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人行摄」120·洪洞侯村女娲陵探访—感受中华文明的痕迹

【山人行摄】120·洪洞侯村女娲陵探访 -- 感受中华文明的痕迹

女娲又称“娲皇”,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中华儿女可谓妇孺皆知。据《淮南子》等古籍记载,女娲曾炼五彩石补天,又曾抟土造人,女娲因此被古人尊为社稷正神、大地之母,还是主姻缘的皋禖之神。女娲的陵墓有“娲冢”、“娲陵”、“风陵”、“娲皇陵”等多种称谓,这些陵墓分布在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省境内。经略统小计,全国各地有女娲陵墓女娲庙十多处。临汾市附近就有洪洞县侯村的女娲陵,吉县人祖山的伏羲庙女娲庙,晋南与山西交界处风陵渡的风陵等多处。日前山人与几位老师影友来到了洪洞县“女娲故里”侯村的女娲陵探访。

侯村街道上看来有些年头古朴的“女娲故里”村坊;

「山人行摄」120·洪洞侯村女娲陵探访—感受中华文明的痕迹

修葺重建的“补天寺”雄伟庄重;

「山人行摄」120·洪洞侯村女娲陵探访—感受中华文明的痕迹

这是从网络上查到的以前的女娲寺庙山门;

「山人行摄」120·洪洞侯村女娲陵探访—感受中华文明的痕迹

新修建的寺庙建筑显得十分豪华,传统中华文化的印记清晰;

「山人行摄」120·洪洞侯村女娲陵探访—感受中华文明的痕迹

「山人行摄」120·洪洞侯村女娲陵探访—感受中华文明的痕迹

「山人行摄」120·洪洞侯村女娲陵探访—感受中华文明的痕迹

山门的内侧;

「山人行摄」120·洪洞侯村女娲陵探访—感受中华文明的痕迹

在这里可以看到女娲寺里三千多年树龄的古老柏树,古柏树虽然已经干枯,但它却见证了历史的岁月,人们也许能从干枯的树干上读取些什么;

「山人行摄」120·洪洞侯村女娲陵探访—感受中华文明的痕迹

寺庙里的主建筑“圣母殿”,大殿旁边有一株古柏树;

「山人行摄」120·洪洞侯村女娲陵探访—感受中华文明的痕迹

「山人行摄」120·洪洞侯村女娲陵探访—感受中华文明的痕迹

「山人行摄」120·洪洞侯村女娲陵探访—感受中华文明的痕迹

女娲寺内现存宋开宝六年(973年)和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两通高约六米的罕见的巨碑;

「山人行摄」120·洪洞侯村女娲陵探访—感受中华文明的痕迹

「山人行摄」120·洪洞侯村女娲陵探访—感受中华文明的痕迹

「山人行摄」120·洪洞侯村女娲陵探访—感受中华文明的痕迹

站在古老的女娲寺里,身处千年古柏之下,观察一下古老的风姿,感受历史的久远和文化底蕴的深厚;

「山人行摄」120·洪洞侯村女娲陵探访—感受中华文明的痕迹

「山人行摄」120·洪洞侯村女娲陵探访—感受中华文明的痕迹

「山人行摄」120·洪洞侯村女娲陵探访—感受中华文明的痕迹

「山人行摄」120·洪洞侯村女娲陵探访—感受中华文明的痕迹

「山人行摄」120·洪洞侯村女娲陵探访—感受中华文明的痕迹

经过认真查证侯村的“女娲故里”以及“女娲陵”始建年代无法考证,据《平阳府志》载唐天宝六年(747年)重修,唐以后历代屡有修葺。女娲陵原规模宏大,建筑风格极具皇家气派,属于国家级陵园,历代帝王将相多有来此祭拜者。宋代碑文载:"南北百大,东西九筵",原有建筑现已不存。陵墓内现存宋开宝六年(973年)和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巨碑两通,三千年以上古柏三株,陵墓旁有"补天石"一块,以及明清时期石碑三十多通。

女娲寺后面有两座娲皇陵,东面的一座是主陵,西面的一座是副陵。主陵埋葬的是女娲的尸骨,副陵埋葬的是女娲的应用物品;

「山人行摄」120·洪洞侯村女娲陵探访—感受中华文明的痕迹

「山人行摄」120·洪洞侯村女娲陵探访—感受中华文明的痕迹

「山人行摄」120·洪洞侯村女娲陵探访—感受中华文明的痕迹

「山人行摄」120·洪洞侯村女娲陵探访—感受中华文明的痕迹

女娲陵里面还有名仕顾炎武的“书女娲庙”;

「山人行摄」120·洪洞侯村女娲陵探访—感受中华文明的痕迹

下面是主陵边的“补天石”,遗憾的是我们没有拍到,这是网上查得的照片。

「山人行摄」120·洪洞侯村女娲陵探访—感受中华文明的痕迹

山人以为女娲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形象,也有可能是真实存在过的历史人物。她主要的功绩是“抟泥土造人”和“炼五色石补天”,是华夏民族的一位始祖。在远古时期极端困难的自然条件下,这个时候,“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滥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人类面临巨大自然灾难,女娲挺身而出,“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以无穷的智慧和巨大的爱心,拯救了人类社会,缔造了人类文明。从此以后,“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可以说女娲拯救了中华民族儿女的一切。如此看来,在中华儿女的心中,珍藏着对中华民族伟大母亲女娲的尊崇热爱的情感,出于对女娲的怀念,后代建造了女娲陵和女娲庙进行祭祀。不过关于“女娲”的事迹毕竟是远古相传而来,民族情感在这种传说中有着浓重的中华文化根基和缘由,虽然当代对于对女娲的主要活动区域,女娲陵究竟在何处也有众多说法,对此大可不必在有确切的研究成果以前争论不休,她并不影响中华文化的认同与传承。

行摄天下 静远山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女娲   山人   洪洞县   至元   洪洞   冀州   古柏   中华儿女   皇陵   柏树   陵墓   山门   中华文化   故里   寺庙   古老   中华文明   痕迹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