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杜甫诗《过宋员外之问旧庄》

宋之问,字延清,作诗也很有名,唐中宗景龙年间,任考功员外郎。当时唐中宗增置修文馆,从朝中大臣中选拔优秀的文士,担任修文馆学士。宋之问与杜甫的祖父杜审言都被选中,而且二人还有诗唱和。宋之问曾在首阳山下,建有陆浑别业(即别墅),这就是他的庄园。此诗描写杜甫路过宋之问原来的庄园进行访问的事情。

细读杜甫诗《过宋员外之问旧庄》

细读杜甫诗《过宋员外之问旧庄》

细读杜甫诗《过宋员外之问旧庄》

偃师首阳山

细读杜甫诗《过宋员外之问旧庄》

杜审言

细读杜甫诗《过宋员外之问旧庄》

杜审言的诗

以下来看此诗的第一二句:

宋公旧池馆,零落首阳阿。

宋之问与杜甫的祖父为同辈,故杜甫敬称他为宋公。旧池馆,指宋之问当年的别业的建筑。零落,指庄园已经衰败。

首阳,山名,在今河南洛阳市偃师区的邙岭乡。首阳山在历史上是有名的山,因为周武王进军讨伐殷商时,孤竹国国君的两个儿子伯夷、叔齐拦住武王的战马,劝谏武王不要讨伐殷纣王。商朝灭亡之后,伯夷、叔齐在此山隐居,采薇而食,以吃周朝的粮食为耻,但有一个妇人对他们说:“你们以不食周粟为耻,但这山上的草,也是周朝的草啊!”所以二人极为羞愤,最后绝食而死。这样,伯夷与叔齐成了历史上的名人,而首阳山也因此而成了名山。人们纪念此二人及此山,表达了一种秉持正义而不随波逐流的精神。

阿,指山脚山隅。

此二句是说,杜甫来到有名的首阳山下,拜访宋之问老前辈的旧庄园,看到当年的庄园别墅,都已陈旧不堪,一片零落。这是先写所见到的风景。

第三四句:

枉道祗从入,吟诗许更过。

枉是曲的意思,枉道就是绕道。祗是敬的意思。许是允许,这里是意愿的意思。此二句是说专门绕道来访宋公旧庄,怀着敬意进入庄园,虽然已经破旧衰败,有人去楼空之感,但面对此庄,仍有无限感怀在心,为此必须吟诗,而且还想以后再来拜访怀旧。

此二句是写来访旧庄的心情与意愿,表达对前辈诗人的崇敬之意,其中与含有此人与自己的祖父当年的情谊之怀念。

第五六句:

淹留问耆老,寂寞向山河。

淹留,是说流连不忍离去。耆老,是指当地的老人。古人称六十岁的人为耆,七十岁的人为老。故以耆老泛指年老之人。因为宋之问其人其事,距杜甫来访时已隔了两代,所以物是人非,当年的种种情况,只能向当地的老人来询问了。

在问了老人们之后,杜甫对宋公及其祖父的怀念之情更深更重,而他们都已不在人世,所以不免令后人感到寂寞,只能在无情的山风中面向眼前的山河,不由令人感叹人生不永,世道无情。

第一二句,纯粹写景,第三四句,由叙事而转入情怀。第五六句,在叙事中抒发更深的情意,是对前四句的逐步深入。

第七八句:

更识将军树,悲风日暮多。

将军树是典故,据《后汉书·冯异传》:每当军队驻扎下来,各位将领们都是并坐论功,只有冯异经常是一个人坐在树下,因此军中号称为“大树将军”。另外南朝梁的庾信的《哀江南赋》中说:“将军一去,大树飘零,壮士不还,寒风萧瑟。”是将大树将军的典故进一步发挥,表达一种因为历史上的名人既已逝去,而相关的大树等物,只能令后人触物生情,生出无限怀念之情。

而在此诗中,是对这些典故的进一步化用,意思是说:宋之问的弟弟宋之悌,以骁勇著名,曾任羽林军将军,因此此庄内的大树也可称为将军树,而宋之问及其弟都已逝去,只留下这些树木,让人触景生情,面对此时此地的诸多风物,只能让后人感受到日暮时分多有悲风的寒凉之意,使人对已经逝去的前人更加怀念,也增加了后人见此情景的悲伤之意。

元明之际的学者赵汸说:宋之问与杜甫的祖父杜审言及陈子昂、沈佺期,被称为“唐律之祖”。到了杜甫,又把唐代律诗发展到新的境界,读了此诗,更可感受到唐代律诗从初期之始,到鼎盛期的发展演变,这对于诗人杜甫来说,诗中对前人的怀念,更有一层深意在内,不是唐代诗人,恐怕很难体会得到。有了这层深意,就使此诗的意境上升到新的高度,又不仅仅是怀旧之诗了。

细读杜甫诗《过宋员外之问旧庄》

陈子昂和他的诗

细读杜甫诗《过宋员外之问旧庄》

沈佺期

细读杜甫诗《过宋员外之问旧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修文   杜甫   偃师   耆老   别业   律诗   周朝   员外   零落   祖父   典故   庄园   后人   大树   将军   当年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