上火星的干草,大变革一触即发。

历史的齿轮在转动,世界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念过书的孔从洲却只能在田野里流着汗水,他愈发迷茫。

终于,做了两年农民后,孔从洲认清了自己的心。

1924年,靖国军杨虎城部队开设了教导队,在省内招收学兵,不收学费,管吃管穿管住。那时候,当兵不仅仅是穷人家孩子的路,乱世将临,当兵能保家卫国,还能出人头地。

农民出身却两进中南海,后成毛主席亲家,为何拒绝当政协副主席?

杨虎城

听到这个消息后,孔从洲一下子醒悟了,自己不能像父辈一样一辈子做个农民。他和几名学校的同学商量好同行,又跟父母做好了保证,没过多久,踏上了投奔杨虎城的路。

杨虎城的部队驻扎在定边,位于山西北部,环境恶劣。孔从洲和同学们没钱,只能从陕南的西安一路步行,要走六百多里。那时候的孔从洲18岁,同学们也是差不多的年纪,哪里走过这么远的路。

几位同学没过多久就坚持不下来了。他们在路上劝孔从洲一起放弃,回老家。孔从洲任他们放弃了,自己则没有答应他们。他知道自己的天空在更大的地方,自己也没有退路,一放弃就真的成了彻彻底底的农民了。

就这样,孔从洲独自走上了剩下的路。他的钱很快也用完了,有机会的时候,就在路上帮人做农活、写信,换取一点干粮。独自走了好多天,饿了好多次肚子后,孔从洲终于到了陕北。在路上,他居然遇到了杨虎城的部队。

他上前搭话,对方居然就是自己要去考的教导队。教导队的队长来和他说话,孔从洲居然发现两人是西安老乡。两人聊了一会儿,队长也得知了孔从洲的经历,非常受感动,于是说:“到了定边来找我。”

农民出身却两进中南海,后成毛主席亲家,为何拒绝当政协副主席?

孙蔚如

队长叫孙蔚如,是孔从洲的第一个贵人,也是他后来长达十多年的长官。

到了定边后,孔从洲打听到了杨虎城的部队,找到了孙蔚如。孙蔚如一下就认出了他,马上给他安排了教导队的补考。补考官听完孔从洲的经历后,也大受震撼,说:“凭你这份决心,就可以录取。”

他先是在杨虎城部队的教导队训练,几个月后,孔从洲终于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军人。在教导营里,也从新兵做到了班长。

那年,北方的第二次的直奉战争爆发,冯玉祥受了张学良的五十万献金,在北京发动政变。一时间,军阀混战,国家动荡。杨虎城也没有闲着,趁此机会,竖起了国民军的大旗,率领军队向关中进攻。

那时候,杨虎城部队里有两门山炮。杨虎城眼界放得远,明白部队一定要有专门的重型武器,就照着那两门炮组建了炮兵部队。孔从洲是第一批加入炮兵部队的人,也是这时候开始,孔从洲和“炮兵”结下了一辈子的缘分。

农民出身却两进中南海,后成毛主席亲家,为何拒绝当政协副主席?

进入炮兵之前,孔从洲从来没摸过大炮。看见大炮的他欣喜得很,接触过后,更是喜爱上了这个武器。军令在身,自己又喜欢,孔从洲就发奋图强得自学起大炮和炮兵的知识。遇到有经验的战友和长官,孔从洲也总是主动去询问学习。

在这样的态度下,孔从洲的进步十分之快,炮兵的知识和能力被他一点点全部摸透。杨虎城的部队北伐,孔从洲也有了实际操作的机会。在战场上,孔从洲的炮兵天分崭露无遗,立下了赫赫战功。

孔从洲的军中职务也随着战场上的功勋逐渐上升,从班长到排长,排长到连长,连长到营长,一直升到了炮兵团的团长,成了杨虎城部队里最好的炮兵。一路踏踏实实升上来,靠得都是自己,军中战友们对孔从洲也是心服口服。

随着孔从洲炮兵生涯发展的,还有国内的变局。北伐战争胜利后,在东北的日军虎视眈眈,蒋介石却打着“攘外必先安内”的口号,在全国上下搞起了白色恐怖。

国内的抗日情绪却是十分高涨,各界爱国人士都在强烈、积极地呼吁蒋介石政府应该联合抗日。1935年12月9日,北京举行了大规模的大学生示威游行,呼吁“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口号。

这次游行给了蒋介石政府很多压力,与此同时,我党也接触到张学良领导的东北军。后来,张学良前往延安会见了周恩来,统一抗日战线上的意见成为了一致。

农民出身却两进中南海,后成毛主席亲家,为何拒绝当政协副主席?

西安事变

1939年12月12日,蒋介石正在西安“督战”,张学良、杨虎城联手,对蒋介石实行“兵谏”,扣留了蒋介石,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张学良和杨虎城的做法意在逼蒋介石联共抗日,救民救国。

发动西安事变前,孔从洲接到过杨虎城的电话。随后,孔从洲去面见了杨虎城,走出房间后,孔从洲已经不再是炮兵团团长,而是西安城防司令。

发动“西安事变”影响很大,到时能否控制住西安城就是极为关键的因素。杨虎城给孔从洲讲了“西安事变”的计划,并委以重任,孔从洲也有一颗爱国之心,不仅保密下来,并且临危受命,完美执行。

那天之后,孔从洲不但很快掌握了新的部队,还在暗地里掌握了蒋介石在西安中央军各部的分布。事变后当天,蒋介石准备从临潼逃跑,孔从顺更是突破了重重阻碍,赶到蓝田县,拦下了逃跑的蒋介石。

事变后长达一个多月的谈判中,孔从顺也担任好了护卫中共中央代表团的任务。

毛主席后来会见孔从洲时说:“西安事变是中国革命的转折点,把内战变成了抗战,假使走漏了风声可了不得……你是个老实人,别人都信任你。”

西安事变后,为首的张学良、杨虎城,却被蒋介石出尔反尔的迫害了。张学良后来一直在蒋介石父子的软禁下,知道1990年才恢复自由。杨虎城则被蒋介石逼出国,冠其名曰“出国考察”。

农民出身却两进中南海,后成毛主席亲家,为何拒绝当政协副主席?

张学良

杨虎城一走,部队没了首领,就被编到了国民军第三十八军,当年在路上碰到孔从洲的孙蔚如任军长,孔从洲仍然在警备旅当旅长。这支部队不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被叫做“杂牌军”,装备拿不到最好的,连其他嫡系部队也看不起他们。

不久后,孙蔚如带领的三十八军独立成第31军团,孔从洲的警备旅也独立成独立46旅。这时的抗日战争正激烈,日军进攻猛烈。不久后,中条山战役开始,战役之惨烈,被称为“抗战史上最大之耻辱”。

孙蔚如和孔从洲的部队,都参与了这次战役。作为被人看不起的“杂牌军”,孙蔚如和孔从洲的部队展现出了强大的意志。中条山战役开始后,日军封锁了后方,前线进攻极其凶猛,作为嫡系部队的汤恩伯部迅速跑了。

孙蔚如和孔从洲反而尽力抵抗。后来日寇都承认说:“我们跑不过汤恩伯,只有孙蔚如兵团节节抗击。”整个中条山战役中,日军伤亡超过两万,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孙蔚如和孔从洲部队的战果。

农民出身却两进中南海,后成毛主席亲家,为何拒绝当政协副主席?

1940年,孔从洲的部队再次新编,成了新编第35师,也是一支比较著名的抗日部队,孔从洲任师长。他带着部队驻守在河南巩县,负责防卫。当时抗日战争还没结束,兵荒马乱。有不少汉奸队伍还在暗地里卖国求荣。

驻守的日子里,孔从洲和部队里特务大队的大队长李慕愚联手,不费一枪一弹的,策反了潜藏在黄河对岸的汉奸部队。

1945年,日本投降。

孔从洲带领第55师进驻郑州,孔从洲任郑州警备司令。后来国民党再次进行部队整编,孔从洲担任38师的副师长。与此同时,蒋介石调转枪头,想发起内战。

孔从洲在抗日战争期间,率领的国民党杂牌军战功累累,对比起国民党嫡系的中央军,显得坚韧许多。孔从洲也在抗日战争中看到了国民党内部的种种黑暗、没落、腐朽。

事实上,在抗战胜利之前,杨虎城就和我军接触甚密。杨虎城当时带领的军队被叫做“七路半”,意思是“差半步就是八路军”。这个说法是因为杨虎城的部队里有许多我党人士,南汉宸、魏野畴等人,都曾和杨虎城、孔从洲一起工作过。

我党的军人对孔从洲产生了很多影响,也随着对国民党的失望,孔从洲明白了只有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才能实现理想,只有我党才能真正的救民救国。

当时孔从洲甚至还要求过加入我党,但组织上认为他在党外能发挥更大的价值,因此没有同意。但孔从洲对我党依然心向往之,私下里和很多我党军人关系很好,当初一起策反汉奸部队的李慕愚,就是我党党员。

蒋介石发动内战后,国内声讨四起,许多国民党的爱国人士也表明立场,抗议内战。蒋介石于是再次搞起了白色恐怖,国内一时间人心惶惶。在这种时候,孔从洲也彻底认清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真实面目。

农民出身却两进中南海,后成毛主席亲家,为何拒绝当政协副主席?

孔从洲

1946年5月15日,清晨,孔从洲率部在巩县发动了起义。

宣布起义后,另一边的毛主席亲自批准了孔从洲的入党申请。我党的地下党也按照周恩来的指示,把孔从洲的家属接到了陕北解放区。当时孔从洲的次子孔令华正在上学,被接到了已经解放了的石家庄继续上学。

后来北京解放,孔令华念书的学校也迁到了北京,并更名为“八一学校”,校内念书的大多是中央领导人的子女。毛主席的长女李敏那时候刚刚从苏联回国,也在八一学校念书,和孔令华成了同窗好友。

身在巩县的孔从洲发动起义后,却遭遇了国民党军队的包围。原来,孔从洲起义的地方并不安全,附近驻扎了很多国民党军队。起义发动后,国民党第27军、第90军、第38军,很快对孔从洲的部队进行了围攻。

孔从洲的部队因为兵力悬殊,准备不足,很快被国民党军队打散。孔从洲事先与我党取得联系,率领余部一路突围,到达了晋冀鲁豫边区,我党部队也做好了迎接。

孔从洲到达解放区后,很受欢迎,同年10月,他也正式成了共产党员。不久后,孔从洲在我西北民主联军第三十八军担任军长,率领部队在邯郸等地做警备防卫。

与此同时,孔从洲也对我军部队进行了大规模的整训,以应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内战。整训半年后,军队焕然一新,孔从洲也率领部队加入了解放战争。

农民出身却两进中南海,后成毛主席亲家,为何拒绝当政协副主席?

解放区

在解放战争中,孔从洲也是战功累累。无论是突破黄河天险,挺进豫西,还是解放大西南、渡江战役等重要战役中,都有孔从洲的身影。孔从洲做事靠谱,能力强,人也踏实,解放战争的领导人刘邓都很重用他。

孔从洲一心为国,也没有求过升官进爵,在解放战争中担任过豫西军区副司令员、郑州警备司令员、二野特种兵纵队副司令员等职,为国为民,兢兢业业。

1949年,新中国成立。

孔从洲任职西南军区,因为自己丰富的炮兵知识和经验,担任了西南军区的炮兵司令员。那时候的孔从洲,是整个中国数得上来的炮兵权威。

后来,他又先后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学校担任校长、在沈阳高级炮兵学校担任校长、在炮兵工程学院担任院长。除此之外,孔从洲还在炮兵领域上担任了诸多要职,为中国的培养了很多炮兵人才。

1959年8月29日,孔从洲的儿子孔令华结婚,妻子是李敏,就是当年他在八一学院的同窗好友。

农民出身却两进中南海,后成毛主席亲家,为何拒绝当政协副主席?

毛主席与孔令华、李敏夫妇

李敏曾经回家给毛主席讲过孔令华,毛主席关切地问她:“这个小孔的父亲是哪个?在哪里工作?”

李敏说:“我没问过,他也没说过。”

毛主席问道:“那你怎么样跟他交朋友呢?”

李敏说:“我们是八一学校的同学,他父亲应该是军队干部吧,再说了,我是跟他交朋友,了解他父母干嘛?”

毛主席说:“两家结亲嘛,还是要问一问,了解情况的。”

过了几天,李敏回来给毛主席汇报,说孔令华的父亲是孔从洲。毛主席很满意地说:“哦!小孔的父亲原来是孔将军,我知道他。”

孔令华和李敏同窗多年,产生了很深厚的感情,两人情投意合,家庭也都是坚定的爱国人士,婚礼也就开始准备。当时毛主席答应参加女儿的婚礼,但他在庐山开会,原定婚期已过,毛主席数次打电话回来询问。

会议结束后,刚回北京,毛主席就叫来孔令华,让他和李敏两人拟定婚礼宴请宾客名单,并开始嘱咐工作人员筹备婚礼。

婚礼当天,孔从洲第一次进入中南海,毛主席向众人介绍了孔从洲的身份。后来,又单独邀请孔从洲聊天,毛主席的表哥王季范陪同。两人聊了许多当年抗战的往事,从西安事变聊到抗日战争,再聊到解放战争,全部关于那段峥嵘岁月。

后来,毛主席和孔从洲还聊了许多关于中国炮兵发展的事。两人第二次在中南海会面时,孔从洲和毛主席也聊了也多中国炮兵的发展。

农民出身却两进中南海,后成毛主席亲家,为何拒绝当政协副主席?

孔令华、李敏夫妇婚礼照片

1975年中东爆发战争,孔从洲不顾众人劝阻,坚持给毛主席写信。他在当时的战争中高瞻远瞩地看到了电子战对未来战争的重要性。毛主席十分重视,后来,叶剑英和孔从洲专门研究了此事,并打报告提交国务院和中央军委。

毛主席批示:“很好。”随后,六十九岁的孔从洲更加充满希望地投入到了我国第二代反坦克导弹的研制工作中。

在和毛主席成为亲家后,孔从洲有好几次机会担任更高的职位。1975年,孔从洲本来应该从炮兵副司令调任炮兵司令,孔从洲不但拒绝了,还推荐了一个更年轻的人。1981年,孔从洲又被推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他也拒绝了。

孔从洲说:“我不能沾亲家的光。”

孔令华和李敏婚后在中南海住了几年,后来便搬出了中南海。搬出去后,他们的中南海出入证也被没收了,从那以后过上了普通老百姓的生活。1962年,两人生下儿子孔继宁。1972年,孔令华和李敏又为孔从洲添了一个孙女,取名叫孔东梅。

农民出身却两进中南海,后成毛主席亲家,为何拒绝当政协副主席?

李敏、贺子珍、孔东梅

1991年,开国将军孔从洲结束了波澜壮阔的一生。他出身农家,为国从戎,为了新中国的成立献出了极大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又为中国炮兵的发展奋斗至死。

他的子孙后代,也始终铭记着他。

1993年,孔从洲去世两年后,央视首播了一档六集的电视剧《孔从洲》,记录了他踏实勤恳、波澜壮阔的一生。

后来,孔从洲的儿子孔令华在参加毛主席的纪念活动时遭遇车祸,手术时心脏病突发去世。孔家的后人,孔继宁、孔东梅选择了从商。孔东梅后来与平民出身的青年才俊陈东升结合,两人创办了泰康人寿。孔继宁也创办了文化公司,并积极投身公益。

当年从西安小村子里硬生生走了六百多里的十八岁青年,也许从未想过自己能影响到一个国家,自己的后人能不再像父辈们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

他朴实、勤奋、正直,不仅从一个农民变成了开国将军,更是今天中国繁荣富强的奠基人之一。他们奋斗了一生,没靠别人,靠的是自己的信仰和站在人民身边。这样的人,永远都值得被铭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定边   西安事变   解放战争   中南海   抗日战争   教导队   我党   警备   亲家   炮兵   西安   蒋介石   国民党   中国   战役   出身   部队   农民   学校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