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硕士在山谷建共享社区,邀熟人抱团养老,一年花销不到1000元

80后硕士在山谷建共享社区,邀熟人抱团养老,一年花销不到1000元


熟人共享社区,

山村抱团养老。


- 生活 方式 -



文章已获“一条”(ID:yitiaotv)授权

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80后硕士在山谷建共享社区,邀熟人抱团养老,一年花销不到1000元


2016年,肖磊和好友老曹,

在浙江绍兴的山谷里发现了一片仙境:

《千里江山图》中的青绿山水,

几乎和这里的一模一样。

来过这里的文人墨客,

包括山水诗的鼻祖谢灵运、唐代诗人李白,

还有《唐诗三百首》里一半的诗人。

两个人当即决定,

要在这里建屋、工作、生活。

80后硕士在山谷建共享社区,邀熟人抱团养老,一年花销不到1000元

80后硕士在山谷建共享社区,邀熟人抱团养老,一年花销不到1000元

他们花了四年,

陆续修缮了6栋房子、建造了6个花园。

整个村子就像一间“陋室”,入简出繁:

进入室内,夯土墙面给人简单、质朴的感觉;

但走进庭院,景致却是繁盛的,

能让人感受到真实的美。

后来,两人的生活状态

在社交圈里越来越红,

吸引了四、五十个朋友定期来访,

他们中有建筑师、律师、金融行业从业者,

也有服装设计师、作家、插画师、茶人……

老曹还根据他们可能的职业习惯

给许多人专门设计了小屋,

让生田社彻底变成了一个快活的熟人社区。

80后硕士在山谷建共享社区,邀熟人抱团养老,一年花销不到1000元


NO.1 | 壹



现在,肖磊和老曹80%的时间都待在村子里,

一年的日常消费不超过1000块,

内心却富足了。

肖磊说:“这个村子的美妙,

在于它完全像一个共享社区,

刚好实现了熟人的社交尺度,

这让每个人都很有安全感。”

80后硕士在山谷建共享社区,邀熟人抱团养老,一年花销不到1000元

在浙江绍兴新昌县的一个山谷里,开车经过一条狭窄土路,才能抵达山谷的尽头,在一片临水的缓坡中有一个隐匿、漂亮的生态村落。每一个来过的人都称它是:一个真正的现代桃花源。

它占地约10亩,三面环山,背靠的山脉最高,两侧山势舒缓,像被两只大手环抱着。这里有住宅、有花园、有菜地、有茶室、还有一处天然水源,流淌过每一户门前。

80后硕士在山谷建共享社区,邀熟人抱团养老,一年花销不到1000元

来这里常住的,有建筑师、作家、插画师、服装设计师、茶人等等。

这个乡村共享社区的发起人:肖磊和老曹,是最早的两个常驻民。现在,他们80%的时间都住在这里。


80后硕士在山谷建共享社区,邀熟人抱团养老,一年花销不到1000元


肖磊是河北承德人,今年39岁。跑到山里造房之前,他一直都是“别人家的小孩”:高考顺利考进了自己理想的同济大学,毕业后就进入了国家级的设计院工作。


但工作也有七年之痒,回忆起在大城市的生活,肖磊能记起的关键词只有:地铁、12点、便利店和外卖。


偶然的机会,肖磊看到了一本书:《周末田舍生活》,记录了日本女律师一家人十几年间“5+2”的生活,他们平时在东京工作5天,周末2天会到乡村劳作、居住,这对他的触动很大。


80后硕士在山谷建共享社区,邀熟人抱团养老,一年花销不到1000元

肖磊和老曹,在工作室做设计

老曹是肖磊的大学本科同学,虽然毕业后分别去了不同的大学读研究生,也在不同城市工作,但两个人一直保持着频繁的联系。

巧的是,两人的工作同时遇到了瓶颈期。为了给自己找一条新出路,他们决定辞职,回到乡村。

80后硕士在山谷建共享社区,邀熟人抱团养老,一年花销不到1000元

村落改造前

2015年开始,两个人花了近1年的时间,在安吉、临海、奉化、甚至跑到老曹的家乡四川……找了近70多个村子,最终才定下了藏在绍兴山谷里的这个荒村。

从卫星地图上看,只能看到几个散落的屋顶。当时,进村没有路,两侧50公分的石坎上,布满了青苔。肖磊沿着一米多宽的村径走了1公里,直到尽头才豁然开朗。

整个山林被栗子树覆盖,远处只有一间完整的农舍。虽然十分破败,却很有乡村的生活感。肖磊非常喜欢,便立即决定要在这里开始乡村生活。


80后硕士在山谷建共享社区,邀熟人抱团养老,一年花销不到1000元

最初仅有的一个白房子

他们给新的村落取名为生田社:一群人理想中可以生活的田地。它是一个独立于世的空间,距离宁波机场开车需要一个小时。

最初,只有肖磊和老曹两个人在这里工作、生活,所以只有一栋房子,工作室和居住空间是一体的。老曹喜欢种花,便沿着地形设计了几个花园和大草坪。

后来,来的朋友越来越多,每次都只能打地铺,他们才决定把公共空间做大,把后面半坍塌的闲置房进行改造。

80后硕士在山谷建共享社区,邀熟人抱团养老,一年花销不到1000元


NO.2 | 贰



2016年,为了建造生田社,肖磊拿出了所有积蓄,父母也资助了一部分。房子做到一半就没钱了,他常常焦虑,后续靠着向亲戚好友借钱,才坚持造完。

肖磊觉得,乡村的魅力在于大自然赋予的某种繁盛、或喜悦感。所以,室外的农田、花园、池塘、草坪加在一起,占了大部分的空间。

80后硕士在山谷建共享社区,邀熟人抱团养老,一年花销不到1000元

村子所在的新昌县,有一座很出名的山脉,正是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里的天姥山。据说,李白至少到此云游过两次。

山水诗的鼻祖谢灵运也来过,《唐诗三百首》里,近一半的诗人踏足过此地,天姥山成了文人墨客无限向往的仙境之地。

80后硕士在山谷建共享社区,邀熟人抱团养老,一年花销不到1000元

《千里江山图》里看到的青绿山水,也和在生田社窗外看到的几乎一模一样。肖磊说:“中国传统美学的概念,也许正来自于这里。”

80后硕士在山谷建共享社区,邀熟人抱团养老,一年花销不到1000元

设计部分由老曹负责,陆陆续续做了4年,功能也是一点一点增加的。

整个村子就像一个“陋室”,入简出繁。进入室内空间,夯土的墙面、几件老家具,给人的感觉是简单的、质朴的。但走向庭院,景致却是繁盛的,能感受到真实的美的状态。

80后硕士在山谷建共享社区,邀熟人抱团养老,一年花销不到1000元

因为是在山谷里生活,老曹用的是懒人的生活逻辑造房。所有的室内空间,都是环形动线,从客厅到浴室、再到居住空间。这样不仅方便,还能随时透过每扇窗户,看到室外的美景。

每一扇窗户的大小和位置,也是精心设计过的——这棵树需要高一点的取景、那朵花需要开窗低矮一些,随时调整、修改。


80后硕士在山谷建共享社区,邀熟人抱团养老,一年花销不到1000元

现在整个村落的房子,基本集中分布在后排。

每一栋房子都有一个室外的廊下空间,这样的设计来自于传统的农家院落,除了能满足遮阳功能,下雨天也能乘凉、或者和邻里聊天,增强彼此之间的亲密感。

80后硕士在山谷建共享社区,邀熟人抱团养老,一年花销不到1000元

花园和所有的室外公共空间,都汇集在“C位”上。两棵近百年的龙柏树被保留了下来,枝干形态卷曲向上,非常具有生命力,是整个村子的视线焦点。

80后硕士在山谷建共享社区,邀熟人抱团养老,一年花销不到1000元

肖磊和老曹觉得,这个村子的美妙,在于它完全像一个共享社区。

只做了9个房间,面积加起来不足1000平米,刚好是一个可以实现熟人社交的尺度,无论是喜欢独处、还是喜欢热闹的人,都很有安全感。

80后硕士在山谷建共享社区,邀熟人抱团养老,一年花销不到1000元



NO.3 | 叁


来这里的人,都可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放松方式。

村口处,保留了原本的菜地。整体抬高了40公分,种植了很多香草、瓜果和时令蔬菜。局部铺设了石板,很多人喜欢劳作完之后,直接坐下来休息一会儿,或者聊聊天。

80后硕士在山谷建共享社区,邀熟人抱团养老,一年花销不到1000元

80后硕士在山谷建共享社区,邀熟人抱团养老,一年花销不到1000元

通过一个曲折蜿蜒的台阶走下来,隐约能瞥见庭院里的一些花花草草,转弯后的视野非常开阔。入口做了一个小型的叠瀑,每个人都要踩着一块河石才能迈过去,增加了一点趣味性和仪式感。

正对着的是一个巨大的“取景框”,长度约8米,能把远处的山峰和森林尽收眼底。

80后硕士在山谷建共享社区,邀熟人抱团养老,一年花销不到1000元

主庭院是大家最喜欢聚集在一起的地方,旁边设置了一个室内的共享厨房,可以进行简单的烘焙。还有一个3米多长的木桌,能容纳十几个人围坐。

80后硕士在山谷建共享社区,邀熟人抱团养老,一年花销不到1000元

月亮门洞

80后硕士在山谷建共享社区,邀熟人抱团养老,一年花销不到1000元

岩石花园

看起来很野,又有美的秩序

80后硕士在山谷建共享社区,邀熟人抱团养老,一年花销不到1000元

两侧分别预留了大小不同的圆形门洞,一个正对着远处的欧月花园,把四周的田园景致——植物、岩石、柏树和溪水,全部收纳进来。靠近月亮窗的位置,有一个老床改成的塌,供人们小坐、发呆。

另一侧是可近观的岩石花园,依着地形,用当地的石头,将山泉水堆叠出一个曲折的小溪。这里的花花草草,既有自然生长的,也有老曹种植的。所以整个花园看起来很野,同时又有美的秩序。

80后硕士在山谷建共享社区,邀熟人抱团养老,一年花销不到1000元

80后硕士在山谷建共享社区,邀熟人抱团养老,一年花销不到1000元

靠近岩石花园的尽头,是一个柴房改造的茶室。门前的桂花树被保留下来,室内是土黄色的墙面,两侧是落地玻璃,喜欢独处的人,可以在这里品茶。

80后硕士在山谷建共享社区,邀熟人抱团养老,一年花销不到1000元

整个村子,创造了很多传统村落中才有的空间。

比如东南角有一片宁静的水塘,还有一小片人工湿地,自然生长出了很多水生植物,甚至是一些鱼类、青蛙,晚上还能看到成群的萤火虫。

还有一大片的草坪,有人喜欢躺在上面晒太阳。孩子们喜欢在这里踢球、射箭,或者和狗狗一起奔跑。

80后硕士在山谷建共享社区,邀熟人抱团养老,一年花销不到1000元

现在,生田社陆陆续续已经有四、五十个人反复到访了。大部分人,都是可以脱离大城市,依托于互联网实现半自由职业。


他们主要分为两大类,一部分是定期来访的朋友,几乎每个周末都会来。


另一部分大多是某领域的专家,比如律师、金融行业从业者、设计师等等;或者半自由职业者,比如作家、编剧或者插画师,他们会选定一栋房子,一住就是一个月。


80后硕士在山谷建共享社区,邀熟人抱团养老,一年花销不到1000元

住客们的房子,全部是在原来农舍的基础上修缮的。每一栋都是按照不同职业人的生活和工作习惯设计的。其中有两栋是完全独立的工作室,空闲的时候,也作为民宿对外开放。

服装设计师潘一,是一年前搬进来的,也是除肖磊、老曹外,第一个正式入住生田社的人。她平时在这里常住,先生老徐因为还没退休,只能周末过来,他很喜欢做菜,算是这里的半个主厨。

80后硕士在山谷建共享社区,邀熟人抱团养老,一年花销不到1000元

80后硕士在山谷建共享社区,邀熟人抱团养老,一年花销不到1000元

服装设计师潘一

第一个正式入住生田社的人

潘一的房子是一个独栋,面积并不大。它沿着后面的山石而建,二层是居住空间,墙壁上的涂鸦,是潘一女儿亲手画的。还有一个小露台,打开窗户就能和其他邻居打招呼。

一层的采光比较好,被改造成了工作室,她常常在这里创作、拍摄新品服装或者处理图片。工作台的后侧,开设了一整面的玻璃窗,不仅能看到室外的爬藤类植物、芦苇,还能听到潺潺的溪水声。

80后硕士在山谷建共享社区,邀熟人抱团养老,一年花销不到1000元

80后硕士在山谷建共享社区,邀熟人抱团养老,一年花销不到1000元

还有一栋叫做“诗作人”,屋主是一名记者,这是一个更安静的空间。有阅读区、书架、独立的工作区。肖磊和老曹还专门为他设计了一个榻,适合一个人坐下来喝茶、冥想和创作。

80后硕士在山谷建共享社区,邀熟人抱团养老,一年花销不到1000元

肖磊觉得,自己算是一个先行者。既然很多人都能脱开城市,也向往乡村生活。他就努力提供一个空间,让大家一起抱团生活。

当住在这里的人都拥有一片独立的小天地,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生活和工作就会变得舒心起来。

肖磊说:“我们不需要考虑如何社交,哪里舒服就在哪里待着。这个村子不再是一个生态景观,所有社群行为都是自发的,我和每一个人,也不再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

80后硕士在山谷建共享社区,邀熟人抱团养老,一年花销不到1000元



NO.3 | 叁



在大城市高强度的压力下,很多人只有靠消费缓解压力。但在这里,营造和打理村子的过程是非常快乐的,有一种不断接近中国古人造园的山野情趣。内心获得的富足感,是很持久的。


现在他们把大部分的资金,都花在了购买植物、各种维修工具。却很少买衣服,肖磊甚至都不再用洗面奶,一年的日用生活消费品,花费不超过1000块。

80后硕士在山谷建共享社区,邀熟人抱团养老,一年花销不到1000元

肖磊每天都会亲自整理房间

80后硕士在山谷建共享社区,邀熟人抱团养老,一年花销不到1000元

老曹很喜欢植物

一有时间就打理花园

现在,肖磊和老曹80%的时间都待在村子里,老曹负责打理花花草草,肖磊负责一切对外的工作。

他们认为:真实的乡村生活,并不是乌托邦,也不是进入退休状态。仅仅是花园的日常维护,就非常劳心劳力。

两个人每天的生活并不比上班轻松。他们6:30起床,做4-5个小时的设计工作,就要开始做午饭,睡个午觉便开始田园的劳作:拔草、浇花、修剪,种菜……有时候还需要接待一些新的住户,每天直到12点才能休息。

80后硕士在山谷建共享社区,邀熟人抱团养老,一年花销不到1000元

80后硕士在山谷建共享社区,邀熟人抱团养老,一年花销不到1000元

肖磊说:“城市告诉每个家长,小孩应该上培训班、要抓紧时间和其他孩子PK,否则你就输了;但来到乡村,你会去看小鸟、去和虫子做游戏。

职场告诉成年人,要竞争、要学习、要和所有人保持同频;乡村告诉你要去劳作、去种植、去收获。”

80后硕士在山谷建共享社区,邀熟人抱团养老,一年花销不到1000元

最惬意的时光是晚上,大家会一起准备晚餐,喝点酒,分享各自的生活。兴致好的时候,几个好友甚至会点着灯笼,沿着溪边散步,月光照亮了整个山谷,非常诗意。

他们觉得,生田社最大的意义,并不是复活了一个村子,而实践出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即便没有他人的喝彩,也没关系,冒险,本就是一件值得一辈子骄傲的事。”


END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新昌县   熟人   抱团   画师   花销   繁盛   村落   村子   岩石   山谷   室外   社交   乡村   硕士   房子   花园   喜欢   旅游   工作   空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