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人巧日争新,戏剧道具百年情

天工人巧日争新,戏剧道具百年情

精雕细琢的凤冠霞帔,金光闪闪的刀枪剑戟,栩栩如生的金狮头……在鲤城金山小区,这些富有传统韵味的戏剧道具,就藏身于一间古朴的小作坊里,这里是杨宏达一家人的工作室。

天工人巧日争新,戏剧道具百年情

各种戏剧道具,经过一家人的精心制作,成了戏台上耀眼的光

杨宏达的父亲杨长生是福建省美术工艺大师,2010年被评为泉州(杨氏)戏剧道具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而杨宏达,也在刚刚公布的泉州市第八批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内。杨宏达一家的戏剧道具制作技艺,是从清道光年间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到他儿子已经第六代了。

天工人巧日争新,戏剧道具百年情

每一件作品都是纯手工制作而成

祖传手艺 自清代传下来

“别瞧这些道具小小的,工序十分繁琐复杂,设计、刻纸、粉雕、削刀,每一道都需要掌握技巧……”在灯下,46岁的杨宏达一边给手中的狮子头贴金,一边耐心讲解道。

天工人巧日争新,戏剧道具百年情

给状元帽的匙上粉线雕

泉州杨氏戏剧道具制作技艺,是从杨宏达的太祖父辈传下来的,到他手上时,已经延续五代了。他听78岁的父亲杨长生介绍,清道光年间,太祖爷杨永泰为了谋生到绣铺里学艺时,学来了戏剧道具制作技艺。后来,杨氏戏剧道具制作技艺逐渐有了名气,因为技艺精湛,当时,泉州高甲戏、梨园戏、木偶戏的剧团都会找上门来定制舞台道具。

天工人巧日争新,戏剧道具百年情

霸气的北狮

而杨氏戏剧道具制作品种繁多,不仅有盔帽、加冠面、刀枪剑戟、签筒笔架文房四宝、刑具等各类戏剧演出道具,还有宫灯、绣房灯等演出用的灯彩,以及民间舞龙舞狮道具、珠花头插、髯口髻包等。

杨宏达从小就跟在父亲杨长生身边帮忙制作戏剧道具,年轻时完成学业后,便回到家里全心钻研戏剧道具制作。现在他们一家人制作出的戏剧道具,除了向戏剧团供应外,还吸引了不少新加坡以及我国香港地区、台湾地区的客人慕名而来。

天工人巧日争新,戏剧道具百年情

精美的凤冠

纯手工制作 六代传承

“泉州梨园戏、高甲戏、打城戏、木偶戏等戏曲的繁荣,也带动了道具制作行业的发展。”杨长生说,戏剧道具在戏剧表演里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精美的道具,能为表演增添不少光彩。

如今,他们一家人全部都参与制作戏剧道具,设计、制作、生产,每一道工序都是纯手工。“我的老伴潘丽卿,13岁便开始师从泉州刻纸艺术大师李尧宝,特别擅长以精细为主要特点的传统刻纸工艺,戏剧道具制作过程中就特别需要融入这样的技艺。”杨长生说道。

天工人巧日争新,戏剧道具百年情

75岁的奶奶教21岁孙子刻纸

这些年,由于学艺颇费时间,工艺复杂,冬天还免不了沾水污手,想来学习戏剧道具制作的人并不多,杨长生曾担忧这项技艺后继无人。好在,后辈们都还在将其继续传承下去,儿子杨宏达从他手上接过了衣钵,儿媳也懂些戏剧道具技艺,平时也参与制作。而正在念大学的孙子,现就读的也是美术相关的专业,也正在学习戏剧道具制作技巧,算下来已经传承到第六代了。

END

文/柳小玲 图/田米 实习生/张静莹

编辑 /晓婷

桃之夭夭,等你来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天工   梨园戏   高甲戏   刻纸   道具   戏剧   刀枪剑戟   木偶戏   孙子   泉州   太祖   工序   技艺   家人   父亲   工艺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