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音乐和文化课有冲突吗?为什么十个高考状元有七个精通音乐

音乐是六艺中的重要内容,自古以来“乐”在日常生活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六艺指六种技能:礼、乐、射、御、书、数。中国贵族教育体系开始于公元前1046年的周王朝,周王官学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出自《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这就是所说的“通五经贯六艺”的“六艺”。

六乐指什么呢?六乐 :云门、大咸、大韶、大夏、大濩、大武等古乐。

学习音乐和文化课有冲突吗?为什么十个高考状元有七个精通音乐

图:赵老师的学生高茜博士,她在初中开始学习音乐,本科考取了西南交通大学,现在四川师范大学攻读音乐教育学博士。


通过上述“六艺”的阐释,我们可以清楚的知道,音乐其实自古以来就是属于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我们需要掌握的必备技能。但是自近代以来,我们对音乐教育逐渐荒废,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前,我们不但没有重视音乐教育,反而破坏了许多珍贵的音乐文化,实在令人痛心!

学习音乐和文化课有冲突吗?为什么十个高考状元有七个精通音乐

图:毕业于天津音乐学院研究生,上海音乐学院歌剧中心大师班的赵老师。从教二十三年以来,培养了数千名优秀音乐学子。


我梳理了一下近两年的高考状元,发现大部分人都是精通音乐,甚至有相当高的音乐造诣,而且所占的比例高达70%,10个高考状元中居然有7个精通音乐。由此可见音乐和学习是完全相辅相成的。2019年拿到了662分高分的四川文科状元吕滨睿,是一个妥妥的古筝迷,从7岁开始古筝一直到初三。2018年安徽省文科高考状元郑辰筱,钢琴弹得很好,达到了7级的水平;2017年海南高考理科状元邢晓彦课余时间也喜欢弹钢琴;2016年北京理科状元周展平,不但喜欢京剧,而且练习小提琴也有四五年时间……看到高考状元的音乐爱好,我突然想起了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精通小提琴。中国国内的著名科学家们,大多也都是音乐的爱好者,例如屠呦呦、钱学森爱弹钢琴,李四光、袁隆平爱拉小提琴……


学习音乐和文化课有冲突吗?为什么十个高考状元有七个精通音乐

看了上述的案例,您还认为学习音乐会影响文化成绩么?借口往往都是失败者给自己找的台阶,实际上学习音乐对于大脑开发有极大的好处。我简单给大家总结一下学习音乐对于大脑的好处。

第一:学习音乐会改善封闭性格,陶冶情操,音乐对于患有抑郁症的人具有治疗效果。

第二:学习音乐会提高我们气质和生活品味。周朝时期的音乐,乃是贵族所受的教育。今天,你会发现学习音乐者,身上自带一种高贵的气质。

第三:学习音乐是极大的有助于提升想象力和智力,音乐是声音的艺术,跳动的音符对于大脑逻辑思维以及跳跃性思维的开发提供了无限空间。练习声乐时,也是对于大脑能力的开发。

第四:学习音乐有助于提升记忆力,记忆力这种能力是越练习越能提升,而学习音乐时,面对变化万千的音符,对于记忆力的科学开发具有良好条件。

第五:学习音乐的人往往能够掌握学习文化课的规律:善于总结经验,善于总结学习方法,掌握了方法和规律,对于未来的成功来说轻而易举。

学习音乐和文化课有冲突吗?为什么十个高考状元有七个精通音乐

图:求贤若渴的音乐学子们


近两年来,人们对于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赵老师针对中考以及高考的音乐艺术生独家开发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得数以千计的学子们受益,众多学子都考上了理想的重点高校,其中不乏像高茜博士这样的佼佼者们。学习音乐越早越好,一般来说4岁即可开始学习音乐。

学习音乐和文化课有冲突吗?为什么十个高考状元有七个精通音乐

音乐学习包括哪些呢?种类繁多,但最主要的类别建议大家学习声乐,声乐专业课是美声、民族两种为主,这也是未来考试会涉及的内容。而且声乐练习很方便,在哪里都可以自由练习。另外一项是无论声乐学习还是器乐学习都会涉及到的“小三门”,即:乐理、视唱、听音。

器乐的学习,我们建议大家学习钢琴和古琴,一中一外,钢琴是音乐大学里面的必修课,也是练习声乐的工具。古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乐器,代表了中国的智慧和艺术高度。

赵老师音乐培训中心,专业中考、高考音乐艺术生培训基地,全国招生,安排食宿,欢迎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音乐学院   高考状元   古琴   音乐   器乐   声乐   记忆力   音乐会   中国   状元   文化课   大脑   钢琴   音乐教育   冲突   博士   艺术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