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通报一交警称“罚一次管三个月”。规范执法,任重道远

山西通报一交警称“罚一次管三个月”。规范执法,任重道远

乔志峰

山西官方通报一交警称罚一次管三个月:涉事民警已被停职调查。

山西通报一交警称“罚一次管三个月”。规范执法,任重道远

8月2日,网传“山西介休市交警自称赶任务罚一次管三个月”。对此介休市交警大队发布通报。对涉事中队开展专项整顿,对涉事民警予以停职接受调查处理。(8月3日沸点视频)

官方通报中表示,“目前相关情况正在核实调查过程中”。但从对涉事交警做出的停职等初步措施来分析,网传情况基本可以确定属实。

其实,有视频有真相,相关视频记录下了事发时的现场情况,画面清晰,涉事交警面容完整呈现,说出争议话语时的声音也响亮清楚,不存在模糊不清的问题。因此,这段视频才会迅速刷屏,引发那么多的争议和质疑。而有了视频“立此存照”,相关部门查明真相,应该也不会有太大难度。

官方通报中还铿锵有力地承诺:“我们绝不会姑息涉事民警,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予以查处;针对调查处理情况将及时予以通报,感谢社会各界对交通管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我完全相信官方的明确态度以及调查的力度和效率,上述承诺一定会及时兑现。网友们且稍安勿躁,耐心等待官方的后续通报和处理。

如果最终调查结果显示相关问题属实,显然是再次暴露出一些老问题,也就是执法不规范的问题。再具体一点,就是给执法者下达罚款任务(罚款指标)、以罚代管,以及执法随意性过大。

相信绝大多数人对“罚款任务(罚款指标)”都不陌生,不少人也都有过相似经历。不止一个部门存在此类现象,比如工商等部门。几年前,某地工商局甚至曾公开发文,催促下属单位完成罚款任务指标,要求“全员上阵、分解任务责任到人,确保11月底前完成年度罚没收入任务”云云。

而交通管理领域,类似现象尤其常见。有些地方的相关部门,为了完成任务,还采取了“罚款月票”之类不正常做法——司机购买月票后,售卖的执法人员会登记车牌,超载上路被查后,只要出示月票,就可顺利通过,不受处罚。“罚一次管三个月”,其本质跟“罚款月票”如出一辙,只不过随意性更强了。

在“罚款任务(罚款指标)”的指挥棒下,不可避免地会引发乱罚款之类的乱象,既侵害了被罚款对象的合法权益,也损害了法律法规的严肃性和执法部门的形象,让执法沦为“执罚”。对此必须坚决予以清查和整治。

“罚款任务(罚款指标)”之所以屡禁不止,无非还是利益作祟。《行政处罚法》明确要求,地方财政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执法部门返还罚款。但在财政收入的压力下,一些地方却并未严格执行规定,而是通过各种各样或明或暗的操作方式,来刺激所谓的“非税收入”增长。这才是“罚款任务(罚款指标)”至今尚未完全绝迹的根源所在。

规范执法,任重道远。根除“罚款任务(罚款指标)”,要调查处理不规范执法的基层执法人员,更需要深挖“罚款任务(罚款指标)”背后的根子,从源头抓起,彻底斩断其背后暗藏的利益链条。最重要的,是地方财政收支真正实现透明化,必须及时全面地公开其来源和支出情况,接受公众监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任重道远   山西   介休市   交警   随意性   月票   民警   真相   对此   利益   指标   情况   地方   官方   旅游   视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