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最后的“慢火车”,最低只要1元,且14年不涨价

在追赶时间奔跑的快节奏生活中,绿皮火车已经被人遗忘。印象中的绿皮车速度很慢,没有空调,更没有软座软卧,更没有餐车,逢站就停,甚至连车窗都能打开。但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绿皮火车已逐渐被淘汰,极少能看到它的身影。但在湖南怀化,依然保留着一趟没有空调、没有餐车、逢站就停、车厢被农产品塞满的绿皮“慢火车”。它们穿行在大山深处,为沿线的菜农、果农、居民和学生服务,它们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却依旧保持初心。

湖南最后的“慢火车”,最低只要1元,且14年不涨价

其中7272次列车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慢火车,7272次列车每天往返于怀化和梅江两地,沿途经过13站,最高票价11.5元,最低时只要1元。自2006年开通以来,这趟慢火车已“奔跑”有14个年头,虽然两地仅有短短178公里,但这趟绿皮车的存在意义重大,因为沿途经过的很多村镇,是其他火车都不会经过的。而且在这里,农产品、果物蔬菜都被允许上车,因为这关乎当地居民的生活,关系着他们的柴米油盐,是他们生活的最真实体现。

湖南最后的“慢火车”,最低只要1元,且14年不涨价

这些年,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最低1元的票价没变,但窗外的风景和车上的人却悄然发生着改变。从刚开始仅有几位乘客到如今满车都被背着竹篓和菜筐的农民,车窗外本是残破老旧的木板房,如今也被座座高楼大厦所覆盖,它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沿线居民的生活牵挂者。这趟绿皮“慢火车”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或许在著名作家铁凝的成名作品《哦,香雪》中找到答案。

湖南最后的“慢火车”,最低只要1元,且14年不涨价

《哦,香雪》曾入选“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最有影响力的小说”,文章主人公香雪生活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村子里有一趟每天会停一分钟的火车,对外面世界向往的香雪在某一天用攒了很久的四十个鸡蛋换来一个吸铁石的塑料铅笔盒,却没来得及下车,在下一站下车摸黑步行30公里回家的故事。故事中的火车对于香雪来说是通往美好世界的大门,对于这个贫穷的小村庄来说,这是告别贫穷的通道。故事源于生活,这趟7272次火车对于湖南怀化的居民来说,意义远不止于此。

湖南最后的“慢火车”,最低只要1元,且14年不涨价

往返于怀化和梅江两地的7272次列车,是沿线居民通往幸福的列车。有了这趟列车,不仅方便当地居民卖蔬菜水果,换回生活必需品,很多在外务工的年轻人,也能乘坐这趟火车回家,虽然没有空调,但这里却有最质朴的人间烟火气。对向往“慢火车”的外地游客来说,这里似乎是最好的选择,因为火车速度缓慢,可以更好欣赏沿途的风景,看到大自然最本真的色彩。

湖南最后的“慢火车”,最低只要1元,且14年不涨价

沿途村庄星罗棋布,三三两两分布在火车道两旁,这里的景点虽没有那么出行,但却有种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原始特色。就像坐落在湖南怀化黔城镇的黔阳古城,虽然不如凤凰古城名气大,但却是全国保存最为完好的明清古城之一。古城三面环水,是湘楚苗地边陲重镇,素有“滇黔门户”和“湘西第一古镇”之称。千古名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诞生于此,诗人王昌龄身后留下一座“芙蓉楼”屹立于此。

湖南最后的“慢火车”,最低只要1元,且14年不涨价

来古城,第一个要看的便是芙蓉楼。它被称为“天子行吟处”,是江南四大名楼之一。芙蓉楼北廓临江,依林踞阜,构筑巧妙、错落有致,一色青瓦屋面,屋顶是丰姿多彩的泥塑,极具地方特色。虽少了些皇家园林的气势,江南园林的精致,却也飞檐卷垛,清秀淡雅。不知道小伙伴想不想来感受一下“慢火车”的味道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湖南   青瓦   怀化   火车   餐车   江南   沿线   沿途   次列车   两地   古城   芙蓉   最低   居民   意义   空调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