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岁的她坐地头当"稻草人",说不想提往事,最苦是活得比娃长

90岁的她坐地头当

近日,笔者到晋南农村采风,沿途路过一片玉米地,看到一位老大娘孤零零地坐在圈椅上,时不时地挥舞着手里的木棍,嘴里还念念有词。笔者感觉很奇怪,于是停下来问大娘在做什么。"孩子出去放羊了,我在地里帮他赶麻雀,他种的谷子快熟了,麻雀多,怕被吃了。"大娘的耳朵有点背,交流起来比较困难,笔者重复多遍后她才听清。

90岁的她坐地头当

大娘所说的谷子地,距离玉米地还有几十米,这样的距离,想要驱赶谷子地里的麻雀显然不太现实。笔者怀疑大娘只是不想闲着,而是给自己找点事做,于是决定和大娘好好聊聊。大娘告诉笔者,她今年90岁,干了一辈子的农活,因为不想当一个吃白饭靠儿女养活的老人,就想尽自己所能干一点是一点。"这个季节,村里的人都在地头扎稻草人驱鸟,我觉得闲着也是闲着,就想着坐在这里帮儿子赶赶鸟,活人总比稻草人强。"

90岁的她坐地头当

大娘姓尚,老伴十几年前因病去世,她一个人居住在玉米地旁边的地窨院里。问及大娘的儿女,大娘摆摆手说:"五个娃,现在只剩下一个了,其他的都'糟蹋'了,不提了不提了。"看尚大娘回避的态度,她心里一定藏着一段不愿回想的伤心往事。图为尚大娘居住的院子。

90岁的她坐地头当

尚大娘邀请笔者去家里坐坐。在大娘的窑洞里,经过一番交谈,她主动讲述了自己的人生故事。"我的五个娃,老大是哑巴,已经去世了。老三在工厂里上班,上班的第三天害了急病,人就没了。老四疯了,老五就没长成人,夭折了,现在只有老二在身边。"尚大娘说,二儿子就住在离她不远的一座院子,经常过来照顾她的生活起居。

90岁的她坐地头当

经历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无奈和悲哀,送走了生病的老伴,尚大娘对自己的人生有点灰心,不想太多地讲述那些不堪回首的过去。她说,自己目前的生活就是吃吃喝喝,找点自己能做的事情干一点,过一天算一天,"哎,很多事情不由自己,活得比娃长,太苦了。"

90岁的她坐地头当

尚大娘居住的窑洞非常简陋,里面除了生活必须品,再无其它物件。她介绍,这个地窨院有八九十年的历史了,期间家里一直出事,也没有心思收拾,所以院子很乱,窑洞里也很黑,让我们不要见笑。笔者从窑洞里的生活用具和储水的水缸看出,大娘一直沿袭着过去的生活习惯。

90岁的她坐地头当

尽管已经90岁高龄,尚大娘还是自己做饭吃。"能不麻烦孩子就不麻烦,我帮不上忙了也尽量不添乱吧。"大娘说,自己腿脚不便上炕困难,孩子怕她摔了,帮她支了一个低一点的床铺,"平时孩子忙,放牛放羊呢,有时候过来给我送点馍。我年龄大了,干不了活,没办法,越活越没劲。"图为尚大娘的饭桌。

90岁的她坐地头当

尚大娘惦记着自己的任务,要继续去地里赶麻雀,和笔者说了一会话后,又拄着拐杖往门口走去。"我走路不得劲了,经常走着走着就摔倒,所以离不开拐杖。"尚大娘虽然总说自己力不从心,但她的行动力还是挺强的,说话间就走出了院子,完全看不出这是一位90岁的老人。图为尚大娘从居住的地窨院往外走。

90岁的她坐地头当

尚大娘的村子里很安全,但她离开家的时候还是要锁上门,因为她养了两只馋嘴猫,怕自己不在家时猫进了窑洞。"猫妈死了,留下两只小猫,一进窑洞就偷吃我的馍馍,啃得乱七八糟的,人都不能吃了,所以我就让它们在院子外面不要进来。"尚大娘说,门要锁好,猫是很聪明的动物,稍微不留心,就会跑进去。

90岁的她坐地头当

笔者离开的时候,尚大娘站在路上送行。她说等下还要上去赶麻雀,家里人都忙,这个活就她能做。说话的时候,她还不时地张望着路边大坡下的沟壑,"儿子放牛放羊也快回来了。"看着尚大娘依着木棍的佝偻身影,笔者想,人的一生真的有很多避开的苦难,大娘能在困境中努力让自己活着,并坚持要成为有用的人,这样的生活态度真的值得我们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稻草人   窑洞   地头   木棍   谷子   大娘   老伴   拐杖   麻雀   闲着   院子   儿女   笔者   往事   家里   儿子   孩子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