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杜甫离开成都时,有没有挥一挥衣袖

诗人杜甫离开成都时,有没有挥一挥衣袖

杜甫最后一次离开成都,是在晚上,并不轻松,并不愉快。有诗为证:《旅夜书怀》,这是诗人离开成都,在经过重庆一带的途中所作。心情不快乐,抒发一下情感,对于诗人,再正常不过,可是为什么诗人称之为“旅夜”?这和正文诗中的“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是呼应的。

唐代宗永泰元年(765),正月,杜甫辞去节度参谋职务,闲居成都草堂浣花溪。永泰四月,友人严武去世,杜甫在成都失去依靠,携家带口,乘舟东下。本是重新开始漂泊,却自说是“旅夜”。按理说,严武去世,他也可以不走。高适在郫县,而且经常给他物资上的帮

诗人杜甫离开成都时,有没有挥一挥衣袖

助,包括那里的特产竹筒酒,也经常给他送来,“鱼知丙穴由来美,酒忆郫筒不用酤”。邻里关系也很不错,苦闷的时候,还可以到对面村子里找人喝酒,他完全可以留下来,过田园生活。锦江边的美丽风景,诗人也非常喜爱,并写下很多脍炙人口的诗歌,但他还是“旅夜”了。

《旅夜书怀》

唐/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诗人杜甫离开成都时,有没有挥一挥衣袖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这本是一个不错的夜晚,微风掠过堤岸,小草迎风摇曳,诗人跟前的细草,都好像在给他挥手说再见,一江一船一白帆,没有好友相送,没有邻居挽留,只有孤独的夜,在等待着诗人,即将远行。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辽阔的成都平原,那么熟悉而亲热的浣花溪畔,星星低垂,似有不舍,只有它知道诗人不愿离开的心,月亮掉进锦江水,汹涌向前,一路东流,又好像在呼唤诗人,果断上船。在这里度过了几年平静而舒适的生活,一旦要离开,心情十分复杂,感慨万千。

诗人杜甫离开成都时,有没有挥一挥衣袖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难道我的名气,是因为诗写得好而来的吗?诗人暗自思忖,自嘲,当官谋职之事,也应该因年老且生病而打住。诗写得好,不是诗人的追求,当官为民,救国于水火,才是他的远大理想,“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才是他的宏伟抱负。现在年事已高,身体开始生病,恐怕已无能为力了。

从相关的记载中看,杜甫想从政,但却从未努力,更别说去追求。有记载的任职共三次,有两次都是自己主动辞职的,官场的勾心斗角,他应该知晓,有困难也是在所难免,但书生出

诗人杜甫离开成都时,有没有挥一挥衣袖

生的他,显得很是脆弱,经不起折腾。他并不适合当官,但却一直念念不忘。主要还是,动机单纯,只是片面的认为,只有当官,才可以救国于危难,其心可嘉!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这一方好山好水,自己来去两次,与邻居的关系融洽,有好友严武和高适的帮助,一家人的日子也算过得滋润,面对今后的生活,一切未知,没有着落,相当于又要开始漂泊,怎让人不感慨,便是可以理解的。这样一个夜晚,沙鸥的鸣叫,让人心惊,沙鸥是群居鸟儿,“天地一沙鸥”,诗人触景生情,空前的孤独,油然而生,自己像一只孤独的沙鸥,独自在空中飞翔,茫茫然,不知所依。诗人对前途的担忧,跃然纸上,好不凄凉……

诗人杜甫离开成都时,有没有挥一挥衣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成都   杜甫   郫县   成都平原   东流   永泰   锦江   诗人   平野   沙鸥   江流   衣袖   微风   孤独   天地   旅游   文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