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味的专家:从万人敬仰到过街老鼠,老百姓为什么要骂他们?

南朝梁沉约曾著《到著作省谢表》,此文中有言:“臣艺不博古,学谢专家”。自此理解,我们便知道“专家”一词自古以来就指在学术、技艺等方面有专门研究或特长的人。

变味的专家:从万人敬仰到过街老鼠,老百姓为什么要骂他们?

谈起“专家”这个词儿,不少人都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说上几句。但如果你注意大家所言,可知话中的含义便是褒贬不一。为什么这个曾闪耀着光芒的词汇如今却传出了“臭味”呢?

利欲熏心,道德沦丧

前些年,手机还不如现今如此普遍,电视依旧是大多数人的日常消遣。这时,电视就是人们获取信息,了解外界的主要渠道。那时的电视里常播出的几位“养生专家”、“医学专家”,让不少人至今记忆犹新。

变味的专家:从万人敬仰到过街老鼠,老百姓为什么要骂他们?

这些专家或是某大学的教授,或是某领域的权威,又或是某个大师的唯一传人,头上顶的都是响当当的名号。他们在全场观众的殷切注视下侃侃而谈,从《黄帝内经》到《本草纲目》,从神农到孙思邈,简直是无一不知,无所不晓。

当观众们沉浸在专家们生动地讲解中时,主持人就要顺势将这波讲解推向高潮——“卖药”。观众们吃了专家们喂进去的安心药,不假思索就掏了钱包去抢购这些“奇药”

变味的专家:从万人敬仰到过街老鼠,老百姓为什么要骂他们?

到最后,病没治好,公道也没找到。百姓们对这些冠上“专家”称号的人开始有了忌惮,“专家”这个词儿也渐渐地成了大家口中的一个笑料

现在微博上常有一些博主发表一些愚弄大众的言论,看其资料,写的都是某些行业的专业人士。他们根据时事热点,毫不忌惮地发表一些引起民愤的文章。归其原因,是为了博人眼球,获得流量。

“流量至上”成为了他们行动的风向标,为了这样的利益,他们不顾一切地将道德与职业操守抛之脑后,甘心成为人们乐于议论的反面素材,简直可悲可叹。

变味的专家:从万人敬仰到过街老鼠,老百姓为什么要骂他们?

“专家”这个词,在这些利益至上的伪专家这里成为了消耗大家信任的一把利器。他们不管后果如何,只计算着自己钱包里的那些得失,即使变成人人听而骂之、见而打之的过街老鼠,也是毫不在乎。

脱离实际,纸上谈兵

有一些学术上的专家,他们饱读诗书,也有一腔为国家建设奉献力量的情怀,但他们只是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捧着书本搞研究,丝毫不在实践中去了解实际情况到底如何,满脑子的乌托邦思想,到最后导致所言与所行背道而驰,离自己的初衷越来越远。

变味的专家:从万人敬仰到过街老鼠,老百姓为什么要骂他们?

比如在环境治理方面。当城市环境治理初见成效,一些专家就把眼光转向了乡村环境治理这方面,不可否认,这个出发点是值得肯定的。

但一些专家竟扬言农民平时用柴火做饭造成的烟雾以及燃烧时产生的粉尘对环境和空气造成了很大的污染,还有一些专家认为农村人在自己家里搞养殖产生的粪便对环境也造成了污染。他们建议将农村灶台、圈舍全部进行拆除。

变味的专家:从万人敬仰到过街老鼠,老百姓为什么要骂他们?

这些建议引起了百姓的极度反感,他们并不去思考农民在当时的生活条件下,离开灶台该如何吃饭活命,他们也不知道搞养殖所产生的粪便是农作物最好的肥料,而且这些粪便并不会对环境造成他们想象中的污染。

提出如此的建议,可见他们丝毫不从实际出发,完全是脑子一热便拍板出建议作决定,这种架空现实作出决定是经不起实践检验的。这样的专家不仅不能真正地为社会建设作出实际贡献,还会贻笑大方。

忽视民意,不顺民心

《谏太宗十思疏》里有言“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这句话充分肯定了人民群众的重要性。连古代帝王家都知道治理国家要重视民心、顺从民意,一些专家却在解决民众困难时大肆宣扬损害人民利益的言论,从而成为大众声讨的对象。

变味的专家:从万人敬仰到过街老鼠,老百姓为什么要骂他们?

近些年,高房价一直是大众所关注的热点。整个社会处于高房价的“高压下”,望不到尽头的房贷让不少年轻人高呼“难!难!难!”。

家认为对“高房价”现象的整顿是必要之举,但有些专家竟然说“只有房价涨了,收入才可能提高”。他们认为正是房价引领了收入的提高,若想提高收入,就必然要忍受当前的高房价。

对于专家这种力挺高房价的态度,人们愤而抗之。高房价并不是合理的存在,它是一些人士的投机取巧之作,本应该采取行动进行治理整顿。但现在专家却说这种现象是好的,这种言论对于民众而言简直是无稽之谈。

变味的专家:从万人敬仰到过街老鼠,老百姓为什么要骂他们?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句话说出了不少群众的心声。对于那些了解民众苦难,着力解决民众忧愁的建议,民众是竭力支持和无尽感激的。这句话更是对那些“不食人间烟火”的专家的声讨,简直大快人心

在这些“专家”挤在大众的视野里像小丑那般闹笑话,成为大众茶余饭后的笑柄时,也不乏一些真正的专家在自己的专业领域,用尽毕生之才能,为国家、为民族,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自己的点滴。

变味的专家:从万人敬仰到过街老鼠,老百姓为什么要骂他们?

疫情期间,我们认识了著名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院士。他年龄虽已年迈,但当他得知国家疫情时,他依旧步伐坚定地迈向疫情重灾区。这样的专家不图名利,致力于做百姓的安心丸,这是民族之庆,国家之幸。

专家应是各自领域内优秀的知识人。这些知识分子在古代被称为“士”,孔子说“士志于道”,即,知识分子就应该将“道”扛在肩上、记在心里

变味的专家:从万人敬仰到过街老鼠,老百姓为什么要骂他们?

真正的专家就应该像范仲淹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要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发光发热,无愧于人民的期待,使“专家”这个词儿闪耀出本应有的光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博古   专家   过街老鼠   灶台   热点   词儿   大众   粪便   疫情   民众   老百姓   观众   言论   利益   收入   建议   国家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