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了一个世纪,建筑界华人代表,今天我们该如何读贝聿铭?

1983年,当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筑师之一——贝聿铭,被授予普利兹克奖(被称为建筑界的奥斯卡)时,评审团对这位善用光线、空间和几何图形的大师的评价是:

“他创造了本世纪最美丽的内部空间和外部造型。”

活了一个世纪,建筑界华人代表,今天我们该如何读贝聿铭?

贝聿铭(1917年4月26日-2019年5月16日),世界著名建筑设计师。

他一生设计世界标志性建筑上百座,荣获50多项建筑奖项。作品遍布4大洲、10个国家,被誉为“现代主义建筑的最后大师”。

北京香山饭店、卢浮宫玻璃金字塔、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香港中银大厦、苏州博物馆……百年人生里,他给世界留下了许多震撼心灵的建筑。

活了一个世纪,建筑界华人代表,今天我们该如何读贝聿铭?

生于乱世中国,18岁单枪匹马闯世界,在当时华裔颇受歧视的国际建筑界,踏踏实实用震撼的作品说话,一步步征服了整个世界。

肯尼迪夫人请他为亡夫设计图书馆、法国总统力排众议把卢浮宫交给他改造、香港未回归时为中国银行在香港建造中银大厦。

活了一整个世纪,留下百幢令世人景仰的建筑,是当之无愧的“华人之光”。

活了一个世纪,建筑界华人代表,今天我们该如何读贝聿铭?

除了建筑天才,贝老对祖国深深的热爱与关怀,更令人动容。

他给3个儿子起名:贝定中、贝建中、贝礼中。意为:安定中国、建设中国、礼仪中国。

在向全世界的人们介绍自己时,总是说:我来自中国苏州。

活了一个世纪,建筑界华人代表,今天我们该如何读贝聿铭?

2002年,贝老以85岁高龄接手了苏州博物馆的设计工作。

贝聿铭倾注全部感情和心血,一棵树、一块石头都要亲自坐镇挑选。

历时四年,苏博新馆终于在2006年10月建成,这一年,贝聿铭已经89岁。

活了一个世纪,建筑界华人代表,今天我们该如何读贝聿铭?

2020年是贝老辞世一周年,为了让更多人走近贝老的建筑名作,贝聿铭的“小女儿”——苏州博物馆耗时一年,做出一套《贝聿铭的建筑密码》立体解谜书。

活了一个世纪,建筑界华人代表,今天我们该如何读贝聿铭?

书里收录了贝聿铭六座世界级经典建筑:

苏州博物馆、卢浮宫金字塔、日本美秀美术馆、德国历史博物新馆、香港中银大厦、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

用精巧的立体书设计,把它们变成一座座可折叠的纸上博物馆。

足不出户,在纸上来一场贝聿铭建筑的环球主题旅行。

活了一个世纪,建筑界华人代表,今天我们该如何读贝聿铭?

每座建筑都有一位Q版的贝聿铭,带着你一起“畅玩”。

每座建筑,都对应着一个知识主题:几何、人文艺术、空间逻辑、环境美学、光学、材料学。

六大学科内容,共100多个硬核知识点,非常适合对建筑感兴趣的年轻人和需要接受通识教育的孩子。

活了一个世纪,建筑界华人代表,今天我们该如何读贝聿铭?

这套书的每一页建筑的每一个角落,全部精准按照实际建筑比例还原,所有建筑场景全部手工制作。

共200多片建筑零件,经600道手工工序,堪称一套高质量立体书。

活了一个世纪,建筑界华人代表,今天我们该如何读贝聿铭?活了一个世纪,建筑界华人代表,今天我们该如何读贝聿铭?

超高度精细还原,在纸上重现“光影魔术师”贝聿铭大师级设计细节。

比如,贝聿铭喜欢几何和光线,你在书中就能看到他凝结着空间、文化、光线、几何的灵感与理念。

活了一个世纪,建筑界华人代表,今天我们该如何读贝聿铭?

日本美秀美术馆和《桃花源记》有什么关系?如何在台风频发的香港建一座高楼?曾经的德国军火库如何改造成现代博物馆?

你不仅能看到他建筑技艺之精湛,光线运用之精妙;还能感受到他对历史文学的运筹帷幄,作品里包含的古典艺术的美学风范、人文生活与建筑自然的和谐共处之美。

活了一个世纪,建筑界华人代表,今天我们该如何读贝聿铭?

更酷的是,这也是一套前所未有的建筑解谜游戏书。

主创团队为本书量身打造,设置了十余道谜题全部隐藏在了书中的立体结构内。

配合书末二维码里的线上小程序,让你的每次阅读都有新的惊喜线索。(下文会细说)

活了一个世纪,建筑界华人代表,今天我们该如何读贝聿铭?

为了让你更好理解,出版方特地制作《导读手册》。

活了一个世纪,建筑界华人代表,今天我们该如何读贝聿铭?

里面有针对每一座建筑的背景介绍、建筑专业知识普及。

和立体书搭配在一起,让你“由内而外”透彻理解一代建筑大师的思想瑰宝。

活了一个世纪,建筑界华人代表,今天我们该如何读贝聿铭?活了一个世纪,建筑界华人代表,今天我们该如何读贝聿铭?

另赠送6张贝聿铭建筑文艺装饰拼图,每张拼图是96片,对应书中6座建筑。

其插图由活跃在意大利博洛尼亚的知名插画师须臾绘制,用充满温情的彩色笔墨重新诠释大师贝聿铭的经典建筑作品。

当你在书中完成环球建筑游历之旅后,可以动手拼图,拼完后放入相框,就是一个充满审美的居家摆件。

活了整整一个世纪,留下百幢经典建筑

“华人之光”贝聿铭

活了一个世纪,建筑界华人代表,今天我们该如何读贝聿铭?

2018年,贝聿铭(I.M.Pei)度过了自己的100岁生辰。

这位活过一整个世纪的老人,对东方故土有着深深依恋,又有着国际化的建筑视野。

无论你是否身处设计圈,贝聿铭的建筑都值得我们去品味和感悟。

活了一个世纪,建筑界华人代表,今天我们该如何读贝聿铭?

他17岁离开故土,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读建筑学。70多年的建筑生涯大多在美国和欧洲。

他从未刻意中国化,但中国文化的确对他影响颇深:“我深爱中国优美的诗词、绘画、园林,那是我设计灵感之源泉。”

从早年的香山饭店、香港中银大厦到近年的苏州博物馆,都是他留给故乡的礼物。

活了一个世纪,建筑界华人代表,今天我们该如何读贝聿铭?

贝氏家族在苏州的历史超过600个年头,可想而知,苏州博物馆对他有着非凡的意义,甚至被他视作“最亲爱的小女儿”。

“我觉得苏州博物馆是个文脉主义建筑。当地政府想要的也是建筑文脉。在这个项目上,我有机会将历史古迹融入21世纪的背景里,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至于用材就毫无悬念了,我选定了灰泥、石材、或者瓦片。而颜色则是灰白结合。”

活了一个世纪,建筑界华人代表,今天我们该如何读贝聿铭?

就像苏州博物馆,贝聿铭的作品一直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

光线、玻璃钢材、混凝土、几何造型,都是他的建筑关键词。

活了一个世纪,建筑界华人代表,今天我们该如何读贝聿铭?

“让光线来作设计”是贝氏的名言。他的作品中光与空间的结合,总能使空间变化万端。

比如大名鼎鼎的卢浮宫金字塔,三十多年前,贝聿铭曾用这个建筑,折服了法国媒体和民众。

活了一个世纪,建筑界华人代表,今天我们该如何读贝聿铭?

当法国总统密特朗宣布,要让贝聿铭担当卢浮宫重建项目的建筑师时,整个巴黎都抓狂了。

“怎么可以由一个华人,来修复法国最著名的建筑,贝聿铭会毁了巴黎!”

法国的政客和建筑师各种明里暗里搞攻击,贝聿铭却很淡定:“幸亏我不懂法语,刚好落得两耳清静。”

活了一个世纪,建筑界华人代表,今天我们该如何读贝聿铭?

他一心扑在设计上。直到1:1的金字塔模型做出来,之前那些抗拒的人都变成“真香”的态度。

整个卢浮宫改建项目结束后,参观卢浮宫的人翻倍增长。

活了一个世纪,建筑界华人代表,今天我们该如何读贝聿铭?活了一个世纪,建筑界华人代表,今天我们该如何读贝聿铭?

巴黎卢浮宫金字塔的入口把大量的光线引入死气沉沉的博物馆,透过透明的玻璃,投射在空间与墙体、地面上,形成光的庭院。网状的钢材则起到支撑、承载的作用。

站在金字塔近旁,你就会发现玻璃和水用倒影和反光将巴黎的天空融入了整个建筑之中,给人一种温暖和灵动之感。

活了一个世纪,建筑界华人代表,今天我们该如何读贝聿铭?

书中如何呈现贝聿铭的建筑智慧?

首先,作为一个立体书,书里设置了近100个互动机关。

活了一个世纪,建筑界华人代表,今天我们该如何读贝聿铭?

可翻转。

活了一个世纪,建筑界华人代表,今天我们该如何读贝聿铭?

可抽拉。

活了一个世纪,建筑界华人代表,今天我们该如何读贝聿铭?

可滑动。

活了一个世纪,建筑界华人代表,今天我们该如何读贝聿铭?

还可以自己拼装一个香港中银大厦,亲自感受贝聿铭建筑的玄妙。

活了一个世纪,建筑界华人代表,今天我们该如何读贝聿铭?

而且,在讲解每座建筑时,都会结合着一门学科知识点,搭配导读手册里的背景故事,你能很清晰地了解贝老在设计每座建筑时的侧重点、背景故事、巧思等。

比如卢浮宫金字塔侧重材料学——“不简单”的透明玻璃;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侧重空间逻辑,这样才能将百年前建筑与现代建筑连结……

活了一个世纪,建筑界华人代表,今天我们该如何读贝聿铭?

以德国历史博物馆新馆为例。

这是贝聿铭在德国的第一个作品,它的前身是普鲁士军队的军火库,后来成为“菩提树下”大街最古老的建筑。

1995年,时任德国总理找到贝聿铭时,贝聿铭便清楚地意识到,这是一个连接现代和历史的关键点。

活了一个世纪,建筑界华人代表,今天我们该如何读贝聿铭?

贝聿铭很强调建筑的透明性。透明,可以避免历史与现代风格的碰撞,更重要的是,可以请进来一位变幻莫测的大师——光线。

他将四层楼高的中庭,全部设计为玻璃幕墙,阳光透过玻璃投射到大厅,不同的建筑造型又凸显了光影的变化。

活了一个世纪,建筑界华人代表,今天我们该如何读贝聿铭?

以建筑为主题的互动解谜书

活了一个世纪,建筑界华人代表,今天我们该如何读贝聿铭?

作为国内首部「解谜立体书」,它还在建筑机关中,量身打造了一系列的解谜游戏。

活了一个世纪,建筑界华人代表,今天我们该如何读贝聿铭?

转动封面的三个齿轮,似乎可以拼出特别的图形和密码。

活了一个世纪,建筑界华人代表,今天我们该如何读贝聿铭?

美国国家美术馆神秘的三角锥下,藏着什么暗语?

活了一个世纪,建筑界华人代表,今天我们该如何读贝聿铭?

打开手电筒,开启一场与光有关的游戏,一起来探索神秘符号与夜光油墨中隐藏的秘密吧。

活了一个世纪,建筑界华人代表,今天我们该如何读贝聿铭?

苏博里,一扇窗棂的景色变换想告诉你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卢浮宫   巴黎   法国   德国   苏州   香港   美国   美术馆   金字塔   中国   光线   博物馆   玻璃   代表   华人   建筑   世纪   作品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