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临城下:话说清水

黄河经晋陕蒙交界处莲花缠(秦源)流入晋陕大峡谷,在府谷东部境内有两条重要的支流,一条是皇甫川,是黄河中游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河流,另一条是清水川。清水川流域绵长,落差较大,河床较窄,发洪水时水流湍急,所以也成了黄河中游的一条重要的支流,沿着清水川口向北7.5公里,在河道西边的山坡上座落着一座古老的镇子----清水。

兵临城下:话说清水

清水位于县城东北部37公里处,总面积166、7平方公里,共有15个行政村,80个自然村,10100多人,乡驻地机构齐全;集贸市场较为繁荣,每逢三日,十里八乡百姓汇集于此,很是热闹。清水旧时寺庙齐全,景色宜人,人文景观非常丰富。清水人自古勤劳善良,文明厚道。这里山势平缓,形似卧龙,北有千亩良田百门湾、西有田家湾人称清水的粮担子,主要特产有,穈子、谷子、玉米、海红果、红枣等。

兵临城下:话说清水

据府谷县志记载,清水位于县境东部,驻地在县城北部偏东24(直线距离)公里的清水川西畔。明朝中叶,边患日噬成化二年(1466),巡抚卢祥筑城于山坡,凡三里,遂移府谷县兵守城于此。成化五年(1469)年设清水营,驻重兵镇守,驻兵1100名。属榆林卫。是榆林镇东路的要口,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巡抚涂宗浚增设关城,用砖包砌,崇祯元年(1628)年,王嘉胤在此揭竿而起,揭开了明末农民起义的序幕。清设分守把总,后废,城垣至今完好。

兵临城下:话说清水

传说中清水的由来

兵临城下:话说清水

相传在很早以前,有位姓赵的才子,在朝廷居官,因不谙世事,一心向善,故辞官不做,远离朝廷来到这荒芜人烟之地开垦种田,过起了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在住地的东北角找水打井,水清泉粗,清澈见底,故取名为清泉水。清水也就因此得名。因有了清水这个地名,所以这条河也叫清水川。

兵临城下:话说清水

清水又名----凤凰城

清水又叫凤凰城,传说,几千年前有一只神鸟凤凰飞过这里,看到这一汪清澈的泉水盘旋良久不忍离去,于是饱饮泉水,栖息于此,结果受到上界惩罚被压在这里,凤凰伤心的流出了眼泪。在清水东门外张家圪塄的石岩中有个卤水泉,经久不枯,相传就是凤凰的眼泪泉。后人为怀念凤凰,在明朝修筑城堡时给清水取名为“凤凰城”。

兵临城下:话说清水

清水水源丰富

清水因水好而得名,这里的水又分有好几种,关井沟的水甘醇爽口是酿酒的好水,故又称为酒泉,旧时清水酿的酒远近闻名;张家圪塄有点豆腐的卤泉,前几年周围十里八村的群众都来这里挑卤水点豆腐不用酸浆;清水南门下边的操场沟有做粉条用的矾泉井,用矾泉井水做粉条,不用放白矾面,粉条特别好吃;北门湾清泉寺前边圪洞沟有可以用来蒸馒头的碱泉井,用碱泉井水和面蒸馒头不放碱面也特别松软;北门湾清泉水纯净爽口,香气袭人,被称之为神泉佛水远近闻名。

兵临城下:话说清水

清水第一寺----清泉寺

兵临城下:话说清水

清泉寺,是府谷县境内最早的寺庙之一。据说,最早是赵姓所建的女娲娘娘庙,位于清水城东北二百米处清水河岸的石基上,全庙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曾被蒙人侵占取名为沙格尔(蒙语意思指左边)寺,简称沙寺庙;东汉初年因泉得名,更名为清泉寺。清泉寺寺庙建筑曾是一座雄伟壮观的四合头大院,正殿设有七间大雄宝殿,供释迦牟尼、阿弥陀佛、药师佛,法台前供铁铸鎏金十八罗汉,东西厢各有佛堂数间,东西分别有钟鼓楼,院内有一颗直径达五十公分粗的参天柏树,一年四季郁郁葱葱。寺庙圣像全是金脸佛面,上有幽线,墙上的壁画栩栩如生,形象逼真,前檐都是斗拱,外形材,里割角,脊子兽头都是五色琉璃瓦,整个寺庙结构精巧,工艺精细,是一幅完整的全佛堂图。据寺内碑记可考,该寺唐代重修,明嘉靖、成化都进行过复修,清李氏兄弟,为回报佛祖补修庙宇树以碑记流传至今。上世纪60年代,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寺庙被拆的只留下破旧不堪的大雄宝殿。1997年乡人王占清,邀请赵姓族人赵区怀及乡邻重修清泉寺,经主管部门批复于2000年动工修复,使得宝殿金身、古碑大钟、苍松翠柏,重现清泉,成为古寺镇寺之宝。如今,一进入清水远远望去,苍松翠柏,宝殿巨钟相映程辉,成为清水最耀眼的标志之一。

兵临城下:话说清水

清泉寺十八罗汉神奇传说

买货郎踏幽线吓死卖货郎,一日,有一买货郎路经清泉寺卖草帽,寺主不在,院内走出一小沙弥买了十八顶草帽,说回去向寺主要钱,货郎进到寺内,见十八罗汉各戴一顶草帽,不见了小沙弥,不知踏住幽线,神动吓死了卖货郎,寺主回来见庙内死了一货郎,猜想一定是小罗汉干的,便将小罗汉头上打了一下,小罗汉当晚就跑了,赶明跑到内蒙清水河县碰见一老头问这是什么地方,老头说是清水河,小罗汉长叹说一夜还没跑脱清水河,于是就再也走不动了,所以后来清水河县人民就盖起了罗汉庙,供奉罗汉至今。

据了解,过去清泉寺确有十七宗铁铸鎏金罗汉,形态各异,姿态万千,是珍贵的文物,但因近年来保管不善,致使罗汉流失,2007年为追讨罗汉,公安刑警介入,但最终无果。

兵临城下:话说清水

王嘉胤拉碌砘清泉寺起义的传说

兵临城下:话说清水


王嘉胤是皇甫镇小宽平村人,身材魁梧,力大无比,1627年冬天的一个夜晚,他和吴延贵、不沾泥等几个拜把兄弟合伙到青春峁驮炭,王嘉胤在前边走着,忽然后面几个弟兄看到一火星从天而降落在王嘉胤身上,于是拔马便跑,后面的弟兄以为他被火烧着,紧追不舍,到了炭窑,他与窑主发生口角,打起架来,他举起炭块砸向窑主,结果给砸死了,他拔腿就跑。躲在清泉寺,主持崔二是他娘舅。年30晚上两人为大殿添油点灯后,一出庙门灯就熄灭了,回去一看灯碗里的油没有了,觉得奇怪以为是有人偷油,于是又将油添满然后藏起来想看个究竟,过了一会,忽然看见从梁上爬下一条大蛇将灯油一口吸光,这时王嘉胤出来大喝一声“呔”蛇不见了掉下一支宝剑上刻“王嘉胤”王嘉胤拿着宝剑认为是上天所赐,自己可以坐天下了,于是与他二舅崔二商量起义,又找来不沾泥、杨六等拜把子弟兄决定连夜举事,于是几个人拉着碌砘当马蹄声在清水街狂奔放杀声,口中大喊“王嘉胤坐天下了,贫民百姓不要怕”,官兵以为大军至不敢出,等到天亮人越聚越多,随即攻下清水,当日又攻破皇甫堡,开仓賑济,穷人拍手称快。

据史料载,王嘉胤起义各地人民纷纷响应,震动晋、秦、蒙三省。白水王二从澄城率部北上与义军会师,安塞义军闯王高迎祥、宜川王佐桂、绥德王自用等也纷纷率部来投。一时起义烽火燃遍陕西蔓延晋、宁、甘、三省。崇祯3年(1630)年王嘉胤自号“横天一字王”封王自用为左丞相皆军师,白玉柱为右丞相,高迎祥、张献中等都封有官职。崇祯4年(1631年6月2日夜)在山西阳城南山营地,不幸被部下王国忠(奸细)、内弟张立信(墙头尧峁人,原系曹文诏部下任延绥总兵利用亲戚关系假降打入义军任帐前指挥)杀害,年仅40多岁。

兵临城下:话说清水

清水名山----花石山

兵临城下:话说清水

 据延绥揽胜记载:花石山位于府谷北六十里,清水营堡川东,俗名石山梁。三山排比,层峦怪石,峭壁飞岩,石色青紫,瑰丽无匹,自远望之,彩翠如芙蓉。南崖有玉皇洞,上有石窑,洞碑刻“弘治二年二月,钦差宣府将军陈统,余残缺;在花石山畔石头上有好多马蹄迹,相传,是赵武灵王胡服入秦过此所遗。

在笔者印象中花石山又称大石山,三山排比各有特色。北峰:山色青紫,座北朝南,向南为宽幅峭壁,上有一石印(窟)无人能攀,向北成缓坡一直延伸到沟底。山下西侧绿树成林,有大片的杏树,杨树、槐树等,每到夏季,郁郁葱葱,附近学校的老师们常常领着孩子到这里踏青游春讲述有关大石山的神话传说;相传,石山洞内有一金牛,南方一探宝之人探的此宝之后,遂用千年甘草引牛出山,当牛走到洞口,那人将牛的一角扳住,牛尽力反抗,结果被掰下一角,从此牛再没出洞;中峰:山势座东向西,高达几百尺,山体垂直陡峭,三面绝壁,直插云霄。东接削窄的山带,犹如一条长龙蜿蜒盘绕直至高家焉村。相传,很久以前上界计划在此修“通天柱”于是在一天夜里派众多神匠在此修筑“通天柱”眼看就要接通,结果被附近一驮水老头发现,并大骂说挡了他的路,此时天已大亮众仙只好弃柱而去,结果留下这半截没有修成的“通天柱”;东峰:山体浑厚座北朝南,南有石窟无数内有石刻壁画等均已无法辨认。

花石山以其独特险峻的山势,成为府谷境内有名的大山之一,近年有人建议在山上雕刻摩崖石刻,以增加山之灵气与文化气息,以便让花石山名闻天下,实为可喜之举。

兵临城下:话说清水

清水的主要遗址

旧芭州堡:位于清水北麻镇南,元初设置,据《明世法录》载:“成化二年(1466)年边备尚书王复奏以府谷堡移出芭州旧城”,三年,巡抚卢祥言:“芭州水泉枯涸,城堡宜更徙筑,别有地名清水川,正当要冲,颇有水泉,可立城堡”。现遗迹尚存。

兵临城下:话说清水

枣林峁遗址:位于清水枣林峁村,出土有玉刀、铜器等属于汉代居住遗址,1981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兵临城下:话说清水

转角楼墩台:

在距离清水6公里的转角楼村,有砖砌的长城墩台,它正好处在清水川和小南川(宋称乌龙川)的汇合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当地人称“口子”是古代长城内外往来经过的出入口之一。墩台上设有瞭望口,蹬上古台极目远眺,清水川尽收眼底,向东与旧芭州、烽火墩台、长城遗址(明代边墙)交相呼应,远远望去,古长城堑土堙谷,据险为塞,高墩星列,城堡棋连,实为状观,为长城建筑的精华部分,城墩附近兵营残址依稀可见,可见曾是重兵把守的要害。据史料记载现有的长城与墩台,是明成化年间延绥巡抚余之俊率领将士4万多人,“依山形、随地势,或铲削、或筑垒、或挑堑,”历时三月修筑而成。府谷境内东起墙头,西至镇羌蜿蜒100余公里。

兵临城下:话说清水

兵临城下:话说清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府谷县   府谷   清水河   水泉   石山   崇祯   天柱   成化   货郎   巡抚   兵临城下   长城   凤凰   罗汉   清泉   寺庙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