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伦理、宗教三个生活阶段

有人在网上说,丹麦思想家克尔凯郭尔著有《或此或彼》和《恐惧与颤栗》,中译者谈到了克尔凯郭尔认为人生发展经过三个阶段:审美、伦理、宗教。书中有一段译者的话,比较重要,其文云:

克尔凯郭尔的著作使我们看到:

审美生活的原则是享乐,特征是绝望;

伦理生活的原则是选择,基础是愧悔;

宗教生活的基础是负疚,特征是受难;

而处在审美生活与伦理生活之间的是讽刺,

处在伦理生活与宗教生活之间的是幽默。

这个在网上发帖的人说:每次读到这里,我都要想想按照克氏的观点,自己生活在哪个阶段,也许中国人与丹麦人生活的情境大不相同,无法套用。但我个人深深认为克氏的思想非常有道理。我给自己现在的生活定位是审美与伦理之间。

对这个看法,我的看法如下:

我认为人生三阶段正好相反,是宗教、伦理、审美。

宗教基本上是一种盲从,甚至是不能选择的。所以西方人很小就被确定了宗教信仰,这不是他们懂得了这个宗教究竟是怎么回事,只不过是长辈让他信,他就信了。中国人不像西方人那样,从小就有明确的宗教信仰,但也会接受一种文化信仰,这就相当于宗教。也是从小就被长辈和社会的习俗所教给他们的,不是他们主动理解和选择的。所以人生第一阶段,是宗教的,是被动的选择,是不知其然的事情。

伦理,就有一定的自觉了。人生第二阶段,受了一定的教育,看了一些书,自己头脑里对人生、社会、文化等都有了自己的一定理解与选择,不再是完全被动的受教了,所以人生第二阶段是伦理。所谓伦理,就是在人生与社会生活中所要遵守和坚持的基本原则,人生第二阶段对此有了自己的一定理解和选择,所以说伦理是人生的第二阶段。

审美,就达到了超越的阶段。宗教,完全不自觉,完全被动。伦理,有一定的自觉和主动,但还没有达到完全自主自知自觉的程度,还要受外在的伦理与价值观等的影响与约束。而审美,是超越了伦理的阶段,让自己的人生按照自己的理解与选择来进行,它超越了伦理,摆脱了外在的约束与影响。同时在各方面也有了一定的自由度,能够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来生活了,这就是审美,是人生的第三阶段。

所以,我认为:宗教、伦理、审美,才是人生从低到高的三个阶段。在宗教和伦理之间,是初步觉醒,在伦理与审美之间,是完全觉醒。

我的人生哲学与克氏的不同,故对各阶段的认识与分别也与他不同。道不同不相与谋,此之谓也。

审美、伦理、宗教三个生活阶段

审美、伦理、宗教三个生活阶段

审美、伦理、宗教三个生活阶段

生活的空虚,来源于思想的贫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克尔   伦理   丹麦   宗教   阶段   宗教信仰   西方人   外在   长辈   译者   自觉   特征   主动   人生   社会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