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中海国家为什么只有希腊流传下来文化




迦太基:两千八百多年前的地中海女王




迦太基是两千多年前擅长经商的腓尼基人在北非建立的一个贸易城邦,其中心区域即现在的突尼斯首都所在地,隔着地中海和罗马遥遥相望。
公元前9世纪,腓尼基城邦中的佼佼者推罗为了进一步扩展贸易范围,完全打通地中海世界,于是在北非沿岸建立一座“新城”

〔迦太基(Carthage)是迦尔德·哈达斯特(Qart Hadasht)的简称,意为“新城”〕。




从贸易战略的角度来看,这座城市的选址可谓上佳。它位于从黎凡特地区(地中海东岸一带)往西班牙的东西黄金航线和自北非至第勒尼安海的南北航线的交汇点上,是整个地中海世界贸易的集散地和中转站。

地中海国家为什么只有希腊流传下来文化



迦太基凭借其自由的商业环境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借助盛产的木材、紫红色布匹、家用器具、兵用武器等特产,在与母邦推罗的协作中逐渐成为地中海世界的重要商贸城邦。
日后建立庞大帝国的罗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迦太基视为“发展中国家”,并与迦太基签订了一项不平等条约。这项条约规定,禁止罗马人在非洲北部、西班牙南部和撒丁岛上进行任何贸易或建立城市。实际上,这项条约宣称了迦太基的领海范围,即除西西里岛和迦太基本土的港口以外,所有迦太基的通商港口都属于迦太基的领海范围。由此可见,迦太基曾经享有地中海制海权,所以才会被誉为腓尼基殖民地中的“女王”。


迦太基人的民族性:只知道赚钱,没有娱乐




迦南人、希伯来人、阿拉伯人等闪族都擅长经商。在他们之中,腓尼基人和迦太基人做生意的才能尤其突出。为了赚钱,腓尼基人和迦太基人会不惧危险远赴他国。但在当时的人们看来,迦太基人只知道赚钱,没有娱乐,就像“灰头土脸的驴子”。
希腊传记作家普鲁塔克在自己的作品中写道:“赴汤蹈火、辛辛苦苦赚来的钱,却舍不得花一分,这不就和驴子为了搬运烧洗澡水的柴火而弄得灰头土脸,到头来却不能洗澡一样吗?”
当时人的评价并不是无依据的胡说。有一个例证,那就是迦太基的城市里没有像希腊剧场或罗马竞技场之类的娱乐设施。这意味着什么呢?答案很简单,因为迦太基人没有休闲娱乐,所以不需要兴建这一类的娱乐设施。其他民族,尤其是希腊人和罗马人之所以会用异样的眼光看待迦太基人,就是因为迦太基人的生活理念——不分昼夜地埋头苦干,很少享受人生。
如果是因为生活贫困而不得不埋头苦干,那么还可以理解,因为穷人的确没有时间进行娱乐活动。可是,富有而且拥有巨额贸易顺差的迦太基人却很少享受优裕的生活,只是一味地把更多的金钱和时间花在获取更多的财富上。
法国历史学家查尔斯·皮卡德认为,普鲁塔克批评迦太基人是个严肃的民族,不懂得享受人生,这个评价非常正确。
他说:“对希腊人来说,迦太基人的城市可以说是个无聊透顶的地方。那里没有剧场,也没有竞技场。如果非要说有什么活动的话,那里只有一些宗教性的活动,根本谈不上娱乐。迦太基人的城市也只有在举办这些宗教活动的时候才显得比较热闹。在他们的商业社会里,艺术对他们来说是毫无用处的,自然不可能因受重视而盛行了。”




希腊人的生活方式:赚钱是为了活得像个人




论商业才能,希腊人与迦太基人相比毫不逊色。在当时,人们常说:“和希腊人握过手后,你得数数手指头,看看十个手指头是否都还在。”这足以说明希腊人当时在商场上是何等狡猾。

但在个性上,希腊人可以说和迦太基人截然不同。我在前面说过,希腊人做生意的本事绝对不输给迦太基人,但是希腊人赚钱有一个很明确的目的,那就是要活得像个人,而且要过富裕的生活。

问题是,怎么样才叫活得像个人?不同的民族或个人,其人生观是不同的。希腊民族经常思考如何才能活得像个人,所以哲学思想才会在希腊开花结果。

普罗泰戈拉是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哲学家,以辩才闻名。他说过一句至理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话可以说是希腊人的基本理念。自然万物虽然按照各自的生长规律而生存着,然而,如果人类不存在,一切将失去意义。这种以人类为万物尺度的主张是最早的人本主义,它主张万物的意义是人赋予的。

希腊人认为,有正确的人生观的人才能被称作人。有的人追求美好的人生,有的人注重健康,有的人注重思考能力或创造性,有的人注重信仰,每个人的生活理念不尽相同。希腊人认为,追求这些生存理念才是人类生存的意义。事实上,正是这些理念引导着希腊人的生活方式。也只有实现这些理念,他们的内心才能感受到和谐和安宁。

希腊人有各种哲学理论,但综合起来,他们的思考基础是一个坚固的理念,即认为心灵高于物质,精神的价值是金钱买不到的,也是金钱无法衡量的。希腊人认为,经济、政治、教育等活动,都是为了实现高贵的精神这个目的的手段。

换句话说,在希腊人的心中,目的和手段非常清楚,而且经常保持和谐的状态。

迦太基人和希腊人在对待殖民城市的态度上也有很明显的差异。

与其说迦太基人建立的是殖民城市,倒不如说他们建立的只是经济、交易的基地罢了。他们在各地占领港口,只为商业交易所用。对迦太基人来说,重要的是能运送商品或当地资源的良港与仓库。




地中海国家为什么只有希腊流传下来文化




油画《狄多建设迦太基》 作者:约瑟夫·玛罗德·威廉·透纳 创作时间:1815年




相反的,希腊人所追求的却是一个充满人性的城市。虽然一个城市的发展一定要有经济活动,但是希腊人认为殖民城市除了是经济基地之外,还应该成为移植希腊文化的基地。位于德尔斐的阿波罗神殿可以说是这些殖民活动的大本营,希腊人在殖民之前都会先到这个神殿祈求指示,并铭记于心,然后才开展他们在各地的殖民活动。
换句话说,希腊人无论走到哪里,从来没有忘记过希腊精神。德尔斐的阿波罗神殿里刻着一句格言:“认识你自己。”希腊人谨守着这句格言到各地建立殖民城市,然后再回到希腊。这句格言促使他们经常自我反省,也使得他们在地中海中穿梭往来的时候,除了得到物质上的财富之外,也满载精神财富而归。
举个例子来说,希腊人在殖民城市爱奥尼亚除了发展经济之外,还非常注重精神文化的培育。我们只要举出诗人荷马、哲学家泰利斯和赫拉克利特等几位名人,就足以佐证这一点。




地中海国家为什么只有希腊流传下来文化




希腊诗人荷马塑像




反观迦太基人,他们每天只知道做生意。他们把所有的精力倾注在追求物质与财富上。所以,迦太基人的经济基地根本没有孕育出精神财富。理由很简单,因为他们根本没想过要追求所谓的“闲暇”。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身为人类有何意义,什么才是人生的真谛,也没有反省过为什么要工作。他们终其一生只是纯粹的经济动物罢了。




迦太基的教训:人类不能只为金钱而活着




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迦太基和罗马为争夺地中海的霸权爆发了三次战争,史称“布匿战争”。“布匿战争”历时一百余年,最后罗马攻破迦太基城,放火烧毁了这座城市。大火持续了十七天,烧完之后灰烬深达一米。为了完全歼灭迦太基,罗马人用锄头挖开灰烬,在地上撒下盐巴,这是为了不让迦太基再次复活,不让农作物在此地生长而举行的诅咒仪式。从此,繁荣了近七百年的迦太基在地球上消失了。




地中海国家为什么只有希腊流传下来文化




画家阿勒特皮耶科代克油画作品,描绘的是西庇欧在扎马击败汉尼拔的情景。(罗马与迦太基于公元前202年决战于扎马,汉尼拔被打败,第二次布匿战争结束,迦太基从此失势,完全成了罗马的附属国。)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希腊人在追求商业利益的同时,并未放弃对现实生活的享受和对未来人生的思考,于是其哲学、文学、历史、教育、宗教等在希腊世界大放异彩。后来在外族征战的迫使下,希腊城邦纷纷陷落,但希腊文化深深地影响了罗马人,故而有“罗马人在军事上征服了希腊人,而希腊人在文化上征服了罗马人”的说法。现在看来,希腊文化何止征服了罗马人,希腊人创造的文化成就已经通过历史的传播成为今天西方文明的源头之一。
反观迦太基人,他们一直奉行经济利益至上的原则,将发展商业看作实现人生价值的唯一目标,忽视了对文化教育的发展。迦太基人为了获得财富开出一条血路,但除了经济上的发展之外,他们从未设法努力追求政治上、知识上或伦理上的进步。所以迦太基虽然在经济上曾经很富有,但其文明方面的浅薄与脆弱使它缺乏自己的根与魂,留给后世的也只能是“曾经很有钱,结局很悲惨”的印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地中海   希腊   迦太基   北非   腓尼基   目的   罗马   希腊人   城邦   公元前   理念   精神   财富   国家   城市   经济   文化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