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要丢了中国的乐感 | 争鸣

莫要丢了中国的乐感 | 争鸣

文 | 张燚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惹了众怒。并不是因为艺术水平低劣,而是其“2021年大学生时装发布会”所用模特清一色的“眯缝眼”。

莫要丢了中国的乐感 | 争鸣

“眯缝眼”是什么?在我这样的普通人的认知中,就是丑呗。老家形容一个人长得难看,这几个词最具代表性:尖嘴猴腮眯缝眼,大头矬身罗圈腿。

清华美院所用模特当然不是大头矬身罗圈腿,也没有尖嘴猴腮,为什么却都是眯缝眼呢?原因可能只有一个:在西方人的刻板印象中,小眼是东亚人的突出特征,于是认为东亚人的“美目盼兮”就是小眼了。但东亚人会认为小眼好看吗?一般并不会,我也想有“大眼睛双眼皮”。说到底,清华美院这是在拿西方人看中国人的标准来看中国人,或者说,这一场中国顶尖大学举办的时装发布会长了一双西方人的眼睛。

然而,仅仅“眼睛”是这样吗?我们音乐院系是不是也长了一双西方人的耳朵呢?恐怕不仅是长了,而且更为严重罢。

“跑调”的民谣之父

他从小喜欢唱歌,在一帮原住民小朋友中显得聪明伶俐、能歌善舞。然而,上学后学校的音乐老师却说他唱歌跑调……此后很长时间他变得讨厌音乐课,直到多年之后,他被称为“台湾民谣之父”。他叫胡德夫。

莫要丢了中国的乐感 | 争鸣

胡德夫

如果钢琴上的音才是“准”的,那么很多音乐就是“跑调”的。比如阿拉伯音乐体系的音乐,比如非洲黑人音乐体系的音乐,以及中国音乐体系的很多音乐。

我国常用的均孔笛大二度偏小,小二度偏大,我国西北音乐中的苦音(si)偏低,中原豫剧的fa音偏高但又不到升fa……但中国音乐最突出的特征还不是像阿拉伯音乐体系或非洲黑人音乐体系那样有很多“钢琴缝里的声音”,而是绝大多数时候其音高都不像钢琴那样是一个平直的“音阶”,而是“带弯儿”的一个声音——因为中国音乐扎根于汉藏语系的声调语言。这个带有游移性质的音并不是“跑调”,而是美学品质。反倒是音乐院系常用的“直音加颤”具有典型的西方音乐美学特色,来唱有声调的汉藏语系的歌曲不伦不类。

“不准”的合唱

合唱刚进入中国的时候,被国人认为是“唱错”了。如果不是唱错了,大家一起唱怎么会并不是同一个曲调呢?

在漫长的历史中,中国音乐都没有和声的概念,没有多声部音乐。当我们用习惯性的单旋律思维来检视合唱,多声部的合唱当然是不准的。如今,我们再不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但我们再不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不等于我们不会再犯低级错误。我们用西方具有音高固定性的“音阶”观念来标定具有数千年发展历程的具有音高游移性的“带弯儿”的中国音乐,用均分强弱的机械重复来对待散板或有板无眼(一拍子)的中国音乐类型,这样的错误还不够低级、不够普遍吗?我们有必要因为西餐很少用辣椒就把中餐川菜湘菜里的辣椒驱逐出去吗?

我们嘲笑西方音乐形式的合唱“不准”是不对的,然而我们嘲笑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音乐“不准”“不科学”却是不堪。前者是狭隘,后者却为卑贱。

荒腔走板的“韵”

“‘气韵生动’,为吾国往哲最高的艺术观。”(滕固)“气韵”自南齐谢赫提出后被吾国历朝历代艺术家一再讨论和强调。然而,何谓“韵”?吾国艺术家和艺术学家们不仅没有给出具有说服力的说法,甚至可谓“语焉不详”。西方有人将汉语的“韵”翻译成英语的rythem(节奏),这下子让很多中国艺术家和艺术学家“如获至宝”,“拓展了中国美学的表现形式”。然而,“韵”有这么简单粗暴吗?谈艺术之“韵”不要先了解一下中国音乐吗?这些艺术家和学术家们就看不到汉语的“韵”字是怎么写的吗?

然而,也不能全怪他们。因为我们音乐界也谈不清“韵”是什么。这不是很奇怪的事情吗?窃以为,中国音乐“韵”之物质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重泛音、带腔音(带弯儿的音)、多润腔、猴皮筋(非均分律动)……莫要说“节奏”仅仅是韵的众多表现成分中的一种,即便韵就是“节奏”,这节奏也是与西方均分律动大为不同的,多样的非均分律动的节奏,更不是什么“图画中重复的形式”。

我们不应排斥西方古典音乐,也不应该排斥中国农村小伙儿唱英文爵士歌曲(《中国好声音》选手邹宏宇在农村练唱时备受嘲讽),但最不应该排斥的,是具有中国韵味、中国气派的中国音乐。我们可以借鉴多声部,但这多声部是中国韵味、中国气派的多声部,而不是西方音乐规范的多声部;我们可以借鉴美声,但这美声应该是发展带弯儿、带坎儿、较多真假声交错、较多润腔的中国歌唱的工具,而不是将工具翻转为范本和目标,以直声大嗓、“大舌头”“打摆子”为荣。

世界不是只有一种乐感,世界不能只有一种乐感。如果我们丢了自己的乐感,那么不仅是对中国音乐犯罪,此乃是对人类音乐犯下滔天罪行。

- THE END -

“星标”音乐周报微信公众号

不错过每条推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乐感   中国   藏语系   东亚   吾国   音高   声部   小眼   西方人   低级   合唱   中国音乐   艺术家   体系   旅游   音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